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偶像之死:誰殺了完美愛豆?| 科幻小說


本文曾發(fā)表于「不存在」。
7月,「不存在科幻」的主題是「懸疑世界」。
人們都希望,在緊張的懸念之后,能夠得到最終的答案。世界可以被理性所解釋,相信這一點,是許多人能夠在這個世界安心生活的前提。
然而,每個人所身處和看到的世界,畢竟是不同的,對于各種無序和混亂,人們也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去體會和闡釋,想要與其它人分享,困難重重。
本周帶來的,是關于人們之間難以相互理解的懸念故事。
本文首發(fā)于未來事務管理局“不存在科幻”(non-exist-SF)公眾號

日晶 |?游戲編劇。代表作《神之死》。
神之死
全文約12000字,預計閱讀時間24分鐘
序幕
“真鶴是什么,性感可愛小鶴,是我理想的妻子!”??
“真鶴小姐嗎?耀眼又強大,算是……算是我憧憬的目標吧?”
“真鶴那孩子么?很活潑朝氣的女孩,如果我有一個孫女的話,也該是她的年紀了?!?/p>
“真鶴?那個國民偶像的真鶴么?我不是特別關注那一塊,我的同事倒是她的粉絲,太狂熱了總讓人覺得有點惡心……”
“真鶴啊,非得說印象的話也很難說出個所以然……海報印象的話,是一個端莊賢淑的美人吧?”
“真鶴……”
“真鶴——”
“真鶴?!?/p>
“……”
電車上的熒屏正在播放著這種令人不知所云的采訪節(jié)目,那個被所有人掛在嘴上的名字如同詛咒一樣回蕩在我的耳畔,直到電車逐漸放緩了前進的速度,一個嬌俏可愛的女孩取代了那群令人生厭的面孔,朝屏幕前的我鞠了個躬,露出了一個微笑——
“市政廳到站,感謝您與小鶴乘坐一號軌道列車,車門在前進方向的右側打開,上下車請務必注意安全,要記得十月份小鶴在國立體育館的個人演唱會哦,小鶴在那里等著您哦!”
什么時候報站臺詞已經變成這樣了?
我凝視著露著燦笑的女孩,誠然這個笑容令人無法挑剔,我卻探究不出藏于表皮之下的任何情感和思緒,最后只好倚著生銹的扶手站了起來,揉著自己的腰,拄著手杖慢慢地走下了空無一人的電車。
那個被稱作“真鶴”的女孩的身姿和面容充斥在我的視野中,或是熒幕上,或是海報上,或是燈箱上。就連地下隧道中,都不乏手上拿著印有她相片的報紙的流浪漢,宛如捧著圣經一樣,虔誠地用指尖摩挲著神祇的面容。
酸臭味幾乎溢滿了整個地下隧道,我越過了在地上躺得東倒西歪的流浪漢,踉踉蹌蹌地登上了通往地面的樓梯。
街道一如記憶中,空無一人,然而今日較為特別,越往目的地前進,人聲鼎沸便逐漸向我靠近。
不知道的人興許還會以為是教徒們集體朝圣,但是我知道那聲聲嘈雜意味著什么。
遠方高舉著牌子的人群已經逐漸出現在我的視線中了,再近一點,他們口中怒罵的聲音,躍動于臉上的憤怒也愈加明晰。
我擠進了人群中,不遠處的警員注意到了我,正努力地為我在人群中劈出一條道路。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我總算擠到了門前,回頭望了一眼剛剛渡過的人海。
——今天是審判下達的日子。
真鶴也在其中,準確來說,是被雕刻在他們手中捧著的塑像中。
——審判神之死一案的日子。
1. 攝影師的證詞
我沒有殺死真鶴。
再度重申一次,我沒有殺死真鶴,我殺死的是那個披著真鶴皮囊的偽物。
真正的真鶴被他們藏起來了!必須殺死這個冒牌貨,他們才會將真正的真鶴還給我們!
真正的真鶴……真正的真鶴……他們究竟將真正的真鶴藏去哪里了?
沒有人比我再清楚不過真正的真鶴是怎樣的了。我從她剛剛出道開始就一直注視著她,看著從稚嫩的花蕾,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薔薇,我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她綻放的過程!當她在街頭開辦第一場個人演唱會的時候,我就是她的粉絲了,我時刻關注她的動態(tài),組織后援會為她集資。我守護著她,看著她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偶像,變成一個足以在國立體育館舉辦演唱會的巨星,三年來,我為她奉獻了自己的所有!
