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坎燒坊帶您了解瀘酒歷史--黃庭堅倒馬書拙溪
在瀘州羅漢場外不到五百米處,有一條不起眼的小溪流,寬不過兩米,最狹窄處一步就可以跨過去。一千二百年前,這里偶然來了一個大名鼎鼎的文人,在這里小溪石壩上留下了兩個大字——“拙溪”,旁邊刻有“黃山谷書”。
從此這條小溪流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且這條小溪溝開始有了名氣。北宋年間,黃庭堅(黃山谷)被貶官到戎州(宜賓),他受瀘州知州王獻可邀請到瀘州游玩。為什么要邀請他,因為他在北宋時名氣很大,他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主。不僅詩寫得好,而且是書法家。是蘇東坡的大弟子,并且在文學(xué)上有“蘇黃”之稱,雖然他的名氣不及蘇東坡。
黃庭堅在瀘州游耍了許多地方后,聽說離城15華里靠長江不遠有個羅漢寺(在后來的樹風(fēng)職高內(nèi))羅漢寺旁邊有個魚池,常有人去放生,是個環(huán)境幽靜之所,因此,他要去一睹為快。
瀘州老酒作坊--黃石坎燒坊
他騎著一匹川馬,優(yōu)哉游哉地踏著春光,來到了羅漢寺。他在寺里觀察一番,休息一陣,在寺廟里吃了齋飯,但寺里沒有酒喝,他感到十分不舒服,就像缺少了點什么。他到了場上,在一家酒店前叫來當(dāng)?shù)赝辆?,獨自慢飲。由于喝悶酒,而且這酒的度數(shù)也高,一會兒就醉醮醺了。聽店家說不遠有道石梁,那邊有十分寬廣平坦的田疇,并與長江相連,他想過去看看那里的風(fēng)光是不是美麗,于是翻身上馬往一條鄉(xiāng)間小路走去。才走不到半里路,聽到流水潺潺,腳下秧苗茁壯,頭上藍天白云,心中好不暢快。涼風(fēng)一吹,酒性發(fā)著,他覺得輕飄飄的了。
由于他只顧觀景,又喝了酒,沒想到一個條小溪與一個斜著的小石壩相連,壩上長滿了青苔,那馬兒大概不慣走這樣的路,黃庭堅又在馬上手舞足蹈,一不小心馬失前蹄,讓黃庭堅從馬背上摔了下。幸好摔下來的姿勢還不錯,在石灘上只碰了一下,只是多少有些疼痛,并無大礙。
黃庭堅坐在小石灘上,看看馬兒,看看小溪,他沒怪馬兒笨拙,卻怪小溪太拙,自己也拙。于是自言自語地說:“這是一條拙溪!”他為了發(fā)泄心中的不快,而且自己處于微醉之中,在旁邊順手扯了一把水草,扎成一團,蘸上水,彎著腰,在石壩上寫下了“拙溪”二字,然后在溪邊給馬把臟污泥洗刷了一番,再騎上馬,往前邊石梁方向去了。
他在攤上彎腰寫字時,恰巧被羅漢寺里的一個和尚看見了,但由于太遠,不知他在弓著背干啥,覺得稀奇,就走去看,但黃庭堅已經(jīng)走遠了。恰巧場上的一個秀才招呼這位和尚,于是兩人一起到了那條名叫土地灘的地方,見小石壩上有水寫的二字,筆力遒勁端莊,非一般人能寫成這樣子,秀才聽說是黃庭堅寫的,大驚,忙說:“字干了就完了,要能刻下來就好了。黃山谷的字可不多得?。 ?/p>
瀘州老酒作坊--黃石坎燒坊
和尚說:“這好辦,我寺廟里正好有一位石匠在干活,我去把他叫來。石匠在字跡未干之前,將這二字刻好了,但黃庭堅沒落款,秀才說,我來越俎代庖。他也去扯了些草,仿照黃庭堅的字體,小心翼翼地在左下角添加了”黃山谷書“四字。
不過這幾個字顯得小氣了些。
“拙溪”二字每字有一米見方。歷經(jīng)風(fēng)霜,字跡如今還完好無損。民國《瀘縣志》記載:“以高粱釀制者曰白燒,以高粱、小麥合釀?wù)咴淮笄?。清末白燒酒槽戶六百余家,出品運銷永寧及黔邊各地。民國以來,減至三百余家矣。大曲槽戶十余家,窖老者尤清冽,運銷川東北一帶及省外?!苯ㄓ谇逍y(tǒng)年間的黃石坎燒坊,也曾以其獨特的濃香型曲酒而享譽各地。
清代光緒年間,瀘州人黃云鵠自稱是黃庭堅的后代,他也是位書法家,于是將二字周圍用石頭圍好,圍成六邊形。所以未能受到損害。文革中,有些人將石板抬去修豬圈,二字又被赤裸裸地袒露出來了,直到省轄瀘州市成立后,市文管所才又加了石頭護欄。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羅漢寺建了瀘州市三中,校門斜對著拙溪。教師們晚飯后散步,也常常到拙溪邊走走,發(fā)古之幽思,陶冶心靈。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瀘州市三中的中學(xué)生文學(xué)社團命名為“拙溪文學(xué)社”。
這羅漢場的酒也有功勞,如果黃庭堅沒有喝酒,也許不會倒馬此間。這二字今日也就難見到了。
本文部分內(nèi)容引用自:悠悠瀘酒-主編 虞潛 ??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中共瀘州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瀘州市文學(xué)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