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推書第三期——《術師手冊》

大家好,這里是黎明。已經(jīng)很有沒有做過小說推薦了,這次之所以能有機會做一期,一方面是崩3、崩鐵最近沒啥大動作,另一方面是恰好趕上一本我書架里的小說完結。而這本小說在我十多年的網(wǎng)文生涯當中都堪稱一絕,因此不可不介紹。(長文警告?。。。?/p>


小說名:術師手冊
作者:聽日
平臺:起點(如果你們有別的渠道當然也可,但我覺得這本書支持正版還是值的)
簡介:1668年,我所在的城市被評為全國治安最好的地區(qū)。我對此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為我落網(wǎng)了。(教科書級的簡介)
關鍵元素:反烏托邦、魔幻、科幻、二次元輕小說、手游、“純愛后宮”
適宜人群:喜歡上面的任何一個元素的朋友
不適宜人群:極難記憶西方名字的朋友、極端反后宮的朋友、極端討厭感情戲的朋友(小說看進去之后名字其實很容易記,如果有《詭秘之主》讀者,請放心觀看;后宮寫的非常有水平,男女主有血有肉,感情進程循序漸進,女主們面對后宮反應真實)但哪怕是以上人群,我還是強烈建議你們嘗試一下,至少嘗試一下第一卷和第二卷。
我知道我知道,從小說的題目到簡介再到我所總結的關鍵元素,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即便是我,在不看這本小說的前提下也很難把這些東西聯(lián)系到一起,但事實便是,《術師手冊》的確做到了這一點,而且做得非常好。作為一本“定制文”,能夠做到這一步的確有些不可思議(結果現(xiàn)在小說都完本了,定制游戲還沒聲是最離譜的)。
我盡量在不劇透的情況下大概描述一下《術師手冊》的劇情:男主角亞修,一個原本在某手游公司打工的拆尼斯社畜,粗通摸魚、擺爛等職場小技巧,后因未知的原因魂穿到了一個具有超凡力量的術師世界。(注意,以下會涉及小說的專有名詞,請仔細閱讀后加以理解)
在設定中,現(xiàn)實世界的智慧生物在學習知識到達一定程度后,能與“術法”源起的空間——“虛境”產(chǎn)生共鳴,從而召喚出對應知識的集合體——“術靈”,然后便可讓自己的靈魂透過自己召喚的“術靈”體內(nèi)的“真理之門”前往虛境,從此展開不同形式的探索和戰(zhàn)斗,做到這種行為的存在就被稱為“術師”。術師在虛境中死亡大都不會真正死去,只會在現(xiàn)實中靈魂不同程度受創(chuàng),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恢復方可再次踏入虛境進行探索,所以虛境探索往往慎之又慎。
隨著虛境探索和現(xiàn)實學習的不斷深入,術師也必然會不斷精進,在設定中即為“凝聚虛翼”。在積累虛翼到一定程度并成功質(zhì)變和經(jīng)歷重大考驗后,術師可以完成升級:一翼白銀→二翼黃金→三翼圣域→四翼傳奇→五翼半神天使→六翼天堂神主→七翼術法至高→???,每次升級進階都會“飛升”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而絕大多數(shù)的術師死后,其靈魂又會回歸虛境,濃縮并成為記錄對應術師人生經(jīng)歷、知識的“術師手冊”,為后來的術師們留下傳承。
現(xiàn)實世界則是由六個時空分割、互不往來的國家構成,這六個國家都是由千年前輝煌一代的六位頂級術師——“六翼神主”(七翼術師在小說開頭尚未出現(xiàn))進行統(tǒng)治,但由于神主們力量太過強大,無法停留于塵世,因此只得高居“天堂”。但他們會以各自的執(zhí)政理念、思維方式來編織他們國家制度,意圖實現(xiàn)他們每個人心中長盛不衰的理想社會。
而由于這個世界具備超自然力量,因此“術師體系”同樣也被囊括在神主們的政治考量中,不同的神主擅長不同的術法類別,超凡的力量體系又帶來超越常理的科技、文化、思想,而這些彼此交融,在每個國家構建出一個個與眾不同卻又自洽自如的制度,并貫徹著每一位神主的政治理想——這就是本書的第一大特色:很多玄幻小說會把重心放在超能力者的修煉、戰(zhàn)斗中,而《術師手冊》則不止于此。作者會下很大的筆墨構建世界觀,透過許多或平凡或不凡的群像,著力塑造每一個特色迥然、底層運行邏輯合理的國家,從而使故事發(fā)生的背景盡可能的“真實”,同時將力量體系與世界觀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二者相輔相成,構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術師世界。
