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年銷2000萬只需10款車,比亞迪:我現(xiàn)在可以戳破這一謊言


投資日畫的餅,特斯拉股價都不信
首富的桂冠會滑落,但特斯拉CEO馬斯克的大嘴一直沒變。論吹牛的本領,馬斯克稱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1月27日,馬斯克以1871億美元的身價超過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首席執(zhí)行官貝爾納·阿爾諾,重回世界首富。

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美國時間3月1日,馬斯克在特斯拉首次舉辦的投資者日活動的問答環(huán)節(jié)再次放言,特斯拉沒有計劃推出太多車型來達到2030年年銷2000萬輛的目標,他估計可能10款車型就足夠了,這意味著每個車型每年平均銷售200萬輛。

其實投資日主要是辦給投資人看的,馬斯克還畫了其它大餅:比如說,尚未公布真身的HW4.0平臺,目前已經(jīng)處于一種半透明狀態(tài)。預計新平臺將減少75%碳化硅的使用,并將不再使用稀土材料,以節(jié)省約1000美元的成本。

儲能計劃240TWH,可再生電力30TW,對制造的投資需要達到10萬億美元,能源要求不到燃料經(jīng)濟的一半。
特斯拉方面還表示,如果新能源產能在2030年前按計劃(風電、太陽能、電池)增速進行,那就能在2050年前實現(xiàn)能源100%可持續(xù)。

這場發(fā)布會從一開始就不在消費端,反而更像是一場秀肌肉,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效率、成本乃至環(huán)保理念與責任感,這個大餅連股價自己都不信,在投資者日活動當天,特斯拉股價下跌1.49%,3月2日,特斯拉股價更是暴跌5.85%,出現(xiàn)了罕見的三連跌。
年銷2000萬理論上有可能,只靠10款車連理論上都不可能
先不說在投資日上畫的餅,光說2030年銷量2000萬輛就完成不了,更不用說只用10款來完成。
這不是馬斯克第一次吹噓這個目標了。早在2021年的股東大會上,他就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保持至少 50% 的年化增長率,同時立下 "2030 年實現(xiàn)銷量 2000 萬輛 " 的目標。
眼看2022年無法完成50%的增長率,在特斯拉 2022 年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又放出了一個衛(wèi)星," 再過 10 年,特斯拉的累計交付量可能超過 1 億輛。"
這樣算下來,年復合增長率為40.52%,降低了一點要求,起碼保證2022年能“達標”。

2030 年的銷量要達到 2000 萬輛,是按照未來 10 年賣出 1 億輛來計算, 年復合增長率得40.52%, 2032 年要4000 萬輛。
以電動車市場來看,40.52%的年增速似乎也不算離譜,2022年剛好特斯拉達到131萬輛的目標。但大家都知道,隨著基數(shù)越來越大,維持高增長會越來越難。
更主要的,2030年2000萬輛理論上都不太可能,不是說生產不出來,而是市場沒那么大。豐田、大眾集團的銷量都曾超過 1000 萬輛,占全球市場份額只有10%左右。
近幾年全球新車銷量在 7000-9000 萬輛之間,其中純電動車到2030年的總容量在3000萬輛左右,馬斯克也是這么預測的,而德勤則預測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預計為 3110 萬輛。
也就是說,特斯拉一家吃掉純電市場 2/3 的份額,其它品牌只能瓜分剩下的 1/3,這不要說豐田、大眾、通用、福特、現(xiàn)代們不答應,光比亞迪一家就可以說NO,因為比亞迪現(xiàn)在的新能源車(純電 + 插混)賣得比特斯拉多得多,增長更快,將來光純電也可能超過特斯拉。

2000萬輛權當是馬斯克放的大衛(wèi)星,現(xiàn)在離2030年還有7年時間,這個目標還有理論上的可能,但是僅靠10款車型來完成,連理論上都不可能。
因為這意味著每款車型的年銷量要達到200萬輛。要知道,特斯拉去年131萬輛的銷量是由4款車型來完成,其中銷量Model Y、Model 3都瞄準了最大的細分市場,即使表現(xiàn)最好的Model Y去年的銷量僅為90萬輛。
也就是說,未來6款新車型的年銷量要達到1870萬輛左右,平均每款車型的銷量要超過300萬輛。我們知道,汽車工業(yè)歷史上銷量最大的單一車型是卡羅拉,年銷量在123萬臺。
比亞迪:十大主力車型年銷還不到200萬輛
其實,戳穿特斯拉的牛皮,只要比亞迪一家就行了,雖然比亞迪不說,但銷量事實擺在那兒。

2022年,比亞迪以186萬輛的成績大幅超越特斯拉的131萬輛;今年1月份、2月份,再次以15萬、19.36萬輛的成績碾壓特斯拉。
這些成績,比亞迪主要以中國一個市場對抗特斯拉全球市場實現(xiàn)的,參與的車型超過10款,每款車型又分很多系列。

以2月份銷量為例,王朝網(wǎng)就有秦、漢、唐、宋、元五大家族,再加上海洋網(wǎng)的海豹、海豚、驅逐艦05、護衛(wèi)艦07,騰勢D9,剛好湊足十大主力車型。
這十大車型在各自細分市場都占據(jù)了主導地位,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全球新能源車市場,比亞迪目前的月銷量也就在20萬輛左右。
隨著比亞迪加快海外市場的拓展,比亞迪的月銷量還將繼續(xù)擴大,但再增加一倍,估計難上加難,也要跟特斯拉短兵相接了。
當然,特斯拉還有成本殺手锏,但比亞迪擁有業(yè)內最出名的垂直整合能力,包括電池在內的“三電”等核心部件自產,誰擁有更強的成本控制能力?
馬斯克吹的牛多了去
投資日的“衛(wèi)星”只是馬斯克放電諸多“衛(wèi)星”中的一顆,之前的“衛(wèi)星”數(shù)不勝數(shù)。
比如說:“2020年年底前讓100萬輛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上路。”

“未來15到20年時間,送8萬人去火星移民”,現(xiàn)在離下限的2027年只剩下5年了。
“2019——2023年要發(fā)射1.2萬顆星鏈衛(wèi)星,后來又吹到4.2萬顆?!?/p>
“2025年建造月球基地?!?/p>
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2023年,上面所說吹的牛一個都沒實現(xiàn),居然沒人也沒法去追究馬斯克的責任。不過,“狼來了”喊多了,也漸漸沒人信,比如說要一直打雞血的股價,這是馬斯克身家財富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