只要是她代言的產品,我就瘋狂地購買,只要是以她名義開辦的線下活動,我就會積極參與,就連她支持的法案,我也動員周圍的人一同投票推動,包括那個見鬼的《特別財政法案》。
我付出那么多,只因為真鶴是特別的,她跟那些虛擬偶像是不一樣的。那些虛假的騙子,不過是廠商為了從我們錢包里摳出最后一分錢創(chuàng)造的水中幻影罷了,那些奉承,那些回應,那些只要花了錢就能買回來的人格補丁,全部都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假象……唯有真鶴是真實的,真鶴是真正地愛著我們的。我還記得第一次握手會上她略帶靦腆的微笑,她小心翼翼注視著我的表情,第二次我去她演唱會時,她還記得我,她在舞臺上向我招手時的燦笑是我永遠的珍寶。
她給我們的愛是真實的!她是神派給我們的天使,在這個見鬼的世界里,她是唯一的光芒。
為了更接近我的光,我去自學了攝影,我想用我的鏡頭記錄下她的笑容……直到終于有一天,我終于擁有了和她面對面的資格,結果卻發(fā)現,站在我面前的是一個冒牌貨!
你們根本無法想象我發(fā)現這個事實時,內心的憤怒和絕望。
那是一次和平常一樣的拍攝活動,對……就是那組銷售量最高的懸浮汽車主題的寫真,你們都不知道我就是那組寫真的攝影師吧?我是飽含著愛意去拍她的照片的,每一張都灌入了我的靈魂,那些仿生人拍下的照片當然無法和我媲美!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我根本不在乎是否有人認識我,我只是想讓所有人見證真鶴的美麗而已……不僅僅如此,我想拍下真鶴的一切,沒有這些俗世衣物遮擋住的她,所以我偷偷在更衣室內安裝了針眼攝像頭……別那樣看著我,跟你們骯臟的欲望和覬覦不一樣,我只是想記錄下最原本、最純粹的她!
你們猜猜我錄下了什么?
你們看,這就是我拍下的東西,她后腰上的這道縫隙,這是個接口……別以為我不知道這是什么,別想糊弄過去!政府為了促進那該死的生育率,不許我們墮胎,不許安全套和避孕藥的販賣,甚至不許進口非貿易清單上的仿生人。
但是我知道這是什么。
取出貯存體液的開口。
這個不知何時頂替了真鶴的冒牌貨,是一個性愛用仿生人?!?/p>
性愛用仿生人?性愛用仿生人!他們怎么用那樣骯臟的東西代替真鶴!一旦想到它取代了真鶴的位置,站在真鶴本該站在的聚光燈下,我就無法忍受。那些喝彩、那些鮮花、那些掌聲……被一個骯臟下賤的東西奪走了!它玷污了真鶴的光輝!
那群愚蠢的觀眾,他們怎么會沒有發(fā)現?站在舞臺上的是一個冒牌貨……我可憐的真鶴啊……我可憐的真鶴!我無法饒恕任何讓那雙純真的雙目濡濕,任何讓那副柔軟嗓音發(fā)出悲鳴,任何讓那具干凈的身體受到玷污的存在。柔軟無力的她,一定被關押在了某個地方,她一定在害怕,一定在顫抖,一定在向我求助。我必須向所有人傳達她的求救聲,只要解決掉那個冒牌貨,他們就不得不將真正的真鶴還給我們了。
我知道我不能在網絡上公布我所知道的真相。能將真正的真鶴藏在我們觸碰不到的地方,這背后一定有更大的勢力在作祟,視聽監(jiān)管系統跟天眼一樣掛在每個人的頭頂,也許我還沒將信息上傳,警察就已經敲開了我的家門。
所以我必須挑個最恰當的時機向所有人揭露這場騙局,我潛心埋伏,暗地里準備好了一切,只為了這個時刻。
沒錯,我決定殺死那個冒牌貨。是的,我在它最萬眾矚目時親手射殺它……哈?你問我是否有過動搖?怎么可能會有?不過是從鏡頭換成槍口罷了,從瞄準鏡里看見那個該死的冒牌貨頂替真鶴接受所有人的歡呼時,我只覺得怒火中燒,扣下扳機并不比按下快門要艱難多少。
我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我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真鶴會感謝我的,她還在等待我,等待我們去將她從黑暗中帶回聚光燈下……完美無瑕的她,必須保持著永遠的完美無瑕。
不……你們不能制裁我,我沒有傷害任何人,我只是毀壞了一個商品。一個性愛用仿生人在世面的價格不過三萬元,撐死不過是一個“故意損害財物罪”,你們最多只能拘禁我?guī)滋?,在我賠款之后就得好聲好氣將我送出警局……你們別當我是傻子,你們不能判我刑事責任。
你們休想封鎖真相,休想掩蓋事實,所有人都見證了那一幕,一定會有人從中發(fā)現異樣!
一旦處決了我,法律就成為了笑話!
