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馬德”?王爾德的假名為何是“塞巴斯蒂安”?【不正經(jīng)知識#2】

聽聞一個笑話——
小夫妻看到某明星婚后與嫩嫩亂來被妻子捉奸的熱點八卦,小女子嘟起小嘴,“啊,她老公真是個混蛋!”
一旁的丈夫連忙點頭,“就是,真是個混蛋!怎么能被發(fā)現(xiàn)呢?!”
其實語言的藝術(shù)有時在于一個起承轉(zhuǎn)合,如果沒有后半句,笑果完全出不來。
當(dāng)然,有時玩弄語言,還在于一種知識儲備不同形成的碾壓感。
【與以往內(nèi)容一樣,配圖只是湊數(shù)】

【1】什么是“馬德”?
你以為我是在罵人?
其實不是。
“馬德”還是孔子提出的,孔子認(rèn)為,馬德除了快,還需要堅毅、聽話、方向感好。
而馬中的極品,叫做驥,你可以理解為馬中的【布加迪】,理解成【蘭博基尼】也行。
換言之,曹操當(dāng)年哀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也是在呼喚一種“馬德”啊!

繼續(xù)聊點沒用的知識。
江蘇有座城市,叫【無錫】。你完全可以理解為這座城市原來是產(chǎn)礦的,比如錫礦,但因為古人不懂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把錫挖完了,這里就【無錫】了。
其實不是,據(jù)考證,【無】的上古讀音類似【ma】(馬?。?,是侗臺語“巫”的譯音,而【錫】古時通“歷”,錫山就是歷山,無錫就是“歷山之巫”的含義。
但這“歷山之巫”有什么典故,我的筆記里找不到了,大概是忘了,就像南京這邊特別愛吃的盱眙小龍蝦,這【盱眙】二字,意為“善道”的出處是哪里,我也忘了。
既然提到無錫,就免不了說太湖,據(jù)統(tǒng)計,在太湖平原上河道名稱常見的有19種之多,例如港、塘、涇、浜、浦、溪、運河、蕩、漾、灣、渠、潭、洋、漕、渠道、澗、口、瀝、門等河流通名都在不同程度上與人類活動有關(guān)。
如果深挖這些名字背后的歷史,應(yīng)該能翻出各種奇怪的知識。
同時,我們還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情況——北方的大型河流都被稱為某“河”,如黃河、海河、遼河、淮河、渭河等,而南方大河則通名是“江”,如長江、珠江、閩江、錢塘江等。
但是翻閱歷史書,我們會發(fā)現(xiàn),老祖宗把流淌在華夏大地上的河流都命名為“某水”。如渭、淮、濟、洛、伊、澗、漢等,其實都是很古老的水名。
至于【江】與【河】,其實在過去是專指【長江】與【黃河】,而江、河、淮、濟是古書中認(rèn)為的最重要的四條大河,合稱“四瀆”。

恰逢最近福建艦下水,想到福建有句俗話,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
這是說福建人中的四個大姓氏。不過,上古時期,姓與氏其實是兩個概念,貴族不僅有姓還有氏——比如像西周那會兒,就有姬姓鄭氏等類似的結(jié)構(gòu)。
其實,氏是姓的分支,同一個姓,相當(dāng)于同一個祖宗,會有不同的分支。
而春秋時期的“百姓”,指的是百官,是有姓的貴族的統(tǒng)稱沒,說個不好聽的,那時的平民根本“不算人”,所以,才有“牧·民”的說法,指庶民都是牲口,可以隨意宰殺——畢竟,那時候還有奴隸制存在么!
這里還想到一個典故——國人暴動,國字本義是邦,意為首都。
國人暴動是公元前841年發(fā)生在西周首都鎬京(今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西北)的以平民為主體的暴動,說白了,就是首都發(fā)生了動亂——而不是全國都亂!
后來,劉邦成為了皇帝,為避諱,大家決定改邦為國,就這么傳了下來。