(注意,接下來會存在劇透,但不會很多,基本集中在開頭。如果你光看了上面就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搜索進行觀看了;如果覺得還不足以吸引你,那不妨往下繼續(xù)看一看)
男主角亞修的第一站,是六國之一的“血月國度”——由“血月極主”掌管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國度,以研究所制度、教會制度共同統(tǒng)治社會,種族平等是血月國度的第一準則,社會化撫養(yǎng)是血月國度的基本國策,每個人的大腦中都被植入了“奇跡芯片”,方便公民接收信息的同時也方便當局對公民進行“管理”。
亞修魂穿的對象,“恰巧”是與他同名同貌的、惡貫滿盈的四柱神教首領,代號“終末觀者”的亞修·希斯(四柱神教,以四柱神為信仰對象,以欲望為信仰根基的鞋教組織,在六國皆有信眾)。然而此時此刻,這個盤根錯節(jié)的鞋教卻即將被血月國度的執(zhí)法部門連根拔起,一切如簡介所言——亞修成了究極背鍋俠,剛穿越就被逮捕了,然后被關進了全市最重量級的監(jiān)獄——碎湖監(jiān)獄。
故事就從亞修進入監(jiān)獄后逐漸拉開帷幕。亞修原本還沒有多大反應(因為碎湖監(jiān)獄食宿待遇極好),但當他得知自己竟然即將接受“血月審判”(“血月審判”可以理解為官方用直播的娛樂形式,鼓勵全民參與觀看、審判罪大惡極的犯人的一個節(jié)目。參與的罪犯會被公投,得票最多的會被當眾處以極刑)之后,他毅然決定越獄??杀O(jiān)獄的所有犯人都被大腦中的芯片剝奪了溝通虛境的能力(沉默禁魔),更不用說從知識來說他也無法滿足成為術師的條件。可如果不依靠超自然力量,以目前血月的高科技,亞修想越獄那更是幾乎不可能……這個時候就要依靠他的金手指了。
沒錯,作為來自地球的穿越者,亞修確實是有金手指外掛的——《歐洛拉的術師手冊》,這個外掛(表面上)是他上一世所在的手游廠商尚未開發(fā)完成的游戲demo,然而這個demo也只剩下了手游公司最愛的“騙氪抽卡”。通過簽到攢源晶,然后源晶可以抽卡,卡池里可以抽出角色、裝備、皮膚等等,這些都是手游玩家耳熟能詳?shù)臇|西。
抽卡的目的在于,亞修可以讓自己抽出來的角色(干員)通過訓練等方式滿足知識條件,從而溝通虛境、召喚術靈、成為術師,然后他便可以借助干員的真理之門踏入虛境,使自己“偷渡”到虛境,并與干員們一同組隊探索虛境。要注意的是,這些抽出來的干員并不是虛假的,而是真實存在于人世間的角色。干員們大多身在不同的國家,但通過亞修安排的虛境探索得以集合在一起。
有人可能會問,這有啥特別的,不就是游戲組隊嘛?當然沒這么簡單。“虛境”是由法則與知識構筑的虛幻世界,近乎于無限大,而絕大多數(shù)術師們都分散在虛境中,幾乎終其一生只能孤身一人探索,一人承擔風險,一人獨享喜悅,下至一翼白銀,上至六翼神主,無一例外。因此大多數(shù)術師是冷淡的,他們習慣了孤獨。可以說,虛境組隊這個功能直接顛覆了常規(guī)的虛境探索,術師間的相互配合可以將虛境探索中的危險降到最低,而且術師間相互交流也可以最大程度排解孤寂和苦悶。
同時,身為《歐洛拉術師手冊》的擁有者,盡管亞修也是干員之一——“終末觀者”,但他是實質(zhì)意義上的領隊,因此他可以一定程度上共享干員的術師境界,并能白嫖抽成所有干員獲得的術法經(jīng)驗(老資本家了)。在虛境的探索過程中,亞修很快湊齊了越獄的要素,并逐漸察覺了監(jiān)獄乃至血月的制度下隱藏的問題,最終與一群在監(jiān)獄中找到的“雞鳴狗盜之輩”一起成功逃離碎湖監(jiān)獄,并為血月國度的人們送上了一份屬于“惡人”的“血月審判”。
