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劉&駱等武將設計匯總
本文包含三個武將:孫桓、杜預、劉&駱
其他武將我覺得相對正常就不寫了,會有人寫的。

魏? ? 3勾玉? ?杜預? 文成武德
【諫國】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選擇一項:令一名角色摸一張牌然后棄置一半的手牌(向下取整);令一名角色棄置一張牌然后摸剩余手牌數(shù)半數(shù)的牌(向下取整)。
【傾勢】當你于回合內使用【殺】或錦囊牌一名其他角色為目標后,若此牌是你本回使用的第x張牌,你可對其中一名目標角色造成一點傷害(X為你的手牌數(shù))。

杜預設計于今年2月末,要做這個的時候還是挺高興的,畢竟真的是歷史名將,雖然我“無名小卒”做的很多。杜預的史料記載還是很多的,但是技能設計上總體是“三陳伐吳”,ol把“三陳”作為基礎技能,手殺把“三陳”作為覺醒技,我自覺比不過ol杜預,又看不上手殺杜預設計,所以放棄了直接“三陳伐吳”這點,改為用“諫國”。
來看一下初稿:
魏? ?4勾玉??杜預??文成武德
【諫國】出牌階段各限一次,你可以選擇一項:令一名角色摸一張牌然后棄置一半的手牌(向上取整);令一名角色棄置一張牌然后摸剩余手牌數(shù)半數(shù)的牌(向上取整)。
【傾勢】當你于回合內使用牌指定其他角色為目標后,若此牌是你本回使用對其使用的第x張牌且沒有角色進入瀕死狀態(tài),你可對其中一名目標角色造成一點傷害(X為你的手牌數(shù))。

魏勢力問題,首先這個勢力是官方定好的,其次我覺得杜預魏勢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我選的是【諫國】【傾勢】,而不是明定時期的【三陳】【伐吳】(雖然前邊兩個技能確實是從晉杜預事跡里選出來的) ,且杜預是參加過滅蜀的,為鐘會的鎮(zhèn)西將軍府長史。
杜預的技能結構,因為不去選擇直接的“三陳伐吳”,所以也就沒有用覺醒技這一點,而是采用文武預,即技能效果一文一武,武可以單出,但是通過文可以讓武的威力更大。
【諫國】的來源是“預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shù)”以及“三陳伐吳”。
定現(xiàn)在這個效果是因為看了很多關于“諫”的技能
【諫計】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令一名其他角色摸一張牌,然后其可以使用該牌。
【死諫】當你失去最后的手牌時,你可以棄置一名其他角色的一張牌。
【切諫】當一名角色失去最后的手牌后,你可以與其各摸一張牌,然后選擇一項:1.棄置你或其場上的一張牌;2.你本輪不能對其發(fā)動此技能。
【從諫】當你成為目標數(shù)大于1的普通錦囊牌的目標時,你可以交給一名其他目標角色一張牌。若你給出的牌為裝備牌,則你摸兩張牌,否則你摸一張牌。
【諫征】當其他角色使用【殺】指定目標時,若你在其攻擊范圍內且你不是目標,你可以將一張手牌置于牌堆頂,取消所有目標,然后若此【殺】不為黑色,你成為目標。
【直諫】出牌階段,你可以將手牌中的一張裝備牌置入一名其他角色的裝備區(qū)(不能替換原裝備),然后摸一張牌。
【勸諫】出牌階段每項限一次,你可以選擇一項令一名其他角色選擇是否執(zhí)行:
1.對一名其攻擊范圍內你指定的角色造成1點傷害。
2.將手牌調整至其手牌上限(摸牌最多摸到五張)且其不能使用手牌直到回合結束。
若其不執(zhí)行,則其本回合下次受到傷害時,傷害+1。
【諫諍】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觀看一名其他角色的手牌,然后若其中有你可使用的牌,你可獲得并使用其中一張。若此牌指定了該角色為目標,則橫置你與其的武將牌,然后其觀看你的手牌。
桓范這個我之前不知道,我列出來另有他用。
大部分都是各種摸牌,所以做了現(xiàn)在這個效果,摸牌棄牌,匡正得失,裨補缺漏。有些人可能覺得你諫對面這算什么,那上面技能這些技能就較真點或者說杠一下:
【死諫】你死諫為什么能拆別人牌呢?
【切諫】為什么是兩個人摸牌呢?并且很多時候可以對敵人用
【諫征】明明是勸阻劉備伐吳,但實戰(zhàn)完全是擋對面的殺,勸諫一下還不至于君臣完全對立面吧
【勸諫】劉備不聽黃權的勸諫,確實出事了,可是為什么你諫別人,可以直接對別人造成傷害,不聽你諫,就要受到傷害+1,改兵諫了?劉備確實敗了,可這敗了這點不該是你黃權表現(xiàn)啊。
【諫諍】說別人錯誤,就是看別人手牌,然后用一張是吧,這算什么諫?我看反倒是像入室盜竊。
相比于以上技能,【諫國】已經(jīng)是很溫和的效果了,真說回合外10牌以上,哪怕是現(xiàn)在的新服,也很少。也有人說是sp英魂,那就當做英魂嘛,孫堅最為東吳的開始,杜預作為東吳的結束(這下有某位老師的暗喻在里邊了)。
當然這個技能實測缺點就是,大部分人不會通過【諫國】去多次觸發(fā)【傾勢】,因為過于麻煩,都是直接一發(fā)隊友,一發(fā)敵人拉牌差用,有些違背了當時的想法。后來官方給改成了限一次,這點我是可以接受的,因為確實沒那么無腦了,但是向上取整改成向下,我個人是不太接受的,向上取整可以6 33? 5 44 打雙【傾勢】,只需要其中有一張裝備牌這個要求不算高,哪怕沒有裝備 8 44? 6 55,對杜預來說也沒那么難;向下取整后,哪怕有一張裝備,也要844 6 55 了,沒有裝備更是要10 55? 7 66。對牌數(shù)量和質量的要求過高,哪怕是有人包養(yǎng)也很難打出。
【傾勢】改的我是覺得挺好的,就不說太多了。來自杜預伐吳,破竹之勢。
這個技能是我根據(jù)1技能做的一個配對技能,打出兩發(fā)直是不太困難的,當然直傷這點怎么樣,那就每個人看法不同了。
最后整個活