2. 工程師的告白
真鶴死了。
她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殺死的。
舞臺上的真鶴是所有人目光的焦點。她的臉上洋溢著明媚的笑容,歌聲清澈嘹亮,猶如自由的飛鳥,飛入聽者的胸腔內,搔動著人們心臟深處的那根琴弦。
人們常說那是神賜的歌喉,能夠喚醒內心中最純粹的感情……我承認這樣的說法,她的聲音,一直都是我的救贖。
而今天,飛鳥的羽翼尚未展翅,就被徹底折斷了。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為了慶祝這名國民偶像的出道三周年紀念日,國立體育館早早被改造成了盛大的舞臺。這個可以容納將近十萬人的地上巨巢,迎來了數十年來空前的人流。門票被炒到天價,這讓我無緣和她再見一面。
沒錯,再見一面。
真鶴曾經是我的女孩,我一手創(chuàng)造的女孩。
我曾經是一個在國有企業(yè)里上班的工程師,然而在這個技術被強國壟斷的世界,我們國家企業(yè)自主開發(fā)的能力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遏制。在依賴于政府撥款的國有企業(yè)倒閉后,我變成了一個無業(yè)游民,依靠著福利和補貼勉強度日。
期間的人生經歷實在沒什么好說的,跟眾多普通人一樣,我沒有朋友,沒有愛人,只是維持著自己的生存,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就是這樣的我,五年前在黑市上遇見了真鶴。
她當時蜷縮在漆黑的貨架里,身上滿是油漆,我卻一眼便看見了她。我被她深深吸引,她的肌膚,溫暖的,柔軟的,連每一個毛孔都還原得如常人無異,那纖細而白皙的脖頸下甚至可以看見青色的人造血管,能細致到這份上的仿生人,我還是頭一回見到。
我當時驚奇地向店長詢問如此栩栩如生的仿生人究竟是什么型號,他沒有說話,只是將真鶴的裙子撩起,將滿是創(chuàng)口、骯臟不堪的下體暴露在我眼前。
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從前對仿生人的認識完全被顛倒了?! ?/p>
原來還有這種用途的仿生人啊。
抱著獵奇的心態(tài),我花光了自己身上的錢,將她抱回了家。
真鶴是個殘次品,我花了一年的時間,通過各種手段,才將她慢慢修復成型。
在這個社會里,仿生人是政府的公有財產,它們能被投入到各個行業(yè)中,卻不允許被個人擁有和私自改造。而幸運的是,由于是走私品,真鶴是一臺獨立于視聽監(jiān)管之外,沒有登錄在案的仿生人。
我沒敢觸碰她的核心程序,只要試圖打開那份文件,自毀系統就會被啟動,這是仿生人的開發(fā)國為了保護核心技術設置的枷鎖,但是只是基于核心程序上的二次編寫,是沒有問題的。
我想象中的戀人該是怎樣的呢?
她應該是一個溫柔體貼、聽話乖巧,跟陽光一樣燦爛溫暖的女孩。還要有一點點小脾氣,會因為我不理睬她而沮喪,會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來引起我的注意力,還要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樣才會更加真實。
我一點點地給她增加數據,慢慢地將她的“人格”完善起來。
逐漸地,她從一個只會對我機械微笑的仿生人,變成了一個會在我回家時撲進我懷里撒嬌,抱怨我怎么那么晚才回來的女孩。
我擁抱著真鶴,心中滿是甜蜜和愛意,要是我真的擁有一個戀人,大概就是真鶴這樣了吧?