而在越獄之后短暫的躲避通緝的日子中,亞修也得以從底層的視角洞察了血月國度的本質(zhì):在“種族平等”、“法律至上”、“和諧共處”的桌布底下,血月的當權者們依舊遵循著最殘酷的弱肉強食法則,甚至利用社會矛盾遮掩血月二族的剝削,只依靠少部分精英推動社會發(fā)展。既民主又獨裁,既富裕又貧窮,既尊重人權又侵犯隱私,既娛樂至死又和諧穩(wěn)定。由于社會化撫養(yǎng),每個人都沒有父母,只有對應的托兒所,他們從小就沒有來自家人的關心。他們接受的是“人格自由為最大權利”的教育,而拒絕踏入一切深層關系——“所有令你擔心的關系都會污染你、 所有令你委屈的關系都會傷害你、 所有令你改變的關系都會支配你?!币虼搜氯瞬粫惠p易傷害,他們用冷漠換來了偉大的孤獨,卻同時也失去了愛人的能力。亞修身為“終末觀者”,沒有選擇“旁觀”,而是為這片土地真正留下了真正的人性之種,他臨走前為已經(jīng)被他改變的女主之一——“惑心少女”說道:“保持自我,學會愛人?!彪S后亞修與“獄友們”偷渡離開了血月國度。第一卷在此結束,后續(xù)更加精彩,我就不多說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我上面好像說得這個小說像是一種嚴肅性質(zhì)的、具有社會學意義的作品,但事實上作者其實是使用非常輕松的筆調(diào)來書寫故事的,亞修長期插科打諢,各種玩梗,可以說樂趣無窮。這也沖淡了作品本身的低沉氛圍,讓觀感更加舒適??蛇@個氛圍也是隨著情節(jié)和劇情的變化而變化的,作者聽日能夠在需要的時候發(fā)揮自己的文筆。比如有一段比喻很有意思:“這一定會成為他人生中密度最小的記憶……”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密度小意味著上浮,作者巧妙地將“密度”這個物理概念與“記憶”這個精神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表達出這樣的意思:“這段經(jīng)歷會成為他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記憶之一,因為它會時常浮現(xiàn)于他的腦海中?!?/p>
而介紹完世界觀和大致情節(jié)后,就不得不提到這本書堪稱最佳的角色塑造方面了。作者聽日似乎有一種魔力,他可以在短短的十章之內(nèi)讓一個出場人憎鬼厭的角色被眾多讀者喜愛。在無數(shù)作者還想著怎樣通過激烈的矛盾和濃墨重彩的情節(jié)來立住角色的時候,聽日已經(jīng)能悄無聲息的通過一兩句看似平常的話語、一兩個平平無奇動作、神態(tài)甚至環(huán)境光照的變化來反映角色的心理的轉變了。各種女性小常識、女寢聊天、女性洗澡的細節(jié)、如何化妝……這些玩意兒聽日似乎都很了解,并付諸筆下,為女角色們增添了諸多生活色彩。聽說作者是去過女頻取經(jīng),如果事實真的如此,那我建議大多數(shù)男作者都去女頻取取經(jīng)……
首先不得不介紹亞修從《歐洛拉術師手冊》中“抽”出的第一個干員——“死狂劍姬”。劍姬本是“繁星國度”鄉(xiāng)下的貧困女生,憑借自身努力考上了首都的重點大學——劍花大學。她愛慕虛榮,精通女寢茶藝,善于勾心斗角,鉆研“奇淫巧技”,夢想成為水術師(她統(tǒng)計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繁星貴族找水系女術師當妻子的比率最高),然后嫁入豪門當貴族闊太太,這樣就可以把自己的母親從鄉(xiāng)下接到自己所在的大城市享受生活……但她的一切預想被亞修的“抽卡”所改變,她在“終末觀者”的干預下被迫“棄水從劍”,卻也挖掘出了自己真正的天賦,于劍術師的道路上一路無雙。在和亞修一起高歌猛進的途中,索妮婭逐漸克服了心底來自鄉(xiāng)下人的自卑以及由其引發(fā)的諸多病態(tài)心理,以真誠的態(tài)度重塑了自己的人際關系網(wǎng),完成了自我的蛻變,最終也收獲了自己的幸福。
