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伏生

伏生
史記,卷121,列傳61,儒林列傳

伏生者,濟(jì)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shù)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xué)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掌故,①亦作「掌固」。官名。漢置,太常屬官,掌管禮樂制度等的故實。②舊制舊例;故事,史實。--漢語大詞典
伏生教濟(jì)南張生及歐陽生,歐陽生教千乘兒寬。兒寬既通尚書,以文學(xué)應(yīng)郡舉,詣博士受業(yè),受業(yè)孔安國。兒寬貧無資用,常為弟子都養(yǎng),及時時間行傭賃,以給衣食。行常帶經(jīng),止息則誦習(xí)之。以試第次,補(bǔ)廷尉史。是時張湯方鄉(xiāng)學(xué),以為奏讞掾,以古法議決疑大獄,而愛幸寬。寬為人溫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書、書奏,敏於文,口不能發(fā)明也。湯以為長者,數(shù)稱譽(yù)之。及湯為御史大夫,以兒寬為掾,薦之天子。天子見問,說之。張湯死後六年,兒寬位至御史大夫。九年而以官卒。寬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從容得久,然無有所匡諫;於官,官屬易之,不為盡力。張生亦為博士。而伏生孫以治尚書徵,不能明也。
受業(yè),①從師學(xué)習(xí)。②弟子對老師亦自稱受業(yè)。③繼承前人的基業(yè)。④傳授學(xué)業(yè)。--漢語大詞典
資用,①錢財費用。--漢語大詞典
都養(yǎng),為眾人做飯燒菜。--漢語大詞典
傭賃,謂受雇于人。--漢語大詞典
止息,①休息;住宿。②停止;停息。--漢語大詞典
第次,等級;次第。--漢語大詞典
鄉(xiāng)學(xué),①周代特指六鄉(xiāng)州黨的學(xué)校。③謂向慕學(xué)問。鄉(xiāng),通「向」。--漢語大詞典
奏讞,對獄案提出處理意見,報請朝廷評議定案。--漢語大詞典
掾,官名,古代屬官的通稱。--王力古漢語字典
議決,議論并作出決定。--漢語大詞典
大獄,①重大的案件。多指牽涉面廣而處罰嚴(yán)厲者。②大牢,監(jiān)獄。--漢語大詞典
愛幸,寵愛。--漢語大詞典
溫良,溫和善良。--漢語大詞典
自持,①自我克制。②自守;自固。③自己掌握或處理。④自己維持;自己堅持。--漢語大詞典
發(fā)明,⑤闡述;闡發(fā)。⑥猶表達(dá)。--漢語大詞典
長者,①年紀(jì)大或輩分高的人。②指顯貴的人。③指德高望重的人。④指豪俠。⑤舊時對男子的尊稱。--漢語大詞典
和良,溫和純良。--漢語大詞典
承意,秉承意旨;逢迎。--漢語大詞典
匡諫,匡正諫諍。--漢語大詞典
官屬,主要官員的屬吏。--漢語大詞典
易,④⒉引申為輕視,輕慢。--王力古漢語字典
自此之後,魯周霸、孔安國,雒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事。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逸書得十馀篇,蓋尚書滋多於是矣。
逸,①⒈逃跑,逃逸。⒉又為奔脫,掙脫羈絆奔跑。②釋放。③⒈閑適,安逸。⒉又為逸樂,放縱。④隱逸,隱退?!镏芏仡U愛蓮說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⑤超絕,超過一般。也作軼。⑥散失,亡失。也作佚。★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會州刺史崔公來,言信行直,備得太尉遺事,覆校無疑,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于執(zhí)事。⑦過失。--王力古漢語字典
滋,①⒈生長,增長。②愈加,更加。--王力古漢語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