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1八代思域十萬改裝系列
叔侄倆共同編寫,其中有不少與up主車知嘛的討論 頭
有現(xiàn)成的例子就直接對比升級吧 廣東自媒體Rico的窮改FA1,據(jù)他自己說,在天馬最快有115的實力。 但是,,,,我列舉一些問題吧 0.5階的動力,凸輪軸,拋盤頭,彈弓鈦帽,花了一萬多才提高輪上10ps,不如直接一階特調來得多。
為了8000轉上高凸,又是原廠波箱齒比,又是245的17寸前胎,升個檔直接掉3000轉以上。極速倒是挺高的。
FA1底盤本來就穩(wěn),這改裝輸出又小,前245后225的V01R太過剩了,對加速時的阻力過于明顯,尾速高不了
磨片LSD沒什么問題,但是造成的傳動效率損失,對動力齒比都不夠的FA1雪上加霜
束角采用前負后正,橄欖型,有利于主動入彎。這種設定會加強前軸抓地力,降低后軸,但是,,,,也會加大驅動輪的阻力,馬力和扭矩太小了,本來抓地力就過剩了,對尾速再次雪上加霜。高速穩(wěn)定性也會有所犧牲
我和侄子一個是老掉牙,一個是賽道下的少,論駕駛技術肯定不如rico了,但是我曾經的專長是做改裝,這方面還是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的。 總之我并不建議一般車友這么改,rico是有自己的風格,他玩得轉,其余人不行。 動力必須優(yōu)先 大約4萬
FA1同級別是比較輕的,但是偷輕后一般有1050~1100kg。而且我的改裝針對街道為主,扭力平臺就要好。 僅僅1.8特調,就從輪上119提高到140,幅度18%,改裝基礎進排氣后達到里輪上147。標準來自mforce的dynapack,tcf前后統(tǒng)一1.15。 很多車友都不認識,但是玩馬自達的沒有人不知道,這是國內馬自達改裝的標桿品牌。 根據(jù)思銘原廠標稱140,得出改裝進排后飛輪約162.5ps的一階段。不得不說,這點sohc凸輪軸的低角度,10.1的壓縮比,這個表現(xiàn)簡直開掛。
本方案采取1.8高轉速設定 約195~200PS
日??梢约嫒?5號油,紅線可以做8300轉,整體配置可以適當減配,也能做到190到200匹,成本可以減少一萬多。 本設定特調需要外掛ECU,可以二手 例如AEM FIC二手配線 3800 特調 5200 重組 4000 ACL定制大小 1800 國產定制活塞11.5壓縮比加大81.5mm 5500 R18原廠連桿 (定制活塞可兼容) SKUNK2 集成轉421排氣歧管 4500 Skunk2 232度凸輪軸 4500 加強氣門彈簧鈦帽 3800 盤頭拋光 2400 來自GK5的碳纖維進氣肥腸 3000 定制進氣套件 2000 高流量三元+中尾段 5500+ 加大水箱+油冷套件 4500
小結
大幅度增加扭矩的421排氣歧管,skunk2經過特調凸輪軸也不損失扭矩,扭力輸出非常廣且暴力,直到8300紅線。 理論上,轉速紅線可以更高,但是小號的進氣肥腸,沒加大的節(jié)氣門,ARP2000的連桿螺絲,角度并不高的凸輪軸。拉出更高的轉速,并沒有任何作用。 傳動 預計2.2萬
二代飛度流用fa1 5檔套件省油是常見改法,波箱幾乎完全通用,反向流用也不是問題,密齒改裝性價比與原廠改裝套件的206有的一比 工時費預計 3000+ 運動機腳 1500 來自GK5的二手4.625尾牙 1500 來自二代飛度ge的拆車345密齒 2000 三檔綁定輪速計外掛 1000 定制的機械LSD 5800 快排 2000 一郎強化離合飛輪 5800 底盤 1.35萬
縱天的副車架杯士 1000 前hardrace強化襯套 1000 KYB黃筒套件 5800 前定制可調塔頂 2000 可調李子串獅特 590+590 獅特可調后上臂 1450 行走制動 1.5萬
我個人駕駛風格傾向于16寸205寬的AD09,我認為對于這個底盤,這個輸出動力來說完全夠用,小尺寸也能帶來更多的靈活性以及更密集的齒比,重量載荷也能最大化的壓榨出輪胎最佳工作區(qū)間。 躍嶺16寸7J輪轂 2800 AD09 205/55R16 3100 加華達墊片加寬一下輪距,15mm內,800 通風 200 后TRW盤皮+HEL鋼喉 1300 前邁拓MT3/4剎車 5500~6000,反正我覺得小的夠用的,看你們個人喜好 剩下一萬預算,國產EDDY筒椅支架安全帶,國產碳纖維機蓋,亞克力車窗什么的,基本也夠 總結
這少加一點油下來,整車重量大約是1040到1050公斤,也可以再少加一點油。配合澎湃的扭力平臺和充足的動力輸出,來自二三代飛度合體的密齒比,加上小尺寸輪胎,嘖嘖嘖嘖。 這種程度的改裝,國內大部分賽道日活動不帶紅頭玩的2.0組別,甚至1.8組別,技術相當?shù)那闆r下,應該很難輸。穩(wěn)健的車身和暴力的輸出,除了尺寸稍大,靈活性少一些,同價位基本沒有明顯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