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戰(zhàn)略版:最終傷害的形成之“兵力基礎傷害”
帶你揭秘最終傷害的形成之“兵力基礎傷害”
先讓我們回顧下傷害公式
{兵力保底系數×90+〔兵力基礎傷害+(武力-統(tǒng)率或智力-智力)×屬性差系數〕×(A類增傷+A類增傷)×武將進階加成1至1.18}×招式系數×兵種克制系數1.12×(B類增傷+B類增傷)=傷害
通過帶你揭秘最終傷害的形成(七)之“屬性差”的驗算
我們現在獲得了屬性差系數為恒定的“1.5”
也就是說
到目前,公式中未能測定部分僅余“兵力基礎傷害”這一項
那先拋開其他變量不談
就公式中
兵力保底系數×90+兵力基礎傷害+(武力-統(tǒng)率)×1.5
讓我們進行最終確認。

?
?

?
?

?
?
根據上文“圖一”中的數據
193武力的四紅滿寵普通攻擊統(tǒng)率191.4太史慈
傷害平均結果為526
套入公式即
526=90+〔兵力系數傷害+(193-191.4)×1.5〕×進階加成1.12
通過計算,兵力系數傷害即
386.88,四舍五入387
也就是說
當你達到10000兵力時,你將獲得387+90=477點基礎傷害。
為了確保該數值的準確性
我進行了如下測試
將滿寵重塑,并將戰(zhàn)斗武力值調整為191.4
由其對試煉中戰(zhàn)斗統(tǒng)率191.4的魏延進行普通攻擊
得到數據如下:
455、461、466、471、477、482、487、492、498
平均值為477
到此,似乎大功告成了。

?

?
現階段我們獲得傷害公式(五十級滿兵)如下:
{90+〔兵力基礎傷害387+(武力-統(tǒng)率或智力-智力)×1.5〕×(A類增傷+A類增傷)×武將進階加成1至1.18}×招式系數×兵種克制系數1.12×(B類增傷+B類增傷)=傷害
那我們將公式套入第一層“圖二“”中進行驗證
(圖二凌統(tǒng)武力實際上是339.84)
以破軍威勝攻擊普通趙云為例
{90+〔兵力基礎傷害387+(339.84-171.51)×1.5〕×(A類增傷1.3088)×武將進階加成1.18}×招式系數2.28×兵種克制系數1×(B類增傷1)=2457
與實際測試結果2419相比
高了38點
這恐怕不能用小數點來解釋了
在驗算一份
以破軍威勝攻擊折沖后姜維為例
{90+〔兵力基礎傷害387+(339.84-16.11)×1.5〕×(A類增傷1.3088)×武將進階加成1.18}×招式系數2.28×兵種克制系數1×(B類增傷1)=3277
與實際測試結果3207相比
基于猜想
我將公式更改為
五十級滿兵時,當你的武力低于敵人統(tǒng)率258點時
傷害公式為
1×90=傷害
否則傷害公式為
〔兵力基礎傷害477+(武力-統(tǒng)率或智力-智力)×1.5〕×(A類增傷+A類增傷)×武將進階加成1至1.12×招式系數×兵種克制系數1.12×(B類增傷+B類增傷)=傷害
再由第一層“圖二”數據進行驗證
以破軍威勝攻擊普通趙云為例
〔兵力基礎傷害477+(339.84-171.51)×1.5〕×(A類增傷1.3088)×武將進階加成1.12×招式系數2.28×兵種克制系數1×(B類增傷1)=2438
與實際測試結果2419相比
高了19點
以破軍威勝攻擊折沖后姜維為例
〔兵力基礎傷害477+(339.84-16.11)×1.5〕×(A類增傷1.3088)×武將進階加成1.12×招式系數2.28×兵種克制系數1×(B類增傷1)=3217
與實際測試結果3207相比
高了10點
以破軍威勝攻擊0統(tǒng)率敵人為例
〔兵力基礎傷害477+(339.84-0)×1.5〕×(A類增傷1.3088)×武將進階加成1.12×招式系數2.28×兵種克制系數1×(B類增傷1)=3297
與實際測試結果3289相比
高了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