唐朝與吐蕃石城堡之戰(zhàn)打的好不好
拿原文來說。 八載四月,殺咸寧郡太守趙奉璋。六月乙卯,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及吐蕃戰(zhàn)于石堡城,敗之。閏月丙寅,謁太清宮,加上玄元皇帝號曰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增祖宗帝后謚??こ忌献鹛栐婚_元天地大寶圣文神武應(yīng)道皇帝,大赦,男子七十、婦人七十五以上皆給一子侍,賜文武官階、爵,民為戶者古爵,酺三日。十月乙丑,幸華清宮。是月,特進(jìn)何履光率十道兵以伐云南。十一月丁巳,幸御史中丞楊釗莊。唐玄宗本紀(jì)新唐書 明年,筑神威軍于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筑城于青海中龍駒島,有白龍 見,遂名為應(yīng)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吐蕃保石堡城,路遠(yuǎn)而險,久不拔。八 載,以朔方、河?xùn)|群牧十萬眾委翰總統(tǒng)攻石堡城。翰使麾下將高秀巖、張守瑜進(jìn)攻, 不旬日而拔之。上錄其功,拜特進(jìn)、鴻臚員外卿,與一子五品官,賜物千匹、莊宅 各一所,加攝御史大夫。十一載,加開府儀同三司。新唐書哥舒翰本紀(jì) 八載春正月甲申,賜京官絹,備春時游賞。二月戊申,引百官于左藏庫縱觀錢 幣,賜絹而歸。三月,朔方節(jié)度使張齊丘于中受降城北筑橫塞城。夏四月,咸寧太 守趙奉璋決杖而死,著作郎韋子春貶端溪尉,李林甫陷之也。幸華清宮觀風(fēng)樓。五 月辛巳,于開遠(yuǎn)門外作振旅亭。戊子,南海太守劉巨鱗坐贓,決死之。六月,大同 殿又產(chǎn)玉芝一莖。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拔之。閏月己丑,改石堡城為 神武軍。劍南索磨川新置都護(hù)府,宜以保寧為名。丙寅,上親謁太清宮,冊圣祖玄 元皇帝尊號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皆加“大 圣皇帝”之字;太穆、文德、則天、和思、昭皇后,皆加“順圣皇后”之字。群臣 上皇帝尊號為開元天地大寶圣文神武應(yīng)道皇帝。丁卯,上御含元殿受冊,大赦天下。 自今后每至禘祫,并于太清宮圣祖前序昭穆。初,太白山人李渾言太白山金星洞有 帝福壽玉版石記,求得之,乃封太白山為神應(yīng)公,金星洞為嘉祥公,所管華陽縣為 貞符縣。戊辰,太子太師、徐國公蕭嵩薨。丁亥,南衙立仗馬宜停,省進(jìn)馬官。秋 八月戊子,郡別駕宜停,下郡置長史。冬十月丙寅,幸華清宮。十一月丁巳,幸御 史中丞楊釗莊。唐玄宗本紀(jì)舊唐書。 明年,筑神威軍于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筑城于青海中龍駒島,有白龍 見,遂名為應(yīng)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吐蕃保石堡城,路遠(yuǎn)而險,久不拔。八 載,以朔方、河?xùn)|群牧十萬眾委翰總統(tǒng)攻石堡城。翰使麾下將高秀巖、張守瑜進(jìn)攻, 不旬日而拔之。上錄其功,拜特進(jìn)、鴻臚員外卿,與一子五品官,賜物千匹、莊宅 各一所,加攝御史大夫。十一載,加開府儀同三司。舊唐書哥舒翰本紀(jì)。 天寶八年己丑,公元七四九年 春,二月,戊申,引百官觀左藏,賜帛有差。是時州縣殷富,倉庫積粟帛,動以萬計。楊釗奏請所在糶變?yōu)檩p貨,及征丁租地稅皆變布帛輸京師;屢奏帑藏充牣,古今罕儔,故上帥群臣觀之,賜釗紫衣金魚以賞之。上以國用豐衍,故視金帛如糞壤,賞賜貴寵之家,無有限極。 三月,朔方節(jié)度等使張齊丘于中受降城西北五百馀里木刺山筑橫塞軍,以振遠(yuǎn)軍使鄭人郭子儀為橫塞軍使。 夏,四月,咸寧太守趙奉璋告李林甫罪二十馀條;狀未達(dá),林甫知之,諷御史逮捕,以為妖言,杖殺之。 先是,折沖府皆有木契、銅魚,朝廷征發(fā),下敕書、契、魚,都督、郡府參驗皆合,然后遣之。