除“死狂劍姬”之外,“惑心少女”、“血隱女皇”、“黑白魔女”、“紫怨影妃”、“永夜銀燈”、“鴉殺盡”、“幽魂先知”、“惡德公爵”、“混亂歌姬”也都各有特點……要知道,我是一口氣打出這些名字的,而且每個名字被我打出來的時候,他們的故事幾乎都是瞬間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之中,甚至還不止這些……(再多了就劇透了)當你能第一時間回憶起每一個角色的姓名和他們的經(jīng)歷時,毋庸置疑,他們每個人都已經(jīng)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說了這么多女主,可能很多人認為本書的男性角色可能不夠出彩。但事實上恰好相反,比起女角色,很多讀者反而很喜歡這本書筆下的許多男角色(都是南桐是吧)。尤其是亞修在監(jiān)獄中結識的獄友——伊古拉和哈維,后與亞修合稱“越獄三人組”(大眾監(jiān)獄點評寫手組)。伊古拉是英俊狡詐的金發(fā)心靈術師,哈維是把尸體當作家人的黑皮死靈術師。這些可不是亞修這種被冤枉的社畜,他們都是憑自己實力入獄的。這兩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過去,又有著與他們的術法派系相通的三觀。作者并沒有忽略這些男性角色,反而下極大的筆墨豐富他們的人物形象,包括他們的過去、他們對應派系的能力乃至于上升到哲學角度去討論派系之“道”,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成長弧光,他們在后面一直陪伴在亞修左右,成為了亞修的摯友——相互吐槽相互嫌棄,但又相互扶持相互幫助,關鍵時刻都可以為對方豁出性命。之所以說的少點,因為事實上大多數(shù)現(xiàn)實劇情反而是三人組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而且他們的很多閃光點從第一卷就有了,所以說多了容易劇透,大家有機會還是親自體驗。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大多數(shù)的作者在塑造主要角色的時候往往是以他們的“真善美”作為切入點,而聽日這個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他筆下的角色往往以“偽惡丑”為切入點,比如女主們除了顏值都高之外,大多都是貨真價實的“壞女人”;伊古拉和哈維更是能夠關進碎湖監(jiān)獄的超級罪犯……他們都是通過作者鮮活的塑造才擁有了如此高的人氣,這不是尋常手段,一般人駕馭不住,很容易導致角色乃至劇情徹底崩盤。
最后的最后,我最想談到的,其實是這本書的主角——亞修。我有一個暴論:判斷后宮小說寫的好不好的首要因素,不是女主有多受歡迎,而是男主有多受歡迎。
而這本書就是極其少見的后宮小說中男主人氣最高的小說。主角幼稚、懶散、得過且過、自制力差、思維簡單……種種問題數(shù)都數(shù)不完,是放在現(xiàn)代社會幾乎可以說泯然于眾人的家伙。但他卻能收獲這樣的人氣,不僅在書外,甚至書內(nèi),他都能得到愛人們、戰(zhàn)友們甚至敵人們的認可,這個原因在哪兒呢?除了外掛本身的賦能外,我主要總結為三點:
1、現(xiàn)代的洞察力。不同于我們常規(guī)意義上所理解的心理學中的微表情分析之類的東西,亞修的觀察著重于以現(xiàn)代人的視角分析并得出對術師文明的社會、人心的深刻洞見。他絕不是最敏銳的那一個,但在現(xiàn)代人思維的觀照下,他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對比和思考發(fā)掘術師國度文明表象之下的底層運轉邏輯,從而找到每個國度真正存在的問題,其在人心人性的把握方面也尤為突出。因此,亞修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智若愚”,在很多方面表現(xiàn)得很遲鈍,有的時候甚至低于尋常人之下,但到了關鍵時刻卻又要比所有人都有更加具有智慧——善于打破常規(guī),愿意相信并努力創(chuàng)造奇跡。
