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之精髓三十六計新第二十四假途滅虢
假道伐虢其實也是一個成語故事。
就是春秋時期吧,晉國想打一個叫做虢國的小子,但是這兩個國家并沒有直接相通,如果直接打可能會兩面夾擊。所以說一定要拆毀這座橋梁。
那么怎么辦?晉國就想了個辦法,它和擋在中間的虞國商量:“要不我們送你點禮物,你放我們過去?”
這個虞國一聽,是非常高興。盡管手下有人反對,國駿還是同意了。結果晉國打完虢國之后一個順手就把虞國解決了。
三國演義里面羅貫中也曾試圖用周瑜表演一下。
他說周瑜向劉備提議:“你不打西川我?guī)湍愦?。?/p>
結果這個計策,諸葛亮識破了:“打完西川他不會給你,他再把荊州拿回去,你就無家可住了。”
那么這個計策可能比較像上面那個遠交近攻,但是本質上其實不一樣,這個計策更注重:長遠利益與短程利益審視。
很多人看到一點小恩小惠就放棄原則,甚至背叛自己身邊的人,結果當利益盡了,自己也就拜拜了。還有只因為一些小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的事。
那么這種計策的使用有哪些注意點?
第一點:就是我們所說的長遠與短期??赡軤奚±婺軗Q大利益,為什么不干?如果說犧牲大的利益來獲取一些小利益,為什么要干?當然力的衡量標準也是需要考慮的。
第二點:抓住對方心理需求,對癥下藥。還是那句話,一定要知己知彼,知道對方最想要什么。
那么防御這種計策嘛!
第一點:分清敵我與利害關系,斷斷不可因小失大。
第二點:厘清對方心理。無事不登三寶殿,天上不會掉餡餅。飛來的好事有時候藏著危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第三點:內部團結,紐帶并不是小利益可以切碎的。千萬不要為了利益出賣你的朋友。你的朋友是永遠那些可以在你危難的時候站起的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