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印鈔廠,因為窮得只剩錢,要倒閉了?
最近,有個震撼全家的消息上了熱搜——世界上最大的印鈔公司,要沒錢了!

印鈔廠應該是全世界最不缺錢的地方了,咱們平時幻想印鈔廠里應該就和史高治家里的金庫一樣,可以隨時在錢海里暢游。
但是……現在,德拉魯公司面臨的問題是:他們窮得就剩下錢了,再這樣下去,整個公司都要倒閉了。

要說這個問題,還得從德拉魯公司的輝煌時期開始說起。
1813年,一個名叫托馬斯·德拉魯的英國小伙子,拿到了一筆商業(yè)投資。
他靠著這筆投資,和之前在報紙印刷廠當學徒的經驗,開設了一個打印廠。
他們的主營業(yè)務是打印報紙,趕上了商業(yè)報紙的浪潮,一舉成為了打印大廠,沒過多久就在繁華的倫敦也開了印刷廠。

之后的時期,德拉魯公司都順風順水。
1831年,他們又趕上了現代撲克牌的順風車。
隨著新工藝的發(fā)明,撲克牌成為了千家萬戶的娛樂設施,而德拉魯公司,就靠著生產撲克牌,被威廉四世授予了皇家字母專利。

他們就靠著報紙和撲克牌,把生意越做越大,做成了全英知名的印刷廠。
而后,英國國稅局為了印刷穿孔郵票,也找到了他們。
德拉魯承諾,他們可以提供一種特殊的“防盜”墨水,如果有人嘗試清洗郵票來重復使用,這些墨水就會消失,讓所有郵票都只能一次性使用。

這個方法,是德拉魯首次涉足安全印刷。
但他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短短幾年之內,他們就一手包攬了當時英國殖民地幾乎所有的郵票需求。
由此,他們也獲得了英國政府的信任,開始成為國際安全印刷領域的一支力量。
而后,很多其他國家也跟隨著英國政府的腳步,與他們簽訂了合同。

1860年,這是一個值得德拉魯公司紀念的年份。
那一年開始,他們開始和政府合作,印刷10先令,1英鎊,還有5英鎊面額的紙幣。
他們靠著自己的防偽印刷優(yōu)勢,讓所有的鈔票都做到了不可復制。
從此開始,源源不斷的鈔票都從德拉魯印鈔廠中被印刷出來,而他們也漸漸轉型成為專業(yè)的安全印刷公司,讓印鈔成為了自己的絕對核心業(yè)務。
他們與全世界的政府合作,印刷鈔票。
整個20世紀,他們都一直在飛速發(fā)展,有過一段極其輝煌的歷史。
他們承擔了全球將近一半國家的紙鈔商業(yè)印刷,特別是非洲和部分東南亞,還有中美洲、南美洲國家,幾乎全都在這里印刷。

可能有些同學會有疑惑,本國鈔票這么重要的東西,為啥這么多國家都要給這個英國公司印刷?
事實上……大國家能自己印,但大多數小國家都會選擇在海外印鈔。
因為,印鈔是個技術活,大多數小國家都沒有足夠安全的一條鈔票印刷鏈,不如直接交給已經經過其他國家驗證、安全系數一等一的德拉魯公司。
有的國家,甚至連貨幣設計,都交給了這個公司。

除此之外,靠著自己的防偽系統(tǒng),他們還開始涉及國民身份認證方面。
比如駕照、護照等國家發(fā)行的認證,也有很多都交給備受信任的德拉魯公司。
然而,世紀末,他們開始遇到了困難……

在20世紀末,順風順水的德拉魯公司,財務出現了危機。
市場趨于成熟,需求放緩,利潤下降,讓安全印刷部門受到打擊。
他們在研發(fā)新技術上耗費了大量錢財,然而,應用了這些新技術的機器,卻因為亞洲的金融危機而滯銷,沒有辦法轉換成流通錢財。

這個時候,德拉魯公司決定,把非核心業(yè)務都拋售出去。
雖然他們是靠著報紙和撲克牌起家,但到了世紀末的時候,印鈔、印護照之類的安全印刷,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絕對核心。
所以,當時德拉魯公司決定,干脆就只做安全印刷,把其余業(yè)務都賣出去,熬過這一段年年虧損的時光。
他們的決策,在當時看來毫無問題:發(fā)揮長處,在專業(yè)領域做到最好。
雖然單一運營的抗風險能力會降低,但印鈔行業(yè)可是鐵飯碗,難道還有一天,人們不需要鈔票了不成?

然而,二十年后的現在……德拉魯公司開始慌了。

這個有著200多年歷史,2500多名員工,曾經為142個國家印制鈔票,印出來的鈔票堆積起來可以達到珠穆拉瑪峰兩倍高度的老牌印刷廠。
在今年,發(fā)出了破產警告。

倫敦上市的德拉魯公司最近公告,為了處理債務問題,董事會決定暫停股息支付。
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凈虧損達920萬英鎊。相比去年同期,凈利潤同比暴跌87.2%。
可是,這個公司,到底面臨了多少問題呢?
雖然德拉魯公司的主營業(yè)務是印鈔票,但今年面臨破產,最重要的契機卻是護照問題。
2009年,德拉魯公司獲得了英國護照制作的十年合同,也就是今年正好到期。
作為英國本土企業(yè),德拉魯公司覺得……這十年大家合作得很愉快,續(xù)簽沒問題的啦!而且過兩天脫歐了,大家都要換新護照,6600萬英國公民的護照,那絕對能把公司盤活!