我其實跟那些沉溺于虛擬愛人的家伙沒有什么兩樣,誰不明白這是在自欺欺人呢?只是實在是太寂寞了,寂寞到無法忍耐。
在這個世間,所有人都像是將自身束縛于堡壘之中,不愿意去觸碰別人,也不愿意被人觸碰。人實在是太復雜了,復雜到自己都無法認清楚自己的真實面目,比起承擔受到傷害的風險,龜縮于繭中是最保險安全的做法。
真鶴不會抗拒我的觸碰,也不會傷害我,她是我的救贖,她是我的神明。
她只會安靜地傾聽我的祈愿,回應我的欲望,這樣就足夠了。
第二年,我抹去了真鶴脖子上的特屬于仿生人的條紋編碼,開始將她帶出家門,帶著她去見見這個冰冷的世界,偶爾在街上遇上一兩個真正的人類,他們都會向我投以羨慕的目光,這極大地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有一天,經過廣場的時候,真鶴拉了拉我的衣角,問我能不能讓她在這個地方唱一會歌。
這點出乎意料的“自主的意愿”其實是我提早編寫好的隨機參數,卻時不時令我感到驚喜,乃至無比沉迷。
我欣然應允,得到了許可指令的真鶴便放聲歌唱起來,那聲音和音律是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愛意構筑成型的,是我能想象的,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喉。
我閉嘴眼睛享受我的女孩為我?guī)淼臉非?,卻沒想到不知不覺之間,越來越多的人駐步傾聽,包括那個改變了我和她的命運的人。
后續(xù)的事情一直是我不愿意回想的記憶,我在這三年間無數次后悔自己當時為什么要答應那個商人的交易,將真鶴交到了他的手上。
我只記得最后她離開前,滿是眷戀地向我回望時的目光。
我溫柔地朝她招了招手,朝她說出了最后一個指令,她便如同一只乖巧的小鹿一樣,垂著頭,被人牽離。
從此之后,她就不再是我的女孩了。
我心臟感受到了一陣抽痛,這是必然的,因為她的一舉一動,都是我按照自己的喜好設定的。
她理所當然地愛著我,因為她就是我,她對我的愛意,就是我對我自己的那份愛意。
而這份愛意將不再屬于我,將屬于更多的人。
我看著她的新主人,將她以華服和彩燈包裝,轉眼間,她變成了我陌生的模樣,那個曾經依偎在我懷里的女孩,變成了一個名聲響徹整個國家的偶像。
這是當然的,因為她是我所能想象的,世界上最好的女孩。
而今天,我的女孩死了。
琉璃色的聚光燈下,美麗的櫻花被一發(fā)大口徑子彈擊中了花蕊,那迸濺開來的人造血肉夾雜著零件如同漫天飛舞的花瓣一樣從真鶴身后綻開。畫面的最后一幕定格在了這美麗和猙獰并存的一幕,而后一黑,轉播被徹底掐斷。
我將她最后的容顏鐫刻進了眼中,心中莫名有些釋然。
謊言遲早有破碎的一天,能如八重櫻一樣在怒放時凋零,未必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再見了,我最愛的女孩,我最愛的自己。
3. 制作人的陳詞
經濟越萎靡,社會越不景氣的時候,娛樂業(yè)就會變得愈加的繁榮。
這是一條幾乎成為公理的定理。
這是個娛樂至死的時代,現實生活得不到滿足,便去虛擬世界尋找吧。
三戰(zhàn)結束后,高樓鱗次櫛比,卻無一家燈火,每天都有大量的糧食被銷毀,卻有人還在為溫飽問題操心。生活苦不堪言,國民不相信他們的政府,也不相信他們的國家,更不相信所謂的未來。
于是,扎根于人們的痛苦之上,一朵迷人的罌粟綻放了。
那就是娛樂。
你知道什么是“偶像”么?偶像,據說最先開始的意思是那些被人崇拜,進而供奉在神壇上的泥像。后來人也可以當“偶像”了,畢竟崇拜虛幻之物實在太過縹緲,若是將之化為近在咫尺的實體,就能將其它不能言說欲望也一并加注在它們身上了。
性幻想的對象,理想中的自己、盲目崇拜的精神寄托……對于人而言,偶像是便利的工具。
戀人需要花時間、精力、金錢去維持關系,而偶像不需要,她們純白無垢、完美無瑕,笑容和活力如陽光一樣傾撒在所有人身上。高嶺之花的魅力之處在于她屬于每一個人,卻又不屬于每一個人。
跟神一樣。
這樣說來的話,經紀公司不就是創(chuàng)造神的地方么?那作為制作人的我,往傲慢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是創(chuàng)造神的人了吧?
可人不是神,終究無法擺脫自己的劣根性,簡單的花邊丑聞就能毀掉一個經營了許久的神話。人對現實太過失望,對于神的容忍度也變得異常之低,純白的畫布上出現的任何污點都會讓人為之崩潰。
視聽監(jiān)管系統讓人的隱私幾乎無處可藏,一點細微的瑕疵也能變成滔天的腌臜,就連握手會上一點疲倦和不耐也會被大做文章。我不怪手底下的藝人,讓人摒棄自己的人性本來就是不可能的。
隨著時間的流轉,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沖擊也讓娛樂業(yè)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基于人工智能上構筑的虛擬偶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這是比真人偶像還要便利并且“安全”的工具,程序是不會背叛人的,沒有任何比將愛意、憧憬、崇敬、欲念寄存在它們身上更保險的事情了,它們不會私生活混亂,也不會表里人設不一,它們是虛幻的真實。
我的經紀公司也逐漸要被時代淘汰了。
就是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我遇見了真鶴。
那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失意我獨自漫步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打算隨便找家快餐店填飽肚子。
快餐廳里的服務員是仿生人,廚師也是仿生人,到處都是仿生人,它們占據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代替人們維持著城市的正常運轉。
一想到它們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產物,我就忍不住心生厭倦,草草地解決了溫飽問題,離開了餐廳。
然后我聽見了歌聲,悠遠嘹亮,能夠飛到云端之上的歌聲。我循聲過去,發(fā)現在一個不大的廣場上,擠滿了人。
不是仿生人,是真正的人。
我已經多久沒有見到這么多的人了?
