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隊長(11)
但這次事件只是一個開端而已,意大利人知道了德國拍出了一部講述非洲戰(zhàn)場的電影,在被審查部門審查和經(jīng)過意大利的媒體和政府的觀看之后,都以這部電影里頭有一定的貶低和夸大英國人的形象為由,嚴厲禁止要求本片在意大利的上映。但墨索里尼看到了這里頭的政治機遇,是一次請求德國派遣遠征軍來拯救意大利的非洲戰(zhàn)場的機會,于是,他在演講里頭大肆贊揚了這部電影,并且說這是德國盟友的一次示好和德意結成更好同盟的機會,甚至親自去柏林會見希特勒。在德國的新聞里頭,里面就提到了墨索里尼引用電影中的情節(jié),去嘗試說服希特勒出兵北非。但這部電影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這次,連德國的平民通過在意大利的騷亂和德國媒體的報道都知曉了此事,并對此電影產(chǎn)生了爭議。然后,在德國的媒體上,有些平民百姓開始抗議或者在報社發(fā)表社論,開始對這部電影發(fā)表帶有疑問的或者反對的言論。
?
而這其中里頭就有大量的德國納粹內部的主要的反對派勢力從中參和,操弄輿論,左右大眾。雖然帝國的宣傳部門和各種主流和小眾的媒體都在戈培爾的手中,但他自己可對于一些百姓自己的日常茶余飯后的討論和各種街頭巷尾的雜談和意大利的媒體是管不著的,何況,雖然戈培爾的職位是帝國的宣傳部長,但他的主要任務是提高本國人民對于戰(zhàn)爭的熱情和灌輸對于戰(zhàn)爭必勝的想法,和樹立主流文化和主流思想觀念。這種事情本身也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這部電影他是主要的制作人,雖然戈培爾出于政治目的考慮和可能應對此類事件的擔心,他沒有在片頭加入自己的名字,但幾乎所有參與電影制作的人,都知道他在本電影中的地位幾乎是導演級別的,所以如果電影要追責,他肯定是要負責任的,況且,希特勒出了錢和授意拍攝本片,如果這個電影出了問題,在帝國內部他也會受到影響。但如果事情真的發(fā)展到需要元首親自出面來解決的時候,戈培爾就要給希特勒背上黑鍋。這個代價不是希特勒或者戈培爾能夠承受的起的。
?
隨著這部電影所傳達的思想意義在德國和意大利越演越烈,因為本身這部電影的名氣在戈培爾的宣傳攻勢下就十分出名,從小巷里頭的幾名閑聊的工人,到納粹德國的高級部長,都在討論本電影,但他們的內容已經(jīng)開始有了對電影的質疑,希特勒通過和戈培爾的幾次秘密會談,認為此電影已經(jīng)對于現(xiàn)今的對蘇作戰(zhàn)和德意同盟關系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要求戈培爾不惜一切手段搞定此事,但不能以讓片子在德國下架或者停播作為方案。戈培爾開始利用自己宣傳部長的位子讓德國主流抑或小眾的媒體散播關于本片親英立場的否定和對于泛德主義思想和對意大利同盟關系的肯定,然后策劃了讓希特勒和他自己在不久到來的對蘇戰(zhàn)爭的演講里頭“偶然的”提到雷亞.比爾拍攝的兩部電影,其中對雷亞.比爾在電影中的表現(xiàn)大大贊賞了一番,然后又認為本片是對于和意大利盟友關系的促進之類的,但又“出于和對英戰(zhàn)爭的嚴肅性,我們準備不在意大利演出此電影”。之后,批評了本片的導演。自然的,在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的帶動下,關于此電影的爭議慢慢的停息了。電影也一直上映到預定結束的10月下旬,但本電影的導演卻被戈培爾下發(fā)了以下內容的禁令:以后《沙漠戰(zhàn)爭》的導演不允許拍攝任何戰(zhàn)爭題材的電影。相當于是給他判了他導演生涯的死刑。雷亞.比爾,戈培爾也在向德國演藝界的人推薦他,但自己卻主動避開和疏遠這個曾經(jīng)由自己一手提拔出來的電影明星。
?
所以,我們的朋友,雷亞.比爾,現(xiàn)在遭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