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張家港澳洋醫(yī)院許文榮和嚴永敏教授團隊綜述外泌體circRNA在癌癥與臨床中研究進展

2023-08-09 14:19 作者:circRNA官方號  | 我要投稿

外泌體circRNA作為一種新的遺傳信息分子,促進腫瘤細胞和微環(huán)境細胞(如免疫細胞、成纖維細胞等)之間的交流,從而調節(jié)癌癥進展的關鍵方面,包括免疫逃逸、腫瘤血管生成、耐藥性、增殖和轉移。鑒于circRNA在外泌體中具有內在穩(wěn)定性、高表達豐度和分布廣泛性的特征,外泌體circRNA可以在液體活檢中作為優(yōu)秀的診斷和預后生物標志物。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體外制備的circRNA能通過納米顆?;蛑参锿饷隗w遞送等策略,也為癌癥治療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2023年6月26日,江蘇大學附屬澳洋醫(yī)院徐文榮和嚴永敏教授團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IF=28.5)上發(fā)表題為“Exosomal circRNA:emerging insights into cancer progress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otential”的綜述論文。本文綜述了腫瘤細胞和非腫瘤細胞來源的外泌體circRNA在腫瘤進展中的功能和潛在機制,特別關注其在腫瘤免疫和代謝中的作用。此外,作者闡述了外泌體circRNA作為診斷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的潛能,強調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前景。


1.外泌體與外泌體circRNA

1.1外泌體的生成

外泌體由跨膜脂質雙分子層和各種物質組成,包括蛋白質、脂類、核酸和代謝物,存在于各種體液中(例如:血液、尿液等)。通常,質膜向內生長形成多囊泡小體(MVB),并直接與細胞膜融合,從而生成外泌體,常與多種內吞途徑(包括吞噬作用、微胞飲作用等)融合,將蛋白質和核酸輸送到受體細胞。


1.2外泌體circRNA作用

circRNA由前體mRNA通過反向剪接形成,重復序列-Alu和RNA結合蛋白-QKI可促進circRNA的生成。circRNA在外泌體中表達豐度高且穩(wěn)定性強,可以被包裝在外泌體中并發(fā)揮circRNA獨特的功能:miRNA海綿作用、結合蛋白質功能、調節(jié)母基因轉錄水平、作為翻譯模板等。例如,circ_0088300可被KHDRBS3驅動并包裹在外泌體中發(fā)揮功能。



圖1 腫瘤來源的外泌體circRNA在T細胞、巨噬細胞、NK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等免疫細胞中的作用

2.腫瘤來源的外泌體circRNA與腫瘤進展

2.1腫瘤免疫

腫瘤免疫過程是一個多維度的動態(tài)現(xiàn)象,涉及體內多種免疫細胞和活性分子的參與。在腫瘤組織中,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通過外泌體進行交流,這一過程促成腫瘤生長環(huán)境的形成。目前,關于外泌體circRNA調節(jié)腫瘤免疫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


2.2腫瘤代謝

代謝重編程和失調伴隨著腫瘤進展,并為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提供必要前提。事實上,許多癌癥與代謝性疾病有關,而外泌體circRNA參與了癌癥的新陳代謝。


2.3腫瘤的增殖和轉移

2.4抗藥性


圖2 腫瘤中的外泌體circRNA在腫瘤血管生成、代謝、遷移、轉移和耐藥中的作用

3.非腫瘤來源的外泌體circRNA與腫瘤進展

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細胞成分通過外泌體與腫瘤細胞溝通,并通過釋放外泌體circRNA影響腫瘤進展。


3.1免疫細胞衍生的胞外circRNA與腫瘤進展

由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具有抗腫瘤(M1)和促腫瘤(M2)兩種表型,其釋放的外泌體circRNA在腫瘤進展中也起著不同的作用。例如,在M2-TAM分泌的外泌體中,circ_0020256通過靶向miR-432-5p/E2F3軸來調節(jié)肝內膽管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另外,源自M1-TAM的外泌體miR-628-5p抑制了circFUT8的m6A修飾,從而減緩了肝細胞癌的進展。這揭示了免疫細胞來源的外泌體物質能調節(jié)腫瘤細胞中circRNA及其下游分子的作用機制,為肝癌治療提供了新的潛在治療靶點。


3.2腫瘤進展中非免疫細胞來源的外泌體circRNA

腫瘤微環(huán)境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CAF),是一類分布廣泛的基質細胞,在調節(jié)腫瘤生長、轉移、血管生成和耐藥性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例如,低氧誘導的CAF釋放外泌體circEIF3K,通過靶向miR-214/PDL1來促進結直腸癌的增殖和侵襲,可能為結直腸癌提供新的治療靶點。外泌體circRNA在腫瘤細胞與微環(huán)境細胞之間的傳遞引起了人們對腫瘤治療和機制研究的極大興趣。非腫瘤細胞來源的外泌體circRNA可能是癌癥干預和治療的新型靶點。



圖3 非腫瘤來源的外泌體circRNA在腫瘤進展中的作用

4.臨床意義

外泌體circRNA具有許多優(yōu)點,如高穩(wěn)定性、高豐度和長半衰期等,而且存在于人體體液中(包括血漿、血清和尿液)。外泌體circRNA在腫瘤組織中異常表達,已被證明與各種癌癥的進展和臨床特征有關,可以作為癌癥的早期診斷和預后標志物。