2、真誠和善良是必殺技。用伊古拉這名精通心理的“欺詐師”的評價來說,亞修平時的表現(xiàn)是“撫養(yǎng)所幼年班的性格、低情商的口才、嬰幼兒級別的表情管理”。然而,這種在常人看來不成熟甚至天真的行為,卻屢屢為他贏得好感。小說中有這樣一段:在所有人被某個契約強迫必須說真心話的環(huán)節(jié),當提問者問出:“如果沒有契約束縛,你是否相信在場的所有人能夠精誠合作?”其他所有人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不相信”,只有亞修一個人押注了“相信”。盡管在場的所有人都在表面上對他的幼稚選擇嗤之以鼻,他自己也“惱羞成怒”,但除他之外的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股暖意。這類情節(jié)在小說里幾乎是無處不在。他的這份真誠與善良會不知不覺感染周圍的人,這些人不自覺的以亞修為中心,形成關系的紐帶——無數(shù)人曾質(zhì)疑他的能力,但沒有人會質(zhì)疑他的善良和意志。
3、虛而不屈。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道德經(jīng)》有云:“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意思是:“看似內(nèi)部空空無物,但作用卻無窮無盡。一旦運動起來,就會生生不息。”縱觀小說,其實亞修是一個胸無大志、平平無奇的人,他就想老老實實安安穩(wěn)穩(wěn)過一輩子??伤磉叺挠讶藚s不然,幾乎每個都有超乎想象的理想抱負,而且多數(shù)甚至是“邪惡的理想”,更可怕的是,他們也確實擁有實現(xiàn)理想的能力……亞修在這其中格格不入,可偏偏他又是這群人的領袖。這種怪異的組合是如何形成的呢?答案是“守虛”。亞修有意無意中達到了道家“虛而不屈”的境界。野心家們互相無法成為同伴,唯獨空虛庸俗的亞修才能容納他們龐大的自我,讓他們得到寧靜。同時,亞修也將屬于自己的“平凡”的美好反饋到其他人身上,讓他們收獲溫暖與感動?!八麄兡軓奈已劾锟匆娮约?,是因為我也在注視著他們。”亞修從來沒有真正想過去得到些什么,反而尊重、甚至憧憬每個同伴的理想,屢屢愿意放棄自己的利益來幫助他人,甚至被認為是“追求不可能完美的爛好人”。他“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在大多數(shù)時候,毫無特長的亞修看起來毫無作用,甚至連他的諸多術法境界都是來自于干員的共享,他的才情雖高卻常常沒有發(fā)揮,可真正的領導者往往是這樣“無為而無不為”。這一點貫穿全文,乃至在大結局成為破局的關鍵……
雖然以上我夸了這么多,但我也必須指出這本書存在的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
第一,部分感情線埋在日常對話和一些角色的小動作當中,如果不去認真揣摩和思考,會感覺到部分角色的鋪墊不夠多。有些地方則涉及一定程度的“變態(tài)心理學”,如果沒有相關心理體驗或者共情能力則會覺得難以理解。再加上由于是定制文,存在一定的毆打大綱的成分,盡管在我看來圓的不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滿意。
第二,作者聽日是老二次元,因此對于很多動漫小說手游乃至現(xiàn)實的梗都可以說是融會貫通,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他的一些文字、人設會讓一些閱歷出眾的朋友產(chǎn)生既視感:明日方舟、碧藍之海、火焰紋章、龍族、蠱真人、降魔專家、刃牙、高達……可以說是超級大雜燴,但大體上不影響閱讀。
第三,小說大后期存在劇情疲軟。雖然女主們在聽日筆下有面面俱到的塑造,但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個人支線會一定程度上拖累主線劇情的發(fā)展節(jié)奏,且大后期多女主之間因男主而彼此心懷芥蒂,需要依靠男主疏導或者情節(jié)矛盾變化,這導致不少感情戲冗長且糾結,尤其集中在第一女主“死狂劍姬”身上,導致小說甚至有言情化的傾向。還好在結尾峰回路轉,呼應開頭伏筆,也算是圓滿收尾了。
????不知不覺竟然已經(jīng)說了六千多字了啊,龜龜!說了這么多,看到的朋友我建議跟聽日說讓他給我打錢!那么本期推薦就到這里,感興趣的朋友完全可以去嘗試接觸,也歡迎在評論區(qū)下方交流哦。這里是黎明,我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