我從外圍擠到中心,在撥開了最后一圈人群后,我看到了一個沐浴在陽光之下的希望。
那就是真鶴。
希望很快就被現實粉碎了。
真鶴是一個性愛用仿生人。
由于本州國的法律條令,仿生人不被允許私人擁有,因此性愛用仿生人并不在進口清單中。我不知道它的主人到底是從哪里搞來它的,也不知道它的主人到底對它做了什么,它比我見過的任何仿生人都要更接近于人類,當然,也僅僅只是接近而已,它本質仍然跟那些掠奪了我財富的人工智能沒有兩樣。
但是看著真鶴依偎在它主人身上,臉上滿是眷戀和愛慕的模樣,我想到了一個絕佳的主意。
誠然,人工智能是不會背叛自己的,但是人們又打從心底地渴望真實,渴望來自同類的回應,這是人類扎根于天性中的生物本能。
可真實本就瞬息萬變,人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渴望的真實,是否就是真正的真實。就算是虛偽的東西又如何?只要將它用真實包裝就好了。
真鶴的主人是一個白癡,稍加花言巧語和金錢誘惑,就將他騙得團團轉,主動將真鶴的所有權交給了我。
于是我打著絕對完美無瑕的招牌,將真鶴推進了市場中。
它也沒有辜負我的期待,一個按照指令行動的仿生人也不會有機會辜負我的期待。它臉上永遠帶著微笑,就算一個肥得跟豬一樣的中年男人喘著粗氣跟它握手,它也絕不會有半分不耐和厭惡。
一開始我只是想再撈最后一筆錢就立刻抽身,畢竟謊言是無法長久維持的,遲早會有人會發(fā)現真鶴的真相。
我沒想到,這個謊言卻變成了一個奇跡。
其中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太多,轉眼之間,真鶴就變成商業(yè)上的奇跡,社會上的奇跡……乃至政治上的奇跡。
工黨議員的拜訪是出乎我意料的事情,當他將關于真鶴的資料攤開在我面前對峙時,我以為他是要揭開這個謊言。
結果他搖頭,微笑著告訴我,他們愿意幫我維持這個奇跡。
其中的邏輯不難理解,在這個黨派競選的海報被人踩在污水之中,演唱會的門票卻遭到所有人的哄搶的時代,一個國家領導的發(fā)言受到的關注度甚至不如真鶴的十分之一。
人們懶得參與政治,懶得響應號召,懶得參與這個國家的未來,娛樂卻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避無可避。
我看見了議員眼底的野心,除了答應之外別無他選。
工黨如約在視聽媒體上幫我抹去了一切暴露真鶴是仿生人的可能性,我也遵循他們的指示,利用真鶴來暗地里推崇工黨的決議。
國立體育館,原本是為了真鶴三周年出道紀念日所準備的最盛大的舞臺,在這場演唱會結束后,它將會再度號召國民為工黨推行的《新財政法案》投票。
結果這個舞臺成為了奇跡的墳場。
當真鶴在舞臺上被射殺的那一刻,我們迅速掐斷了轉播,封鎖了案發(fā)現場,犯人幾乎是立刻就落入了法網。
他是曾經為真鶴拍過寫真的攝影師,無意中發(fā)現了真鶴的真實身份,覺得自己的情感受到了欺騙,所以做出了那樣瘋狂的舉動。
我期待著工黨這次能夠再度發(fā)揮作用,掩蓋真相。
真鶴的死不是大事,本來按照我的計劃,它也不會活過五年。“死亡”可以給它鍍上最后一層神化的色彩,如在數十萬光年外死去的恒星一般,余暉仍然會繼續(xù)安靜地照耀著這個社會以及我的商業(yè)帝國很久很久……至于它的感受?你們沐浴陽光時,難道會去詢問太陽的意見么?
只要封上攝影師的口就夠了,我相信工黨會替我讓他永遠安靜下去。
然而不知道為什么,仍然有人從中發(fā)現了端倪,真鶴是仿生人的事實被公諸于世。
有一部分人擠在公司下方,怒罵我是個騙子,哭訴我怎么拿一個下賤骯臟的東西來欺騙他們純粹的感情。還有一部分人,堅定不移地相信真鶴是真正的人類,拒絕傾聽真相。更有甚者,認為真鶴是獲得了人類知性的仿生人,認為真鶴也應該得到“人權”,集體簽名向政府請愿判處犯人死刑。
真鶴的死如木桶里的葡萄一樣迅速發(fā)酵,濃郁而令人窒息的芳香讓所有人都迷醉了,他們各說各話,是不是為了真鶴早已不重要。
我很疲倦。
是真的還是假的真的那么重要么?