4.1外泌體circRNA作為臨床生物標志物

越來越多證據(jù)表明,外泌體circRNA可以作為各類型腫瘤的診斷和預后生物標記物。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鼻咽癌患者血清中circMYC的高表達與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TNM分期、生存率和疾病復發(fā)有關,但是需要更嚴格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大量的臨床樣本去驗證外泌體circRNA作為生物標記物的臨床實用性。目前,由于缺乏高特異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標記物,外泌體circRNAs與CEA和CA19-9等傳統(tǒng)生物標記物相結合可能會產(chǎn)生更好的診斷效果。外泌體circRNA將成為非常有前景,且十分可靠的腫瘤生物標志物,并最終進入臨床應用。


4.2基于外泌體circRNA的治療策略

外泌體circRNA與癌癥相關,靶向其調控機制是癌癥治療的新策略。作者在圖4中描述了直接靶向circRNA的治療策略和局限性,并介紹了納米顆粒和基于外泌體的circRNA遞送系統(tǒng)的現(xiàn)狀和前景。


圖4 circRNA和外泌體circRNA在腫瘤中的臨床應用

4.3靶向circRNA的治療策略

小干擾RNA(siRNA)、反義寡核苷酸(ASO)等技術已經(jīng)被設計用于靶向致癌circRNA。已有研究在患者來源的腫瘤異種移植(PDX)小鼠中使用circNRIP1 siRNA進行體內治療,顯著減少了腫瘤的重量和體積。相反,過表達載體已被用來促進腫瘤抑制因子circRNA的產(chǎn)生,如circFNDC3B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和結直腸癌進展。此外,越來越多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編碼功能蛋白并參與癌癥進展。研究人員正在努力人工合成circRNA,以規(guī)避mRNA的局限性。通過比較不同體外合成方法制備circRNA的效率和免疫原性,有學者發(fā)現(xiàn)由T4 RNA連接酶合成的circRNA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這是體外制備circRNA用于基因治療的重要基礎。此外,工程circRNA的產(chǎn)生、純化、一級序列、二級結構和RNA修飾都是影響其免疫原性的重要因素。


4.4利用納米顆粒遞送circRNA的治療策略

雖然大多數(shù)研究使用腺相關病毒和慢病毒載體作為針對circRNA的病毒傳遞系統(tǒng),但存在成本高昂和潛在生物安全等問題,且其攜帶基因的能力有限。納米粒子是在10~1000 nm之間的一種材料,與病毒載體相比具有成本低、制備容易等優(yōu)點,在藥物傳遞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基于納米顆粒的circRNA遞送系統(tǒng)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治療策略。為體外和體內遞送circRNA而開發(fā)的脂質納米顆粒(LNP)系統(tǒng)可觸發(fā)適應性免疫,并在多種小鼠腫瘤模型中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效果,為癌癥RNA疫苗的開發(fā)提供了新途徑。魏文勝老師團隊利用內含子I型法和T4-RNA連接酶法在體外合成了具有SARS-CoV-2-RB抗原性的circRNA-RBD,并證明了SARS-CoV-2 circRNA-RBD疫苗通過LNP遞送系統(tǒng)在小鼠和恒河猴體內持續(xù)誘導了體液免疫應答,表現(xiàn)出比mRNA疫苗更高水平和更持久的抗原表達效果。


4.5利用外泌體遞送circRNA的治療策略

外泌體是30-150 nm的胞外囊泡,平均大小為100 nm,具有穩(wěn)定性好、體積小和毒性低的特點,是理想的藥物載體。與脂質體、納米顆粒等合成載體相比,外泌體具有生物相容性強、免疫原性低、化學穩(wěn)定性高等優(yōu)點,近年來備受關注?;谕饷隗w的工程療法已被開發(fā)用于各種疾病(包括癌癥),已有多種外泌體遞送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綜上所述,基于外泌體circRNA的治療方法前景廣闊,需要更多研究來探索其作為癌癥治療策略的潛力。


5.結論

外泌體circRNA參與腫瘤的免疫逃逸、血管生成、代謝、耐藥、增殖和轉移等過程,已成為研究的熱點。腫瘤和非腫瘤來源的外泌體circRNA通過miRNA海綿或結合靶蛋白等機制,在腫瘤進展中是一把雙刃劍,為癌癥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提供了新見解。此外,外泌體circRNA有可能成為癌癥診斷和預后的生物標志物,特別是與傳統(tǒng)的腫瘤標志物相結合,能顯著提高診斷和療效分析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總之,外泌體circRNA作為新的潛在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的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186/s13045-023-01452-2

張家港澳洋醫(yī)院許文榮和嚴永敏教授團隊綜述外泌體circRNA在癌癥與臨床中研究進展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绥滨县| 马尔康县| 仙居县| 磐安县| 大连市| 宁陵县| 邓州市| 中江县| 鸡西市| 溧阳市| 武穴市| 鄂伦春自治旗| 松原市| 蒲江县| 隆昌县| 中方县| 苏州市| 河池市| 定远县| 南丹县| 普洱| 浮山县| 磴口县| 定襄县| 开鲁县| 北京市| 白沙| 维西| 九龙城区| 托克逊县| 芷江| 剑河县| 合肥市| 洛阳市| 那曲县| 绥化市| 什邡市| 鄂托克旗| 永昌县| 博罗县| 贵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