自募置彍騎,府兵日益墮壞,死及逃亡者,有司不復(fù)點補(bǔ);其六馱馬牛、器械、糗糧,耗散略盡。府兵入宿衛(wèi)者,謂之侍官,言其為天子侍衛(wèi)也。其后本衛(wèi)多以假人,役使如奴隸,長安人羞之,至以相詬病。其戍邊者,又多為邊將苦使,利其死而沒其財。由是應(yīng)為府兵者皆逃匿,至是無兵可交。五月,癸酉,李林甫奏停折沖府上下魚書;是后府兵徒有官吏而已。其折沖、果毅,又歷年不遷,士大夫亦恥為之。其彍騎之法,天寶以后,稍亦變廢,應(yīng)募者皆市井負(fù)販、無賴子弟,未嘗習(xí)兵。時承平日久,議者多謂中國兵可銷,于是民間挾兵器者有禁;子弟為武官,父兄?jǐn)P不齒。猛將精兵,皆聚于西北邊,中國無武備矣。 太白山人李渾等上言見神人,言金星洞有玉板石記圣主福壽之符;命御史中丞王鉷入仙游谷求而獲之。上以符瑞相繼,皆祖宗休烈,六月,戊申,上圣祖號曰大道玄元皇帝,上高祖謚曰神堯大圣皇帝,大宗謚曰文武大圣皇帝,高宗謚曰天皇大圣皇帝,中宗謚曰孝和大圣皇帝,睿宗謚曰玄真大圣皇帝,竇太后以下皆加謚曰順圣皇后。 辛亥,刑部尚書、京兆尹蕭炅坐贓左遷汝陰太守。 上命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xùn)|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其城三面險絕,惟一徑可上,吐蕃但以數(shù)百人守之,多貯糧食,積檑木及石,唐兵前后屢攻之,不能克。翰進(jìn)攻數(shù)日不拔,召裨將高秀巖、張守瑜,欲斬之,二人請三日期可克;如期拔之,獲吐蕃鐵刃悉諾羅等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數(shù)萬,果如王忠嗣之言。頃之,翰又遣兵于赤嶺西開屯田,以謫卒二千戍龍駒島;冬冰合,吐蕃大集,戍者盡沒。 閏月,乙丑,以石堡城為神武軍,又于劍南西山索磨川置保寧都護(hù)府。 丙寅,上謁太清宮。丁卯,群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圣文神武應(yīng)道皇帝,赦天下。禘、祫自今于太清宮圣祖前設(shè)位序正。 秋,七月,冊突騎施移撥為十姓可汗。 八月,乙亥,護(hù)蜜王羅真檀入朝,請留宿衛(wèi);許之,拜左武衛(wèi)將軍。 冬,十月,乙丑,上幸華清宮。 資治通鑒 假如說按資治通鑒來說。那唐朝損失數(shù)萬。而石城堡守軍幾百那這損失是怎么來的?難道是吐蕃人個個都是超人?所以能,可后來怎么又被李隆基按著打。那就得提到 列傳第五十三:玄宗方事石堡城,詔問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 :“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若頓兵堅城之下,必死者數(shù)萬,然后事可圖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請休兵秣馬,觀釁而取之,計之上者 。” [《新唐書》列傳第五十八:帝方事石堡城,詔問攻取計,忠嗣奏言 :“吐蕃舉國守之,若頓兵堅城下,費士數(shù)萬,然后可圖,恐所得不讎所失,請厲兵馬,待釁取之 。”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三: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新唐書》列傳第五十八:吐蕃舉國守之。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五:石堡險固,吐蕃舉國守之。 這就有的說了。吐蕃主力防守。以石城堡為根據(jù)。和唐朝對決才有可能造成唐朝。損失幾萬。要是按舊唐書新唐書的記載。那打石城堡可是太簡單了。拔之兩個字。不旬日而拔之。七個字。要說唐朝這場仗打的難堪,那就得拿資治通鑒來說。那幾百是怎么打幾萬的呢?不就得靠吐蕃主力。要是按舊唐書新唐書。打的這可是很輕松的仗??蓻]資治通鑒。記載的損失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