既然聊到春秋戰(zhàn)國和上古,可以胡扯的東西就更多了!
比如說炎帝,號烈山氏。烈山,說白了就是燒山,最早的農(nóng)業(yè)就是刀耕火種,用粗劣的石器翻土,通過燒山燒樹來獲得天然肥料(我記得以前的書里提過一種叫“草木灰”),用來保持土地的肥力。
說起來,火神應(yīng)該是兩位,一個是炎帝(火火火嘛),一個是祝融。
對了,孟獲的老婆就叫祝融。不過這個女子在正史中沒記載,最早出現(xiàn)在《三國演義》里,是《三國演義》中唯一正式上過戰(zhàn)場的女子。
孟獲當(dāng)年算南蠻,而蜀漢當(dāng)年“國不置史”,記錄蠻夷更不太會上心,沒準(zhǔn)兒真的叫【祝融】呢?
上古時代,戰(zhàn)爭中的大殺器是戰(zhàn)車,這個(大概)與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戰(zhàn)車有點相似——目前出土較早的文物就是秦始皇陪葬中的青銅馬車嘛!
車站時代的主要兵器稱為五兵,即戈、戟、殳(shū)、酋矛、夷矛——具體圖就不找了,反正沒實物,究竟啥樣子,你我都不知道。重點來了,這些傳說都是蚩尤發(fā)明的!
南北朝時期的《述異記(上)》記載:“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牛氐人,人不能向?!弊⒁?,這里說了蚩尤長角,而這個神話人物又與蠻力(力量)有關(guān),于是,蚩尤的傳說到了海外就有了新的融合——比如東瀛鬼怪神話中的“鬼角”。
當(dāng)然,這些內(nèi)容出自哪本書是真沒記,以后找到會來補一補課。

【2】先秦時代的八卦艷聞
開頭我們說了一個不太正經(jīng)的冷笑話。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最正經(jīng)的高壽男人,自然是柳下惠。
因為柳下惠坐懷不亂,而且,據(jù)說享年100歲,我們(男人)以后也可以這么督促自己——好色不長命!
當(dāng)然,柳下惠也不是什么草根,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姬姓,展氏——好了,現(xiàn)在你知道這位的血統(tǒng)了吧?
為什么叫“柳下惠”呢,這是因為周襄王31年(公元前621年),卒于魯?shù)毓授w村,享年一百歲,謚號為惠。因其封地在柳下,后人尊稱其為“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得姓始祖。
“柳下惠”應(yīng)該叫展獲——斬獲?!
好吧,這位展獲曾任魯國士師,掌管刑罰獄訟之事。作為遵守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典范,其“坐懷不亂”的故事廣為傳頌??鬃右詾椤氨贿z落的賢人”,孟子尊為“和圣”。
與展獲幾乎齊名的是展喜,這是柳下惠的弟弟。
展喜在歷史上留下的故事是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的“妙退齊師”,和之后的《燭之武退秦師》都屬于“智取”的典范,具體內(nèi)容大家在網(wǎng)上搜搜就好。
需要指出的是,展獲與展喜兩兄弟不僅感情可以,還會給彼此支招,作為展喜的幕后高參,柳下惠給自己的弟弟出了不少主意,沒準(zhǔn)這僖公二十六年的事兒,就有柳下惠的謀劃。

如果細品春秋戰(zhàn)國時的事兒,有不少都是屬于“艷情故事”,少兒不宜的那種。
比如,剛才我們提到的齊國,就有齊襄公與文姜的故事。
齊襄公叫諸兒,有個并非一個媽生的妹妹,叫【文姜】。
這一男一女,從小就在一起玩耍,然后差不多玩到青春期的時候,居然相互喜歡上了!
當(dāng)然,這兩個人是走不到一起的,古時候女人出嫁都早,約16歲的文姜很快就嫁給了魯桓公。
據(jù)說當(dāng)年文姜出嫁時,諸兒還寫了一首詩——
“桃有華,燦燦其霞。當(dāng)戶不折,飄而為苴。吁嗟兮復(fù)吁嗟。”
文姜當(dāng)場回了一首詩——
“桃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詎無來春!叮嚀兮復(fù)叮嚀。”
你看,哥哥與妹妹的惜別就是這么文雅,這兩句用騷氣一點的說法是,哥哥覺得自己沒能得到妹妹(當(dāng)戶不折),好后悔啊好后悔!妹妹說,好飯不怕晚,只要你還記得我,終有再聚之時(詎無來春)!
所以,你覺得這兩兄妹的感情會到此為止嗎?
NO!

