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
什么是所有制?在上古時代,人類社會是沒有所有制的概念的,那時候,渴了就去溪邊捧一把水,餓了就去抓一只烏龜扔溫泉里面煮熟,狩獵的食物也大多是放在一塊地方,大家想吃就去吃。 這種日子過了很久很久,或者說人類社會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都是這樣過的,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類在地球上的規(guī)模已經(jīng)逐漸變得越來越大了,不同的群體之間不再是偶爾接觸,接觸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頻繁了。 在這個情況下,為了保證自己所需要的資源能夠?yàn)樽约核茫皇潜黄渌孔迨褂酶蓛?。漸漸的,有了資源的劃分就在暴力與默契之下形成了。這就是最初的所有制,既人與人的約定將世界分裂,讓人與物相互之間捆綁在一起,不再如以前一樣物自然而然的在那,人自然而然的用它。一切都不再自然。 不過這時候還是部族公有制,部族內(nèi)部依舊是公有的,只是部族之間劃分了所有制。而此時所有制的劃分也不是很明確,是比較模糊的,很多時候部族之間也會進(jìn)行較為頻繁的一定程度資源共享。 而資源的爭奪也不會那樣的強(qiáng)烈與徹底,很多時候真的只是在爭奪資源,因?yàn)檫@時候?qū)Y源的占有的意義并不是很大。 但隨著社會的擴(kuò)張,社會逐漸的取代了部族該有的功能,部族逐漸解體。同時剩余勞動的出現(xiàn),各種方式的剝削開始出現(xiàn)。 此時占有資源的價值無限膨脹了起來,而原始的公有制也隨著部族的消失而瓦解,各種各樣的瓜分這個世界,各種各樣占有資源的約定被提出,這個本來完整的世界被劃的四分五裂,七零八落。人也與物徹底綁定了起來,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離。 因此所謂的公有制并不真正的是一種所有制,所有的所有制本質(zhì)上都是人與人對世界的一種瓜分協(xié)議,或用暴力,或用和平,總之都是一種瓜分世界的方式。 而公有制是所有人放棄對世界的瓜分,人與人不再進(jìn)行瓜分的約定,人與物的糾纏解除,人與物再次和解。物自然而然的在那,人自然而然的去使用。 而任何做不到這一點(diǎn)的,都其實(shí)都是一定程度上的私有制,是一種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