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上憶吹簫(十七)

ooc預警
私設預警
圈地自萌請勿上升蒸煮
本文未授權轉(zhuǎn)載
——————————
日子一轉(zhuǎn)眼就到了年節(jié)下,原本應該大辦的年節(jié)卻被已經(jīng)準備大半年的宮妃大選沖了,壽安宮里的太后大娘娘心里雖然想接自己的親生兒子回京過年節(jié),可是宮里全都忙著皇上選妃之事,并無人將年節(jié)放在心上,于是太后也只能作罷。
年節(jié)的餃子吃得楊九郎肚撐,轉(zhuǎn)臉就去和青梅她們學怎么摸骨牌了,賺的盆滿缽滿以后送到御膳司讓他們給做了一桌點心,叫上三個小內(nèi)官,主仆幾個人過的還算不錯。
而旁邊問月軒的毓美人就沒那么舒服了。她可沒有皇上私下里偷偷接濟的銀子,再加上自從晉封就沒侍寢,時間長了宮里人也看出來,皇上也沒那么上心問月軒,于是玉裁的日子漸漸艱難起來。
“良人,今日天氣好,要不咱們?nèi)ズ蠡▓@子里蕩秋千吧?”
冬日里的花園光禿禿的,自然沒什么可看的景色,只是青梅發(fā)現(xiàn)今天是宮妃大選的最后一日,再過一個時辰,各家被選入宮的姑娘們都要進宮了。她怕楊九郎聽見了心里難受,這才張羅著去花園里玩。
“院子里光禿禿的不好看,咱們偷偷去議政殿看美人兒吧?”
議政殿哪兒有什么美人,晉封的女子從偏門入直接進分配給各自的宮殿,根本不會路過議政殿或是稍作停留,但楊九郎并非是從世家大族里晉選上來的宮妃,所以他并不懂其中流程。說著話就要披衣往外走,青梅不敢耽擱,連忙跟了上去,結果剛出鳳凰臺的宮門,就迎面撞上了逛園子的玉裁。
先前幾個月,楊九郎還因為玉裁禁了足,可是這幾個月過去了,兩個人誰活得更自在甭說旁人一目了然,就連玉裁自己都能看出來了。
越是如此,玉裁越咽不下這口氣。自己未必比得過他,但是眼瞅著后宮就熱鬧起來,到時候自然有看他不順眼的人,替自己動手。于是玉裁便暫且按捺住了自己,此時見到楊九郎興沖沖的出門,也只是冷冷諷刺兩句。
“喲,這是往哪兒去?。俊庇癫冒咽峙磷油耙凰?,將楊九郎攔在了宮門口的臺階上,后者很是不愿意見她,可是礙于品階在那兒不得不守規(guī)矩,于是也微微拱了拱手,算是行禮了,“前頭一茬一茬的嫩花,別把你給比下去了!”
楊九郎站在臺階上,心說各朝各代宮里的女子什么時候少過?也就仁宗的時候少過,就算皇上七老八十了,那芳齡十八的大姑娘還不是笑盈盈的貼過去?楊九郎心中鄙夷眼中更是鄙夷的瞥了一眼玉裁,或許是侍寢的次數(shù)多了,被皇上教會的招數(shù)多了,這葷話張口就能來兩句。
“后宮里的女子自然各有千秋,可是你以為嬤嬤教我的招數(shù),就比教你們的少嗎?”
說完,楊九郎還煞有其事的隱晦一笑,甩著袖子大步流星的出門去了,留下玉裁站在鳳凰臺門口,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紅一陣,想起要罵他的時候,楊九郎早就不見蹤影了。
鳳凰臺到議政殿也就幾步路的距離,楊九郎站在小角門門口,隔著門縫往外瞧,走過的女孩子一個個可真是好看,怪不得是世家大族出身的,舉止儀態(tài)都不是玉裁這種人能比得上的。
看得久了,楊九郎才意識到這些人恐怕品階也不會低,畢竟三品官小姐入宮最低都是美人品階,更合計眼前這些呢。
果不其然,等到午膳前,入宮的名帖送到了各個宮里。楊九郎一邊剝橘子,一邊翻看著,果然比自己品階低的只有兩位,其余都是美人、榮華,甚至還有一入宮就封了婕妤位的。
“唉……”楊九郎冷不丁嘆了口氣,以后下跪行禮磕頭自己是少不了了。
“好端端的,良人怎么嘆上氣了?”
青竹領膳回來,拎著食盒不知他在看入宮的名帖,剛邁進屋門就聽見楊九郎在嘆氣,隨口問了一句。
“喏,給你瞧瞧?!?/p>
楊九郎抬了抬手,將食盒接過去,順便將名帖遞給了青竹,后者翻開一看,怪不得良人要嘆氣了。名帖上明晃晃列著幾行:
從二品內(nèi)閣學士之女慕氏,晉婕妤,賜居華清宮。
從二品內(nèi)閣學士之女陶氏,晉娙娥,賜居永寧宮。
正三品太常寺卿之女葉氏,晉榮華,賜居明光宮。
正三品大理寺卿之女曹氏,晉榮華,賜居永樂宮。
正三品詹事府詹事之妹蘇氏,晉榮華,賜居長秋宮。
正五品光祿寺少卿之女白氏,晉良人,賜居永樂宮偏殿。
從八品翰林院典薄之妹林氏,晉長使,賜居永寧宮偏殿。
正九品司書之女云氏,晉長使,賜居明光宮偏殿。
加上從三品太府寺少卿之女莊氏,也就是玉裁,宮里一共就十位宮妃了,更是突然多出了五位主位品階宮妃。雖然和先帝比起來不算多,但這才是頭一回大選,再過三年又是一次,誰還能管得了皇上選妃呢?
雖說都晉了品階,可是就連慕婕妤在內(nèi),皇上都沒有賜封號,這足夠玉裁高興一陣子的了。畢竟雖然她還是個美人,但有封號的美人和沒封號的榮華相比,也就低半格,照面連跪都不用跪,福福身做個樣子就完,不像楊九郎,一個小小的良人,見著誰都要行大禮。
“想來今晚侍寢輪不到我,能好好吃個飯了?!?/p>
楊九郎打開食盒,看到自己之前使銀子要來的肘花,突然就覺得沒那么香了,用筷子夾起來一片吃在嘴里,也覺得和之前的味道不同。
而坐在議政殿里的張云雷,看著內(nèi)官司寫好的名帖,嘴角帶笑。雖然入宮的這幾個人之中有不錯的,比如蘇氏和白氏。但張云雷也特地挑了幾個好惹是生非的,為的就是想看看日后楊九郎會如何應對,畢竟哪怕是位高如慕氏,住的也只是華清宮,不是皇后位的鳳凰臺。
而這后位,至今仍空懸著。
專欄頭圖來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