一晃十余年過去,兩個人都變了。
曾經(jīng)的文姜變成了風(fēng)韻少婦,曾經(jīng)的諸兒升級為了齊襄公。
后來魯桓公帶著老婆文姜去齊國進行“國際交流”,這齊襄公與文姜一見面,幾輪眉來眼去就知道了彼此的心思,兩個人干柴烈火,一點就著。
我記得看有些關(guān)于曹操喜歡人妻的內(nèi)容提到,曹操鐘愛的人妻也是有條件的,核心是年輕、漂亮,而不是【人妻】,如果年老珠黃,曹孟德怕是很難動心思。
說這文姜,擁有少女的容貌與身材,又有熟女的嫵媚與性感,因為知曉青春稍縱即逝,所以更希望綻放自己的魅力。而齊襄公則是秉承“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的混蛋思想,既然追求背德感的刺激,就干脆過火一些。
結(jié)果,這事不僅齊國宮廷的人知道,齊國的普通民眾知道,齊國之外的魯國人也知道——唯獨魯桓公是最后知道的。
想起一句不正經(jīng)的話,“戴綠帽子的人總是最后一個知道實情的”。

齊國人當(dāng)年寫過一首詩,名為《敝笱》,收錄在《詩經(jīng)·齊風(fēng)》里——
“敝笱在梁,其魚魴鰥。齊子歸止,其從如云。敝笱在梁,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p>
注意了,“魚水之歡”!“云雨之樂”!
你以為這些耳熟能詳?shù)脑~是哪里來的?
而這事在魯國的史官的筆下,只有四個字“齊侯通焉。”
通就是通奸,估計也是打工人覺得老板這么被人欺負,史書里照實寫實在不忍心,一切從簡吧!

這魯桓公的結(jié)局也真是悲劇,自己帶著老婆在別人的國家被公然NTR了——夫目前犯,已經(jīng)很慘了。而齊襄公與文姜大概是彼此愛到發(fā)瘋,為了讓兩人能“長長久久在一起”,齊襄公居然安排齊國公子彭生把魯桓公給做了。
魯桓公居然是被人勒死在齊國?。?/p>
天哪!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倘若一個實力有限的男子,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老婆,恐怕真的不是一件幸事——不僅怕賊偷,還要怕賊惦記。
想起黃庭堅的《薄薄酒二章》,真是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啊!
薄酒可與忘憂,丑婦可與白頭。徐行不必駟馬,稱身不必狐裘。
無禍不必受福,甘餐不必食肉。富貴于我如浮云,小者譴訶大戮辱。
一身畏首復(fù)畏尾,門多賓客飽僮仆。
美物必甚惡,厚味生五兵。
匹夫懷璧死,百鬼瞰高明。
丑婦千秋萬歲同室,萬金良藥不如無疾。
薄酒一談一笑勝茶,萬里封侯不如還家。
春秋戰(zhàn)國還有其他的艷情故事,以后有機會再聊吧,喜歡可以在評論區(qū)與我互動!

【3】由《間諜過家家》衍生出的特工訓(xùn)練指南
由于《間諜過家家》大火,一些十分硬核的特工訓(xùn)練書籍也有了熱度。之前看過一本后浪出的《特工訓(xùn)練手冊》,里面的很多知識雖然在現(xiàn)實中一定很難用到,但如果寫小說是肯定呢能夠用到的。
下面摘錄一些,沒準(zhǔn)兒讀者以后編故事用得上。
第一,多數(shù)彈起的子彈都會貼著地板飛行。
因此,子彈橫飛時,我們應(yīng)蹲下或手腳并用地爬行而不能躺倒。
躲避手榴彈或爆炸物時,應(yīng)張嘴躺于地面——防止肺部因壓力過大而破裂。
第二,特工為了大幅降低留下DNA的概率,在洗澡時應(yīng)從頭搓到腳,邊洗頭邊梳頭發(fā)——或者,干脆不要頭發(fā)。
為了減少辨識度,特工應(yīng)選擇能遮住全身的衣物,衣物需要用熱水多次洗滌或直接購入全新的服裝。牛仔布與棉布是世界上最為常見的纖維制品,因此最不容易被追蹤到來源。
第三,脊線、渦紋、分叉,這些“特征點”早就了屬于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指紋。
為了避免留下指紋,特工可以用強力膠抹平指紋,或者用浮石挫平指紋。但這些都是權(quán)宜之計。如果希望長期抹去指紋,特工可以采用化療藥品——卡培他濱(capecitabine)清除。

