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心理咨詢師不喜歡給年輕人做咨詢?
為什么有的心理咨詢師不喜歡給年輕人做咨詢?
我想從我的角度分析一下,有一些精神科醫(yī)生,心理科醫(yī)生,甚至心理咨詢師不愿意治療,接待年輕的來訪者。
年輕的來訪者,包括焦慮癥,強迫癥,疑病癥,恐怖癥,抑郁癥,也包括學生出現(xiàn)的學習障礙,幫助這些人的時候,需要心理學工作者和患者(業(yè)內叫來訪者,或求助者)的共同努力,具體內容包括,醫(yī)生(心理咨詢師)要了解情況,與癥狀有關的經歷,事件,感受等,這時需要來訪者配合,不隱瞞的說出有關經歷,便于醫(yī)生(心理咨詢師)分析,解釋,給出有關的康復方案。接著需要來訪者的體會,感受,練習,反思,這時就像學生一樣,需要積極復習,預習,聽課,完成作業(yè),只有這樣學習效果才好,知識才能得到鞏固,吸收。
現(xiàn)在有很多年輕人,嬌生慣養(yǎng)的比較多,吃苦精神差,意志品質差,沒有敬畏心,缺少責任心,沒有感恩心,醫(yī)生(心理咨詢師),遇到這樣的來訪者,水平再高,責任心再強,也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很多時候本人或家長,認為是醫(yī)生(心理咨詢師)水平不行,而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導致康復的很慢,或康復不了。
現(xiàn)在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很多,如果沒有責任心,意志品質差,不肯付出,一旦出現(xiàn)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這樣的心理問題,康復很難,甚至一輩子康復不了。
這又說到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問題太多,在生活上過分溺愛,孩子缺少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懂珍惜,不會換位思考,另一方面,在學習上要求過嚴,總拿優(yōu)秀的孩子來打擊孩子,造成敏感多疑,在意別人的評價,逃避現(xiàn)實,不敢面對,這些錯誤的孩子害了很多孩子,也讓很多家長感到絕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