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召喚開始的游戲王(融合篇)

YGO歷史回溯:早期規(guī)則→專家規(guī)則→大師規(guī)則→大師規(guī)則二→大師規(guī)則三→新大師規(guī)則
基礎篇
? ? ????融合召喚是專家規(guī)則誕生前即存在的最為古老的召喚法之一,是絕大多數(shù)融合怪獸唯一的正規(guī)出場手段。儀式怪獸卡面為紫色,卡片文字記述有需要使用的融合素材。按照要素來劃分,融合召喚有三要素:融合魔法卡、融合素材和融合怪獸。融合怪獸預先放置在額外卡組中,因此所需要調(diào)配的只有前兩個要素。
? ? ????融合魔法卡:融合魔法卡大多數(shù)通常魔法和速攻魔法(部分場地也有融合的效果)。
? ? ????融合素材:融合素材不特殊說明時,一般都是自己手卡和場上的怪獸。
? ? ????融合怪獸:融合怪獸里側(cè)放置于額外卡組。融合怪獸一般記述有融合召喚所需的融合素材,一些不通過融合召喚而正規(guī)出場的融合怪獸會記述正規(guī)出場所用的方法。
? ? ? ? ?融合召喚的步驟:1、確認要素;2、確認場地空余;3、發(fā)動融合魔法卡;4、將手卡和場上的融合素材送去墓地,進行融合召喚。
? ? ? ? ?融合召喚的場景是,決斗者的身后出現(xiàn)橙黑兩色的旋渦,作為融合素材的怪獸呈螺旋狀卷入旋渦中,融合怪獸即由旋渦中誕生。

進階篇
? ? ? ? ?早期的融合召喚存在極大的問題,雖然比起儀式召喚來說,將融合怪獸放置到額外卡組降低了對手卡的要求,但仍不夠。早期的融合怪獸都嚴格記述了融合素材的卡名,而且還得上手融合魔法卡才能融合,因此不僅虧卡,而且容易卡手,所以這時期的融合召喚長期在角落里吃灰,并沒有動畫中那樣亮眼的表現(xiàn)。
? ? ? ?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卡社尋求了多種策略來拯救融合。針對素材不能湊齊,主要有“元素英雄”、“電子龍”和“融合替代”這三種策略:“元素英雄”的策略是擴充額外,使幾乎任意兩只下級怪獸就對應一只融合怪獸;“電子龍”的策略是同名化,即該卡組幾乎所有的下級怪獸都有著“卡名當做「電子龍」”的效果(一般是在場上或墓地),從而滿足融合怪獸的需要;“融合替代”的策略是指一些擁有“作為***融合素材怪獸的替代”效果的單卡,可以作為記述卡名素材的替代。而針對融合魔法,提出了融合支援檢索和舍棄融合魔法卡(如同盟融合卡組)的策略。
? ? ? ? ?雖然做了這么多努力,但實際上并沒太大用處。早期唯一能稱得上戰(zhàn)斗力的,也就是假面騎士,呸,是「假面英雄」和ABC了。假面英雄雖然是融合怪獸,但并不用融合召喚,而是通過「假面變化」等的效果,將一只英雄送墓來特召,因此出場簡單虧卡更少,加上假面英雄大都具有較為強力的效果(如酸水、暗爪),才占據(jù)著一席之地。
卡組篇
? ? ? ? ?融合召喚真正從咸魚敗犬走向霸道總裁,不得不提的是「影依」卡組。影依與影靈衣同樣來自DT世界觀。影依的下級怪獸統(tǒng)一為暗屬性魔法師族的反轉(zhuǎn)怪獸,6只怪獸都具有遺言效果,而融合怪獸則是6只各屬性的“神影依”怪獸,其融合素材的記述都是“「影依」怪獸+*屬性怪獸”,在對融合召喚的革新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堪稱是游戲王歷史上最重要的卡組之一。影依不僅在召喚上變得更為便捷,其融合怪獸也大都擁有強力的效果,該卡組的兼容力,展開力,壓制力和續(xù)航力都極為優(yōu)秀,甫一出道就有著稱霸的實力。
? ? ? ? ?在這之后,影依即遭到大砍,作為卡組靈魂的「神影依 拿非利」(下圖中)和「神影依 米德拉什」(下圖右)被一步步限制,直到拿非利被完全禁止(“拿非利,逃出來了嗎,靠自己的力量?”“她不是拿非利!”無言的腹交拳),影依憑借其頑強的生命力一直穩(wěn)定在二線,變成依賴小系統(tǒng)掛靠其它卡組(如列車)。在新大師規(guī)則完善后,主流環(huán)境趨向于穩(wěn)定,拿非利也在2018年4月重見天日,雖然不太可能再一次對主流產(chǎn)生沖擊,但人氣依舊鼎盛。

? ? ? ? ?「召喚獸」卡組:召喚獸卡組是又一個強力的融合卡組。卡組的下級怪獸只有1只「召喚師 阿萊斯特」,可以作為手坑和魔法卡檢索。融合怪獸有7只,前6只怪獸記述的融合素材都是阿萊斯特+*屬性怪獸,大多都擁有壓制、解場的效果。其本家融合魔法「召喚魔術」,在融合召喚時,可以將自己場上以及自己和對方墓地的怪獸除外來作為融合素材,加上阿萊斯特能檢索本卡,因此召喚獸卡組有著一卡融合的可能性。本卡組的系統(tǒng)小但戰(zhàn)斗力強,所以常作為外掛搭載到別的卡組中,即使經(jīng)歷眾多版本變革,仍在環(huán)境中占據(jù)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