其實作為一名成熟而成功的特工,除了精湛的職業(yè)技能,還需要具備常人沒有的心理素質(zhì)——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是一種偉大的修為。
化悲憤為力量,是人類大腦中最古老最原始的部分,但作為特工,有時是不能出現(xiàn)大喜大悲大怒大驚等各種情緒的。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面對可能會出現(xiàn)悲傷或者憤怒,這取決于我們的認(rèn)識體系如何設(shè)計,而特工的專業(yè)訓(xùn)練,有時就是改變個體的認(rèn)知體系。
名譽心,其實是支配者為了奴役他人,使之服從于自己而巧妙利用的一種情感。有時作為臥底的特工需要反利用這種名譽心。
下面的筆記與特工訓(xùn)練關(guān)系不大,都是心理學(xué)層面的知識。
為什么“溜冰”與婚外情會給人帶來喜悅,是因為這種背德感會帶來預(yù)期之外的快樂。這種緊張伴隨著性互動引發(fā)的多巴胺,會讓人上癮。
本質(zhì)上來說,刺激的同時都要伴隨著快感,不管是肉體層面的還是精神層面的,這種快樂或者幸福會讓人體產(chǎn)生多巴胺或血清素,而人類悲傷時會產(chǎn)生去甲腎上腺素。
但不管是過度的快樂還是過分的悲傷,我們?nèi)祟惤K究會因為大腦分泌的血清素而鎮(zhèn)定下來——因為大喜和大悲等情緒都不是正常態(tài)。

我們在悲傷時,身體分泌的去甲腎上腺素其實具有一定毒性,會增加體內(nèi)的活性氧并抑制免疫系統(tǒng)。在我們注意到很多郁郁寡歡的人有時身體狀態(tài)不是很好,或者很早因病離世,都與之有關(guān)。
悲傷時我們會流淚,而流淚的同時身體還會分泌血清素,血清素可以抑制去甲腎上腺素,使人的精神得到安定的同時,避免身體中毒。
當(dāng)然,任何激烈的情緒都可能讓人上癮,而這種奇怪的成癮性依賴又會產(chǎn)生熱愛和崇拜。
為什么好的故事(不管是戲劇、電影等)總是會讓我們“感動”?本質(zhì)上,這是一種“洗腦”,確切地說,是因為人容易在動容的情況下接受、改變原來的意志。
宗教故事里為什么會有神跡?這是因為神跡會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而這種不可思議會讓人本性中的趨利避害心理得到滿足。是的,是不安的心理催生了宗教和哲學(xué)的誕生——兩者在某個角度看都是偏形而上的——我們探求世界本質(zhì),祈禱得到救贖,都是希望可以擺脫未知引發(fā)的恐懼。
我們可能不會想到,人們總是對陌生的事物感到恐懼,但克服恐懼感是可以通過想象(冥想)來得到適應(yīng)性。
特工訓(xùn)練中有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精神力培養(yǎng)”,其實就是讓特工能在短時間內(nèi)集中精神力,即使身處極端環(huán)境,也能讓大腦和身體營造出一種適應(yīng)感,用一種冷靜、冷峻的態(tài)度思考和解決問題。

我們需要注意到,人文領(lǐng)域上的【常識】有可能是社會導(dǎo)向與自我催眠共同影響的,所謂的常識,有可能就是“催眠”、“控心”、“洗腦”的變種。
因為太多常識概念的引入,原來真正的常識反而被我們遺忘。事實上,人類有時是因為無知而尊敬的。
舉個例子,當(dāng)我們詢問別人,“你尊敬誰?”,對方會報出一個名字,如果這個名字是一個社會公眾人物,當(dāng)你追問“你為什么尊敬ta?”時,對方說出的理由通常是社會導(dǎo)向下的公認(rèn)理由,而并非兩人真實接觸后的體會,這種尊敬其實并不真實。
不少聰明人很早就看穿了這一點,名譽不過是當(dāng)代社會的精神枷鎖,杜尚曾經(jīng)對薩特拒絕諾貝爾獎評價說,拒絕一個獎,與接收一個獎,其實是一回事。
當(dāng)然,我們完全可以借名譽來為自己牟利。

