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譜用1、2、3、4、5、6、7七個阿拉伯數字作音符
音樂筆記109、簡譜用1、2、3、4、5、6、7七個阿拉伯數字作音符

有什么好的寫簡譜的軟件?——網友提問
?
…
侯曉濤(編輯于2021-02-15 23:15,45人贊同了該回答):…
?
4條評論:
一盞明月(2022-07-19,1贊):有沒有一種可能,簡譜是國外發(fā)源并引進我國的
?
Gorvell(2022-10-29):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于16世紀的歐洲。
17世紀時法國天主教“芳濟各”會教士J·J·蘇艾蒂加以改進后 用來教唱宗教歌曲。

18世紀中葉,著名的法國思想家J·J·盧梭再加改進,大力倡導,并編入他的《音樂辭典》之中。
…思、想、思想:見《歐幾里得154》…
(…《歐幾里得》:小說名…
…《歐幾里得154》:《歐幾里得》這部小說的第154話…)
?
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xù)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
因此 這種簡譜 在西方 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19世紀末葉,簡譜傳到日本,再傳入中國。
1904年沈心工編著出版的《學校唱歌集》是中國最早自編的一本簡譜歌集;
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學校,
30年代隨著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簡譜得以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沈心工(1870-1947):音樂教育家。見《音樂筆記79~98》…
…學校唱歌集:見《音樂筆記99~108》…
…簡:見《歐幾里得77》…
…譜:見《牛頓79》…

簡譜(百度漢語):音樂的一種記譜法。
…法:見《歐幾里得3》…
?
用1、2、3、4、5、6、7七個阿拉伯數字作音符;
上方?或下方加小圓點,表示高八度?或低八度;
…度:見《歐幾里得24》…
…八度:見《貝多芬51~79》…
?
右方?和下方加短橫線,右方加附點,表示時值長短;
0作休止符。
?
詳細釋義
?
一種簡易的音樂記譜法。
約完成于十七、八世紀。
現用的簡譜以 1、2、3、4、5、6、7來表示 Do、Re、Mi、Fa、Sol、La、Si等七個音。
在數字的上方?標圓點?表示高八度音,
在下方?標示?則表示低八度音。


簡譜(百度百科):記譜方法。
…方、法、方法:見《歐幾里得2、3》…
?
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
其起源于18世紀的法國,
后經德國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
一般所稱的簡譜,是指數字簡譜。
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ti(中國為si),
…唱、名、唱名:見《貝多芬51~77》…
…基、礎、基礎:見《歐幾里得37》…
…音、階、音階:見《貝多芬155,188》…
…基、本、基本:見《歐幾里得2》…
…級:見《伽利略57》…
?
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
每一個數字的時值?相當于五線譜的4分音符。
?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于16世紀的歐洲,
那時有一個天主教的修道士名為蘇埃蒂;
他用1、2、3、4、5、6、7來代表七個音?來寫譜教歌,
爾后寫了一本小冊子名為《學習素歌?和音樂的新方法》,
那時西方人極注重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版權?等個人成績,才被記載入史冊。
請看下集《音樂筆記110、學習素歌和音樂的新方法——簡譜》”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