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向全世界介紹中國有為青年|志青春

本期導讀:用鏡頭記載大事小情,用聲音傳達所悟所思。百變的是音畫,不變的是我們記錄青春的初心?!吨厩啻骸窓谀恳岳首x、視頻的形式,講述有溫度、有情懷、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林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huán)球資訊廣播記者。



????????2020年初,當時仍是南京大學建筑學專業(yè)研究生的郭碩經過前期選拔和任前培訓,作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務計劃——服務聯合國機構項目”首批青年志愿者,被派往紐約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開展工作。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郭碩第一次在國際組織工作。2018年和2019年,郭碩先后前往聯合國人居署和聯合國大學物質通量與資源綜合管理研究所實習,積累了相關工作經驗。這也讓郭碩在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

????????在紐約工作的一年,恰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fā)。作為中國派出的青年志愿者,郭碩協助全國青聯加強與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的工作聯系。在國內抗擊新冠疫情期間,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向中國青年致公開信,信中肯定并贊揚了中國青年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擔當和奉獻。聯合國官方微博賬號也立即轉發(fā)了這封公開信,短時間內即獲得了38萬人次的瀏覽量。
????????當疫情在全球急速擴散,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決定用博客每周彰顯“10位全球青年抗疫榜樣”。為了促進青年特使辦公室對中國青年抗疫事跡的關注、了解和宣傳,郭碩在網上收集了為醫(yī)務工作者免費制作快餐盒的“雨衣妹妹”劉仙、武漢大學青年志愿者王琇琨、快遞小哥汪勇等在國內廣為傳頌的中國青年抗疫故事,按照青年特使辦公室的要求篩選、提交。最終,9名中國青年故事在西方視角主導的推特平臺上推送,被世界所看見。


????????2020年恰逢聯合國兩年一度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青年領袖”的選拔,在全球范圍內選拔17位對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做出積極貢獻的青年,在兩年的任期內和聯合國一同攜手在青年群體中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實現。在此前兩屆的評選中尚無中國青年入選。郭碩主動向青年特使匯報了中國青年在經濟建設、脫貧攻堅、科技攻關方面的杰出表現,全國青聯也積極推送優(yōu)秀青年參選,最終來自中國的一名青年柳濟琛從7600多名申請人中脫穎而出,入選了當年的青年領袖。
????????在郭碩看來,中國青年人在國際上有很強的代表性和競爭力,在國際舞臺上、在多元化的話語體系中,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能夠讓溝通效果事半功倍,讓更多中國聲音被聽見。


????????郭碩說,疫情期間,她已學會了在新常態(tài)下保持平常心和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并為自己在應對挑戰(zhàn)中收獲成長而欣喜。?

????????由于在志愿服務期間表現突出,郭碩得到了在聯合國繼續(xù)工作的機會。對于未來的規(guī)劃,郭碩坦言,希望作為中國青年,在國際組織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huán)球資訊廣播、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徐銘鴻(武漢設計工程學院)、龔婧嵐(蘇州大學)
音頻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huán)球資訊廣播?
插畫:千庫網
責編:王倩倩
校審:蓋奕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