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感覺讀萬卷書沒用?不明白這個,你讀再多書也沒用!
大家好,歡迎來到婉殤成長筆記。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我們小學時代就開始說的話,但現(xiàn)在大部分人好像都發(fā)覺這句話好像沒啥用。當然啦,我們這篇文章主要說一下讀萬卷書啊。
大家應該知道一個詞語叫“碎片化”吧。短視頻剛出現(xiàn)時候就有一些人在說上面的內容太過于碎片化了,不系統(tǒng)。其實讀書也是一樣的,為什么有人感覺我自己讀了那么多的書為什么生活依然過得很狼狽。其實也是一個系統(tǒng)的問題,一個碎片化的問題。
無論你讀了多少書,但是它都只是增加了你的信息量,你讀得越多只能說明你的信息量越多而已。如果你不經(jīng)過思考和整理的話那往往是對你生活沒什么用的。什么意思呢?舉個例子哈,比如一個房間,或者說一個儲物間哈,比如你讀的書你學習的知識就是你放到儲物間里面的貨物,什么衣服啊,什么食物零食啊,什么不要了的舊手機啊之類的亂七八糟的都放在里面。但是你發(fā)現(xiàn)沒用,你放到里面的東西越多,這個儲物間只會越亂而已,但是你最后想要找個以前的某件衣服什么的,你會發(fā)現(xiàn),我咋會找不到了,你往往會發(fā)現(xiàn)這個儲物間太亂了,想找一個東西但是你翻半天都找不到它,你明明就記得你絕對往儲物間里面放過這個東西,但是現(xiàn)在就是找不到了。和你讀書是不是一樣,你絕對記得你看過這個知識了,但是現(xiàn)在需要用了,往往想半天都想不出來。你讀得越多,你腦海中的知識只會越雜亂,就和你越往儲物間里面放東西,只會把儲物間堆積的越亂一樣。
其實有時候單純的知識往往是沒有什么用的。有用的是一個系統(tǒng),一個有機的體系。這才是真正有用東西。比如一個混亂不堪的儲物間對于主人來說除了堆積貨物基本沒有其他的作用,因為當你需要用到那些儲物間里面的東西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找不到那些東西,對人有用的是一個整潔的,各種物品經(jīng)過整理,經(jīng)過分門別類的儲物間。這時候你想找什么物品一找就找到。這么說你可能還感受不明顯。換個例子,碎片化的知識就像手機的零件,這時候你覺得這些零件對于人的價值大嗎?不大,對人大的是把這些雜亂的零件一一組裝然后變成一部能夠使用的手機。知識也是一樣,雜亂的知識對于人的幫助是很小的,甚至有時候反而是一種負擔,因為它占據(jù)了你的腦容量。雖然大部分的文章都說人類的腦容量是無限大的,但是無限大不代表你能夠真的記得。一個100GB的U盤,你去插在一臺連平常的瀏覽器瀏覽都卡的一批的電腦上去,你覺得它能正常的讀取嘛?讀取出來能夠流暢運行它嗎?是啊,腦容量可能是無限大的,但是你這臺“電腦”要有能夠流暢讀取運行它的資格。
體系就是需要經(jīng)過組裝,就是那個整潔的儲物間,就是那臺組裝好的手機。知識也是這樣,你學了那些知識以后,你需要把這些知識組合成一個對于你生活,對于你工作,或者對于你增強視野有用處的框架,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你讀到的知識你讀的時候你都覺得很有用,但是當你組裝成你的框架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好多東西好像是沒有必要的,是多余的,甚至很多的知識是相互之間是矛盾的。有的話說寧死不屈,有的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還有話說死是可以的,但是要死的有價值;有的話說有仇不報非君子,但有的話又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說……這些知識,這些哲理啥的,你到底叫我要遵循個啥,對吧,這時候其實就需要你來組合一個體系了。
好了,總的來說了呢就是,在你閱讀了知識,學習了一個新的東西以后,不要只顧著把它丟進腦海就夠了,不能只把腦海當成一個存儲的地方,要只是想存儲的話你可以用u盤啊,你可以用存儲卡啊,而且這些東西你想要讀取什么你只需要插入電腦手機里面,在搜索欄一搜就出來了,都不要你苦苦思考的,還不會遺忘對吧。這些新的東西你要經(jīng)過思考,經(jīng)過整理,然后把它融入到你的體系里面,讓體系繼續(xù)的進行一個正常的運轉,并且隨著越來越多新知識的加入而推動你這個體系越來越流暢的一個運轉。不然的話,可能你讀再多的書也感覺沒有什么用哦。就這樣吧,喜歡的給個關注啊,碼字不易,明天再見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