只要讓假的東西,比真的東西更加絢爛,那不就夠了嗎?
4. 工黨議員的自白
這真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結局。
無論是對于工黨而言,還是對于維新黨而言,這確確實實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結局。
《特別財政法案》將會因為真鶴的死受到沖擊,這是誰也不愿意看到結果。工黨在A國和內部黨派之間周旋了接近了一年,經過無數次反復才得以在縫隙之間出臺的這項政策,極有可能在這次事件下夭折。
我俯瞰著法院前擁擠的人群,為這個國家的未來嘆了口氣。
十八世紀中葉以來,人類的歷史上一共發(fā)生了四次工業(yè)革命,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將世界帶向了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讓電力與石油成為了重工業(yè)的主宰,第三次工業(yè)革命使用信息技術實現了全球一體化。
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或稱之為科技革命,建立在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基礎上,著力于開發(f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致力于利用它們高效的處理能力和計算能力,廣泛地應用于軍事和民間的各個領域,解放人類的雙手,大幅度提高社會的生產力。
所有人都知道,誰先完成第四次工業(yè)革命,誰就能在世界的格局上占領至高地。
這場競賽的進程在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迅速催化,而我們的國家輸得一敗涂地。
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以A國率先完成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畫上了句號,后續(xù)影響卻如同輻射一樣久久沒有消散。戰(zhàn)爭時期造成的物資短缺和物價高速上漲,直接導致了后續(xù)的通貨膨脹,而失敗的貨幣和經濟政策并沒有有效地遏制膨脹,經濟泡沫和大蕭條尾隨而來。
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空前地嚴重起來,別說經濟和生產力,如今的我們就連基本的社會運轉都無法保持。
這個時候,A國國會通過了《對本州國援助計劃》,計劃為本州國提供貸款幫助,然而貸款只能被用于仿生人的生產制造,以及生活必需品的生產。該計劃的目的是,通過仿生人的積極作用幫助本州國走出戰(zhàn)爭帶來的陰霾。
仿生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之一,它的出現雖然并非當時左右戰(zhàn)局的主要因素,卻成為了如今影響本州國發(fā)展最主要的障礙之一。
仿生人是擁有實體的人工智能,曾經的人工智能是在深度學習算法下,以較高的正確率識別語言和圖像,理解語言邏輯的機械而已。A國超然于我們的地方,在于他們能夠讓程序理解抽象并且難以描述的東西,比如感覺和情感,并且用參數來記錄它們,準確地給予反饋,更切實地滿足人類的需求,無論是實用意義上,還是情感意義上。
在生存都無法保證的前提下,它卻給予了我們最不必要的情感慰藉,所有人都吃這一套。
人的情感和哲理討論并不是我的本職,所以我也不過多贅述了。
關鍵在于,《對本州國援助計劃》雖然向本州國提供直接的物質幫助,卻禁止了對本州以任何形式的有關仿生人以及人工智能上的技術轉讓,它表面上是援助的法案,實際上是控制整個本州國,從經濟上控制,從生活上的所有細節(jié)上控制。
仿生人只能從海外進口,而為了保持社會的運轉,我們不得不向A國大量借貸來購買他們所生產的仿生人,惡性循環(huán)下來的結局就是,我們徹底成為了A國的附庸。
仿生人也好,人工智能也好,它們都是一種溫和的殖民方式,他們在不知不覺之間滲透了我們生活的每一處角落,就連名義上是本州國政府控制的視聽監(jiān)管系統,實質上是A國放在我們國家頭頂的上帝之眼。
我們并不甘心,希望改變現狀,但是太難了。
在這個凝聚力如同一盤散沙的國家,人民并不配合我們的想法,只顧著渾渾噩噩地過著每一日,每天沉溺于虛假的幻象中得過且過
發(fā)現真鶴純屬一個偶然,當看見人們愿意為了一個人造的夢想瘋狂時,我一邊覺得這個國家真是無可救藥,一邊覺得自己看到了一絲曙光。
