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育出透明魷魚崽,吃貨:透明肉好不好吃?

除了少數(shù)特立獨行者,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恐怕都是全然的肉類蛋白愛好者,沒有肉的日子蒼白無力,甚至失去了生活意義。我們印象中的肉類大都是鮮紅細嫩的,有著充足的理由讓你垂涎欲滴,不過現(xiàn)在,科學家們通過基因敲除技術(shù),培育了一種透明的魷魚幼崽出來,如果未來真的出現(xiàn)透明的魷魚,不知道你有沒有膽量吃呢?
科學家們基因改造的這種魷魚叫長鰭近海魷魚,又叫槍烏賊魷魚,常用于制作魷魚圈和魷魚筒,是生活中絕對的美味佳肴,也是海洋和空中眾多物種的絕對主食。這種魷魚壽命不到一年,是神經(jīng)科學中的典型試驗生物,以它們?yōu)榇淼念^足類生物具有所有無脊椎動物中最大的大腦,以及能瞬時偽裝自己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具有在其信使RNA內(nèi)重新編碼自身遺傳信息的特殊能力,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開展生物學的很多研究。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對長鰭魷魚進行了大量研究,希望揭示它強大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秘密,然而由于無法直觀地觀察到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這些研究很難取得更多的成果。來自芝加哥大學附屬海洋生物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決定通過基因技術(shù)改造它們的胚胎,看能不能培育出透明的魷魚以用于科學研究。
科學家們利用CRISPR-Cas9技術(shù),敲除了魷魚胚胎中的色素沉著基因,以消除其眼睛和皮膚細胞的顏色,孵化出來的長鰭魷魚幼崽果然變成了透明的模樣,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對魷魚進行基因編輯??茖W家們認為,未來可以在魷魚胚胎中加入熒光蛋白之類的基因,通過成像以追蹤其神經(jīng)活動和其它過程,從而促進科學研究的深入進行。

當然,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是科學家,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研究也沒有發(fā)言權(quán),不過吃貨們顯然會對另一個問題感興趣,這些魷魚幼崽長大后會不會還是透明的呢?如果是透明的,這些魷魚的味道是不是一如既往地鮮美,讓人食指大動呢?
由于科學家們還未對此開展研究,我也無從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不過未來真有透明魷魚肉出現(xiàn)的話,我倒覺得嘗嘗也未嘗不可,說不定還會成為廣受歡迎的休閑食物呢,畢竟對于吃貨來說,有什么是不能吃的呢。那么你呢?你敢嘗試這些敲除了某些基因的透明魷魚嗎?
這項研究發(fā)表在7月30日《當前生物學》雜志上。
徐德文科學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傳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敬請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