名譽,其實是一種虛擬的幸福感,擁有名譽與追求名譽都可以刺激對方體內(nèi)多巴胺與血清素的分泌,以此形成一種快感。
與情緒相關(guān)的是大腦邊緣系統(tǒng)中的杏仁核,如果我們刺激目標(biāo)的杏仁核,比如讓其無比快樂,那么,負責(zé)掌管邏輯思維的前額葉技能會受到抑制,從而不能做到努力思考,也就是所謂的“腦中一片空白”。
人類性行為中的“高潮”所伴隨的“上天堂般的快感”,其實就是杏仁核受到強烈刺激的結(jié)果。而像密宗中的“雙修術(shù)”、道家的“房中術(shù)”,換個角度看就是通過訓(xùn)練人類適應(yīng)這種強刺激來保持心緒穩(wěn)定。
同時,杏仁核是大腦的信息處理中心,與大腦所有部分有交互作用,它受到刺激的同時,也會對海馬體所存儲的記憶進行加強或削弱——皮克斯的電影《頭腦特工隊》有不少情節(jié)設(shè)計的原理就與之相關(guān)。
這里想到一點,為什么男女戀愛關(guān)系、婚姻關(guān)系中會強調(diào)驚喜——這里的驚喜不單是送花旅行等,也包括情趣挑逗等——這是因為這是在設(shè)計一種差異感。
新信息與自身信仰體系(舊認(rèn)識)的差異越大,產(chǎn)生的情緒就越強烈,而杏仁核會進一步放大這種情緒,兩個人之間就會越愛越濃。
事實上,這一原理適用于人類生活的所有層面,人性追求穩(wěn)定,但更期待安全的驚喜,這樣才能留下印象、概念和情緒。

【4】圣塞巴斯蒂安是誰?
圣塞巴斯蒂安是一位殉教者,他因為宣揚基督教而被羅馬皇帝殺害。
世傳這位塞巴斯蒂安是被捆住后用亂箭射死的。隨著文藝復(fù)興時代宗教畫的興起,塞巴斯蒂安這個人物被發(fā)掘、被重視,甚至開始與“瑟瑟”有關(guān)。
想想也是,一個雙手被綁在柱子或樹干上的健碩裸男,身上插著好幾支箭,正在痛苦喘息,這種畫面光是想象就能撩動不少男女的心底的那根弦,而最為激動的還是充滿了創(chuàng)作欲望的畫家們,波提切利、曼特尼亞、佩魯吉諾、魯本斯、埃爾·格列柯等名家都畫過這個題材。
至于“瑟瑟”,這是因為這種“綁縛”太容易與SM(性虐待/受虐)元素扯到一起,何況還是一位俊美的健碩男性,痛感與快感并存,生與死只在一線之隔,這讓普天下的男色愛好者意亂情迷——反正我是很難理解這段歷史(藝術(shù)史)的。
于是,圣塞巴斯蒂安又有“歷史上最古老的同性戀偶像”的說法。
好吧,我們又要提到王爾德了。
王爾德因為情人波西的事兒入獄服刑2年后,離開了傷心地英國,前往巴黎隱居,為了避免各種麻煩,王爾德用了一個假名——塞巴斯蒂安。
名人、名畫等各種事兒的相互糾纏,讓【塞巴斯蒂安】成為了各種意義上的傳奇!

如果覺得內(nèi)容比較有趣,你還可以通過這些傳送門邂逅更多精彩:? ???
【1】尚書堂——關(guān)于書的品鑒報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閑扯兒——陪你聊聊番劇和手游的那些事兒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壞3圣痕故事——游戲里也有歷史與文藝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壞3圣痕故事(視頻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為你讀詩(視頻)——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種花式閑扯兒——總有一款能討你歡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