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虛擬拍攝與用綠幕拍攝有什么區(qū)別?
首先,綠幕拍攝對于導(dǎo)演、攝影師、燈光師,還有客戶來說,都很不直觀。大家都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東西。燈光師只能憑想象打光,給后期合成的真實性增加挑戰(zhàn)。對于客戶來說,如果全都要靠想象,可能理解上會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
但 LED拍攝并不是具備完全的優(yōu)勢,對于跟廣告和電影來說,廣告一般都比較輕量化,主角沒幾個人,兩三個人或者一個人就結(jié)束了。它的景相對來說簡單些。但是電影可能會需要有一些很大的場面,幾十個人弄幾輛裝甲車這種。這種情況下,這個屏幕要搭多大才好?而且還要搭前景,它的現(xiàn)場靈活性就下降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電影的周期長,廣告的周期短。這個LED屏幕拍完之后直接能進剪輯,不需要再做后期了,客戶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結(jié)果。但是電影有較長的后期時間,而且導(dǎo)演可能還想調(diào)整修改,所以對電影來說還不如做綠幕,現(xiàn)場也方便點。
LED虛擬拍攝,其實主要就兩個字——成本,既包括時間成本,也包括金錢成本。當(dāng)制作公司了解了這個技術(shù)之后,他認為在時間跟金錢有雙重優(yōu)勢的時候,就會去選擇這樣的方案。
并且一個方案中的所有鏡頭都需要進行分析分類,比如哪些鏡頭直接實拍掉反而更簡單。比方說你拍一個家里面,很多地方都有相關(guān)的實景棚,LED屏的必要性就不大。但是有些鏡頭是很難搞的,包括有一些天光外景,或者說是一些科幻的,想象的,這些就可以用LED拍。還有一些鏡頭可能是需要一個航拍大全景,那棚再高也達不到那個高度。我就會跟制作公司建議,到時候出一個背景給他們,他們再把人合成上去,這樣就不用把屏幕做的無限大了。有的景別屏幕搭個20米夠了,沒必要去做合成。我們就會告訴客戶這個屏幕夠用了,而且不會有浪費。再置一些前景,直接好幾組鏡頭就能拍掉了。LED虛擬拍攝前期就需要站在制作的角度上去綜合分析,怎么樣最合適的去利用LED拍攝。因為LED拍攝不是全能,它只是一個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