然而,德拉魯卻遭遇了來自隊友的背刺。
英國政府最終選擇,把這筆近5億英鎊的訂單,交給另一家法國印刷公司。
一直指望著這一筆大單子的德拉魯公司,心情大概也是一言難盡,立刻就蔫了,股價斷崖式下跌,從600磅跌到400磅。
——除非女王駕崩、所有紙鈔都換成查爾斯王子的頭像,要不然,像脫歐換護照這么大的單子,真的是很難遇見了……

但大家都知道,護照只是個契機。
德拉魯的問題,是積重難返。
它是全球最大的鈔票印刷廠,也是水印鈔票、金屬線防偽的發(fā)明者。
德拉魯當然不能安于此,每年,它都要花費大量資金,繼續(xù)更新自己的防偽措施……

沒辦法,實在是假幣的手段太高明。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德拉魯發(fā)明防偽措施,假幣制造者就開始破解。
不是打不過制造假幣的,而是一次次的增加工藝,讓一張鈔票的印刷成本越來越高,德拉魯的利潤也越來越低。

更重要的是,鈔票這個事……和國家經濟政治息息相關。
之前委內瑞拉因為被美國制裁,經濟崩潰,直接就拒付了德拉魯1億元的賬單。
“兩手一攤,我們沒錢。反正錢都是你印的,你愛咋整咋整?!?/p>
那作為一個公司,面對一個國家,你說還能咋整……

但這都不是最根本的問題。
最根本的問題,每個人都明白——電子支付。
國內有藍綠軟件,國外也是以銀行卡支付為主。你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沒用紙幣了?
隨著無現金支付的推廣,紙幣的市場,正在被無限壓縮。

對于印鈔廠來說,這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整個鈔票行業(yè)都要沒飯吃了,無論你是哪個廠,都勢必會受到影響。
而對于……之前把其他非核心業(yè)務都拋售了的德拉魯來說,更是讓營業(yè)收入直接下滑了30%。
不是干得不夠好,而是整個行業(yè)就要完蛋了。

大家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德拉魯的CEO,你該怎么自救?
不知道你想沒想出好方法,但至少德拉魯的高層是沒想出來。
今年6月,前任CEO引咎辭職。董事長,首席執(zhí)行官,財務總監(jiān)和其他大多數董事都表示自己要拍屁股走人了。

新任的CEO一上任,就面對著幾百萬的虧損、比資產還高的債務、和瀕臨破產的經濟情況。
所以,德拉魯公司甚至苦笑著承認道:“每當你覺得德拉魯沒可能再糟糕的時候,生活就會給你當頭棒喝,再來一波壞消息。”
在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印鈔廠就要沒錢了”的標題時,估計肯定有同學心里琢磨,印鈔廠欠了債,自己印點還上行不行?
不用我說,答案肯定是不行。
德拉魯公司的立身之本,從1860年第一筆鈔票開始,就是安全。
你自己監(jiān)守自盜,相當于斷了自己的根基,從名聲角度上來說就已經毀了。

其次,印鈔廠的印刷,那都是有管控記錄的。
最簡單的來講,貨幣的每一張上面都是有編號的,未被投入使用的冠字號肯定不行。
如果記錄上沒有這個貨幣編號,就肯定沒有任何國家的法律承認其價值,和假幣沒啥區(qū)別。

你要說,我就當假幣一樣,悄悄流通進入市場,行不行?
理論上來講,倒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德拉魯欠的賬,那可不是現金能還的上的,光今年上半年就虧損了1210萬英鎊,這要變成現金,那差不多得有一卡車。
一卡車的假幣,你要咋花,才能在都花出去、讓它們進入市場的情況下,還不被警察發(fā)現?

不過,如果德拉魯真的倒閉,會怎么樣?
現在,它雖然資不抵債,但仍然承包著140個國家的貨幣業(yè)務,還為40個國家印刷護照。
除了德拉魯自己,那些小國家,一定也極其不希望德拉魯倒閉。
因為萬一它真的涼了,只要還有一天有人在用鈔票,就得有人印,這些國家就不得不重新選擇一個足夠靠譜的新伙伴生產本國的貨幣。
那這個磨合期,又將是一場不亞于經濟危機的混亂。

甚至,包括英國自己,也在努力搶救,不讓德拉魯公司涼。
畢竟,紙幣的印刷保密性和技術難度,被認為“僅次于原子彈的技術”,英國自家有這么一個公司,還是很重要的。
讓他有足夠的喘息空間來度過當下難關,成功轉型,對英國政府來說,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之前英國皇家鑄幣廠,從造幣業(yè)務擴大至珠寶業(yè)務。
它的同行,德國印鈔廠Koening&Bauer也開始印刷易拉罐、啤酒和可樂的鋁制包裝。
也許,德拉魯也可以把前些年丟掉的報紙和撲克牌再撿起來,看看能不能靠多樣化經營繼續(xù)茍活。
如果更幸運一些,說不定還能像之前一樣,再搭上新技術新潮流的便車,重新展露生機。

德拉魯新上任的CEO堅持說:他們現在做的種種調整,絕對不是垂死掙扎,而是長期發(fā)展。
承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但……他能否力挽狂瀾,仍然是個未知數。

直到現在,德拉魯依然是所有印鈔廠中最大的一家。
但事實上,在柯達公司最終宣告破產的時候,它也還是膠卷相機行業(yè)中最頂尖的一家。
如果,不能跟隨著時代繼續(xù)發(fā)展,做出改變。
那么,時代終究會拋它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