一開始只是試著看看能否利用它來達成工黨的政治目的,沒想到效果是如此的顯著,人民不愿意花五分鐘來聽政客們的治國綱領,卻欣然浪費大把的光陰在這些戲子唱唱跳跳上。
維新黨對我們的做法嗤之以鼻,那個跟恐怖分子一樣的黨派,每天都在用激烈的手段制造事端,只會嘲笑我們是被A國圈養(yǎng)的看門狗,根本不考慮執(zhí)政中的工黨為了保持本州國和A國之間的平衡花費了多少力氣。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個循環(huán)漸進的過程,《特別財政法案》將會是工黨的第一次邁步。
——增強政府資金對有助于人們現實生活的補貼,并且削減取消部分虛擬網絡公司的補助,對仿生人相關產業(yè)增加關稅。
這個法案要是由領導人開口,估計行政大樓底下將會迎來沒日沒夜的抗議,但是由真鶴開口,就不一樣了。
結果真鶴死了,愿景又被掐死在了搖籃之中。
沒有關系,只要控制住事態(tài),一切還有挽回的余地……我立刻拜訪了檢察院,希望他們能將這件事情用對所有人都期待的結局畫上句號,可不知道為什么,真相還是敗露了。
工黨的公信力再度遭受到了打擊,后面的事態(tài)越發(fā)地不可控制起來,荒謬的事情爭相發(fā)生。
今天是對犯人開庭審判的日子。按照法律,那名攝影師當然無法得到裁決,無論如何,真鶴真正的身份不過是一個三萬元一臺的量產機器罷了,只要進行相應的賠付,他就能被釋放了。
不過這并不重要。
我站高樓頂層,俯瞰著在法院前集結的人們,他們高舉的牌子、憤怒的嘶吼、呼之欲出的殺意……一切都在預示著結局。
法律不能處決他,但是人可以,他是無法邁出這條街道的。
以這樣的鬧劇結尾真是太令人遺憾了。
可憐的機器,它會怨恨自己燃盡所有的光輝,照耀的就是這樣國度么?
我拉起了窗簾,坐回了辦公椅上。
不過對于檢察院而言,這應該是一件喜事,畢竟仲裁人殺人的事件可要簡單多了。
5. 檢察官的視角
真鶴之死的案件已經告一段落了,然而后續(xù)的問題仍然讓整個檢察廳焦頭爛額,我每日疲于奔波于各處,難得有休閑的時間,這幅已經半條腿踏入棺材的老骨頭,幾乎散了架。
一開始,我聽完他們解釋,只覺得這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糾紛事件,甚至不需要進行任何法庭審判,按照一般法規(guī)直接進行民事賠償足以。
直到我知道了真鶴的特殊身份。
那一刻,我便明白了這件事情的本質。那名攝影師殺死的其實并非是一個仿生人,也不是一名國民偶像,他殺死的是人們心中的信仰和情感寄托。
引起這樣的暴動是理所當然的。
若是將犯人處以死刑,就可以平復他們的民怨了。關鍵在于,真鶴并非人類,這讓整個案件變得錯綜復雜起來。
無論選擇哪一條路,檢察院都要承擔極大的壓力。
審案中間需要周旋的勢力太多了,已經半退休的我,又被他們重新請回了廳內。
調查如火如荼地展開。我審訊過身為犯人的攝影師,也和真鶴公司的制作人見過面,在他的介紹下,我和真鶴最初的主人進行了談話,最后回到檢察院時,我迎來了一個意想之中的客人。
——來自工黨的議員。
他半是懇求半是威脅地希望我不要將真相公諸于眾,可他忽略了一件事情,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年輕人就是這樣,總是覺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沒有發(fā)現自己也在別人的鼓掌之間。
那名攝影師雖然開頭時講話跟個瘋子一般顛三倒四,關鍵部分邏輯卻意外得相當清晰。我心有疑慮,經過詳密的調查后,我發(fā)現他在去年開始,曾跟維新黨的人有過接觸。
因此,這是一個不可能隱瞞的秘密。果不其然,接下來便有人爆出了真鶴死亡時的錄像,人們立刻便從細枝末節(jié)中,或者準確來說,在刻意引導之中發(fā)現了真相。
連視聽監(jiān)管系統都能瞞過,除了是維新黨的人在背后作祟,別無他想。
維新黨和工黨是兩個非常微妙的黨派,他們的目標本質上是一致的,達成目標的手段卻南轅北轍。
所以后來發(fā)生的一切都沒有讓我驚訝了。事情敗露, 政府只好宣判攝影師進行賠款,而制作公司,反而要背負上走私的重罪。
即便如此,那名攝影師,也沒能見到次日的太陽。
警方好不容易才從暴動的民眾中將攝影師的尸體奪回,而我看著那具已經不成人形的尸體時,久久說不出話來。
從一開始,劇本就被寫好了。無論是真鶴的死,亦或是攝影師的死,有更深厚的力量在背后主導著整個事件的發(fā)酵。
選在那樣盛事上殺死真鶴必然會暴露她的真實身份,這樣的話,工黨所推崇的《新財政法案》會遭受到部分人的抨擊和抵制,但是事件沉淀下來后,一定會有另一部分忠貞不渝信仰著她的光輝的人會形成團體,為她的逝去奏響挽歌,繼續(xù)將她的“意志”貫徹下去。
但是如果攝影師的死是最初的那道音符呢?
