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德國鐵路公司利用機器人技術開發(fā)電子檢測系統(tǒng)
注:每日專欄發(fā)布上限5篇,更多資訊歡迎進群了解。

文章來源:?
源網(wǎng)址:https://mp.weixin.qq.com/s/vjjT-7-aXQi2fHtZvip40Q

據(jù)媒體報道,德國聯(lián)邦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以下簡稱德國鐵路)投資5500萬歐元,用于開發(fā)電子檢查(E-check)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采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為ICE列車進行列檢,并對車廂加水以及抽出廢水。德國鐵路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檢修流程的速度和效率。
德國鐵路客車擁有量不斷增加,平均每個月都有三列新的ICE列車投入運營。德國鐵路期待通過電子檢查系統(tǒng),減少部分人力需求,集中人力完成更高等級檢修任務,以應對不斷增長的機車和熟練檢修人員短缺的挑戰(zhàn)。

檢查過程:
在電子檢查過程中,ICE列車會通過一個攝像頭門,對于長374米、有13節(jié)車廂的XXL ICE列車來說,大約只需用時5分鐘。此外,還可選擇使用移動地板式車底檢測裝置對列車車底進行檢查。人工智能系統(tǒng)會對記錄進行評估,如果發(fā)現(xiàn)任何偏離目標狀態(tài)的情況,都會報告給工廠的技術人員。技術人員會檢查圖像并判斷是否真的存在錯誤,隨后工單會自動發(fā)送到檢修人員的配套平板電腦上。該系統(tǒng)既能檢測出最小的偏差,如螺釘偏倚、需要維修,也能檢測出客車外觀缺陷等。
被稱為 "協(xié)作機器人(cobots)"負責為ICE列車車廂加水以及抽出廢水。機器人能夠全自動識別不同類型列車的連接位置。它沿著ICE列車車廂移動,打開上方的擋板并安裝相應的連接件。一旦供水或排污工作完成,機器人就會獨立移除噴嘴,關閉擋板并移動到下一節(jié)車廂。
德國鐵路稱整個電子檢查流程包括處理加水和抽取廢水只需一個半小時,比人工完成這項任務的時間縮短了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