孫桓? 4勾玉 吳?
【逆擊】當你成為其他角色非裝備牌的目標后,你可以摸一張牌。當前回合的結束階段,你棄置以此法獲得的牌。若棄置牌的數(shù)量不小于你的體力值,你可使用其中一張牌。

【逆擊】的設計思路很明顯了,孫桓被劉備圍困,最后反擊。
不過我的原稿其實是這樣的
......當前回合的結束階段,你棄置x張牌(x為你以此法獲得牌的數(shù)量)。若你本回合未受到過傷害,你可將這些牌當一張無距離限制的【殺】對當前回合角色使用。
你要說原稿多好,那肯定也不是。我只是覺得畫面感變得很奇怪,原版是守住了未受傷,那么就開始反擊(殺當前回合角色),并且我覺得軍八隨便蹭個錦囊,結束階段就可以殺一刀,有點類似ol現(xiàn)在的孟達。改完之后則是守住了也不能開始反擊,反而需要賣血才能觸發(fā)最后一段,這畫面感就奇怪了。

最后一位更是重量級
劉寵&駱駿? 3勾玉? ? 群
【憫澤】出牌階段每名角色限一次,你可以將至多兩張牌名不同的手牌交給一名手牌數(shù)小于你的角色,若其因此手牌數(shù)大于你,本階段你不能再使用此技能。結束階段,你將手牌補至x張(x為本回合你因此技能失去牌的牌名數(shù)且至多為5)。
【擊逆】當你受到傷害后,你可重鑄任意張手牌(每回合以此法重鑄牌的數(shù)量不能超過你的體力上限)。若你以此法獲得了【殺】,你可對傷害來源使用一張無視距離且不可響應的【殺】。

都有人評價說是用ai設計的武將了,我也就真不說什么了,反正我有罪就是了
順便貼一下投旭說之前的原稿(時間太久記不清了,有沒有失效那段我忘了)
【憫澤】出牌階段每名角色限一次,你可以摸一張牌,然后將兩張手牌交給一名手牌數(shù)小于你的角色。結束階段,你將手牌補至x張(x為本回合以此法失去牌的數(shù)量)。
【千弩】當你受到傷害后,你可重鑄任意張手牌。若你以此法失去或獲得了【殺】,你可視為對傷害來源使用一張【殺】。
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我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