那么挽歌就會變成戰(zhàn)歌。
他的死亡會制造輿論上的另一輪軒然大波,反仿生人浪潮是可以預見的。嚴重一點,這個事件也許會造成兩個社會群體的對立的導火索,人們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人和仿生人之間的關……不對,人們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了。
再延伸下去,背后牽扯的東西太多,我只是一個早該退休的檢察官,沒有興趣參與其中,即便參與了,我也無法撼動任何事情。
況且,這個社會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熱鬧過了,這也許會成為一個打破壁壘的契機。
已經活了超過半個世紀的我,什么荒誕的事情都經歷過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也好,本州國成為他國的附庸也好,人口銳減到需要依賴仿生人來維持社會運轉和生產力也好……我已經對荒謬的事情見怪不怪了,將一個沒有生命的物品奉為神明,并且為之殘害自己的同胞這種事情,雖然不能理解,也沒有出乎情理之中。
因為我也清楚一件事情,人只是將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稱之為荒誕而已。沒有關系,無法理解就隨波逐流吧,只要跟隨著風的步伐,沒有什么山峰是無法越過的。
抱著這樣愚蠢的智慧存活下來的我,親眼見證著這個曾經熱鬧喧囂、人滿為患的都市變成了一個如今這個街上難得見到一個人類的鬼城。
和我一個時代的人,不是死于三戰(zhàn),就是因為病得動不了身子自行選擇安樂死了,只有我還在茍延殘喘。
所有人都錯了,但錯不在任何人身上,我們只是沒有找到新的出路而已,所以就一直扭曲下去了。
我住在城市的老城區(qū)里,不是不愿意搬離這個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和瓦礫的地方,而是因為這個地方保留了上個世紀的記憶,包括一個在我的時代曾經香火鼎盛的神社。
偶爾,我在經過那座現在破敗不堪的神社時,會忍不住駐足回望著被供奉在高閣之中的神像,思考這件事件究竟為何會演變成如今這個模樣。
曾經的人,到底是為了什么供奉神的呢?
我馬上就在心中給予了這個問題回答。
神本是無形之物,正因無形,所以無法掌控。為了掌控無形之神,人賜予神名字,用言語禁錮神,為神建造土偶泥像,將神困于實體之中,替神編造歷史,將神框定在自己概念中。于是無形之神不再萬能,它被人用概念束縛于有形之中。
只是一面鏡子罷了。
猛然間,我想起了那名叫做真鶴的小姑娘,她又是怎么想的呢?
替神社進行日常維護的也是一位仿生人,他穿著神官服,拿著掃帚,正在為石板路清理著落葉殘枝,若不是脖子上紋有條紋編碼,幾乎和真人無異。
為什么他們要將它們制造得那么接近真人呢?為什么明明有更便利的方式完成“清掃”這個任務,卻非得繞個大圈,特地花費大量的技術和財力來制造這種類人型的雙腿直立機械,用這樣低效率的方式達成目的?
我一邊想著,一邊將錢幣擲入奉納箱中。
然后,我聽見硬幣在木箱內的旋轉時發(fā)出的聲音,思緒也仿佛隨著那道嗡鳴渙散起來。
恍惚之間,我不禁開口問了它一個問題:“——”
它好像是沒有聽見我的話,亦或是數據庫里根本沒有應對這樣話語的回答,只是朝我微笑,標準的弧度,讓人舒適的弧度。
然而那個笑容,無喜無悲,跟被供奉在神龕中的泥像是那么神似。
木箱內的硬幣終于落定,清脆的聲音讓我的思緒回到了身體之中,我頓時反應過來自己剛才的問題是何等的滑稽可笑,于是毫無留念地轉身離開。
也是,信仰也好、供奉也好,利用也好。
人類終究只是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斗爭罷了。
誰會在意“神”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完)

編者按
一位偶像明星被刺殺身亡,隨著案件的調查推進,一層又一層的“真相”浮出水面。本文從多個案件相關人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各自對這一事件的理解。盡管身處同一世界,不同的身份立場,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觀點。當所有人的自白匯集在一起時,我們能夠得到這個世界里時代的全貌嗎?
——宇鐳

上海果閱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已獲得本篇權利人的授權(獨家授權/一般授權),可通過旗下媒體發(fā)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眾號、“不存在新聞”微博賬號,以及“未來局科幻辦”微博賬號等
責編 宇鐳??
題圖 《未麻的部屋》截圖
添加未來局接待員為好友(FAA-647),留言“不存在科幻”,即可進入小說討論群,和我們一起聊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