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年輕人不愿意談戀愛了?
最近,“條件不錯卻不想談戀愛的原因”這一詞條沖上了微博熱搜,引發(fā)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對于這一問題,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自己不想談戀愛的原因:
調侃的背后,是網友們對自己寧可“單身狗”的剖析。戀愛,本來應該是非常令人憧憬和向往的,但是為什么現在許多年輕人卻不想談戀愛了呢?
好心情健康大概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01
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現在生活節(jié)奏快,越來越沒有多少閑暇時間去好好戀愛,談戀愛很大程度上逐漸演變成了微信聊聊天、出去吃吃飯、看看電影、逢年過節(jié)出去跨個年……
而這些,和好朋友一起也可以做到。
對于女生來說,比起男友,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與姐妹吐槽和傾訴。女生更懂女生,情緒問題完全可以用友情消化掉。
一下班就可以去健身,酣暢淋漓地流一身汗,再洗個熱水澡,然后和閨蜜手挽著手去逛商場,舒適而愜意。
而對于男生來說,不用在各種節(jié)日準備禮物,不用費盡心思去維護關系,不用受女友的“管教”,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去享受生活,和好兄弟一起做想做的事情。
而愛情的替代品,遠不止友情。
比如可以追星,比如親情,比如業(yè)余愛好,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愛情。
即使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不用糾結晚餐到底要吃什么,不用選擇要去看愛情片還是科技片,不用頭疼到底要去哪座城市旅行,也不必揪心到底是為了事業(yè)犧牲愛情,還是為了愛情犧牲事業(yè)。
一個人的時候,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去出差就去出差,想什么時候回家就什么時候回家。
你永遠不需要為了將就另一個人,而去做自己根本就不喜歡的事。
02
相比戀愛,努力“搞錢”更讓人有安全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一件事情:現在的單身男女,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人,他們在親密關系中最大的對手,不是游戲、更不是同齡人,而是他們潛在的事業(yè)心。
那些真不想談戀愛的年輕男女們,他們身上唯一的特性在于——每天都很忙,并且對著自己人生有著明確的規(guī)劃。
在旁人眼里,這些人可能看起來異常的“雞賊”,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是理性的一種表現。
他們之所以不想談戀愛,其實就是“現階段個人實力配不上自己的眼光”,所以只想把時間和金錢花在提升自己身上。
談戀愛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相處、去維系,如果這段感情最后無疾而終了,那么搭上的不僅僅感情,更是自己幾年時間和金錢的沉沒資本。
所以很多年輕人聰明地意識到“我把談戀愛的時間用在提升自己上,到后來自己獲得的收益遠遠要比投入在感情中性價比更高?!?/p>
相較于在年輕的時候談一段不那么成熟的戀愛,不如等自己穩(wěn)定成熟了、個人價值跨越層次了,直接找個門當戶對、勢均力敵的人,去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人家追求的并不是轟轟烈烈、痛徹心扉的愛情,而是一段穩(wěn)定持久、旗鼓相當的婚姻。
03
與其一地雞毛,不如不要開始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
如今,快節(jié)奏的時代,連愛情都被“催化”了。
看了張自拍就說喜歡,翻了幾天的朋友圈就說“你是我的菜”,見了幾次面就說“我決定要追你”。
互聯(lián)網讓生活變得更便捷,但這種“快餐”式感情也讓愛情變得可笑又廉價。
雖然不排除里面有真愛,但是這種概率實在太低了。
每個人的時間都很貴,沒有精力和成本去賭這種大概率事件。
愛過、傷過、痛過之后,就學聰明了,不會再奢望牽手了就能夠一輩子。
而網絡的發(fā)達,也讓太多的人看到了別人的愛情,不管是娛樂圈還是生活圈,離婚、渣男渣女、劈腿、小三……見慣了各種狗血的劇情,讓很多單身男女對愛情越來越理性。
因為注定失去,所以懶得開始。
依然相信愛情,也期待愛情,只是不再幻想著自己會遇上了,即使遇到喜歡的人,第一反應也不是上前,而是小心翼翼地躲開。
戀愛很好,但它不再是必需品,愛與被愛很好,但我不再覺得沒有愛情就是遺憾。就像是看到商店櫥窗里琳瑯滿目的漂亮衣服,很欣賞,覺得穿在身上一定很好看,但并不急迫地想擁有,甚至那些東西根本就與自己毫無關系。
當然,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一部分人因為生活、工作的壓力,提前進入了低欲望的世界,連自己的未來都看不見,也就不再去奢望兩人的未來。
還有一部分人純粹是因為性格原因,明明很喜歡對方,但不敢向自己喜歡的人表白,于是生生錯過了美好的愛情。有的人害怕表白遭到拒,不想面臨尷尬的局面。
好心情健康認為,不想談戀愛的最大原因,其實歸根結底與戀愛本身無關,不在于戀愛能帶給我什么或帶不來什么,只是因為,“愛情”二字,不再有光環(huán)了,它不再是通往幸福人生的必經之路,更不是唯一的路。
事實上,關于什么才是完美的愛情、完美的伴侶,從來就沒有什么標準答案。好好提升自己,會有更好的人愛自己,也會有更好的勇氣去迎接愛情。希望大家不要將就自己,也不要害怕開始。好心情健康相信,如果遇到對的人,我們都會是笑得最幸福的那一個。
你現在不想戀愛的原因是什么?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