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陷湯治療新冠后房顫加重案。一女79歲,主訴:心悸3年,加重伴胸悶、失眠、乏力3
升陷湯治療新冠后房顫加重案。一女79歲,主訴:心悸3年,加重伴胸悶、失眠、乏力3個月?;颊?年前出現(xiàn)心悸,診為房顫,目前口服利伐沙班片,其間房顫偶發(fā),3個月前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現(xiàn)心悸加重,房顫每周發(fā)作1~2次,每次持續(xù)十幾分鐘,伴胸悶、失眠、乏力、氣短,步行二三十米即氣喘,就診時由家人陪同坐輪椅進入診室。盜汗量大,每晚需更換衣物1次,晚上11點入睡,半夜2~3點醒,醒后難再入睡。自覺傍晚時分下肢皮膚略飽滿,尚無明顯浮腫。胃脘痞滿,大便每天1~2次,便黏。舌淡暗,苔膩胖大,脈虛大,左寸無力。既往史:高血壓10余年,平時血壓150~160/50~60mmHg。目前服用沙庫巴曲纈沙坦 每次50mg,每日2次,托拉塞米每次5mg,隔日1次,西尼地平每次10mg qd,每日1次。糖尿病史30年,目前空腹血糖7.1mmol/L,糖化血紅蛋白5.9%,具體用藥不詳。 西醫(yī)診斷:心律失常(房顫)、高血壓病、糖尿病。 中醫(yī)診斷:心悸、消渴(氣陷血瘀、氣陰兩虛)。 治法:益氣升陷,養(yǎng)陰復脈。 處方用升陷湯合三甲復脈湯加減:黃芪30g,知母15g,升麻10g,桔梗10g,柴胡10g,三棱10g,莪術10g,益母草30g,山茱萸15g,龜甲15g,煅牡蠣30g,鱉甲15g,炙甘草15g,生地15g,麥冬15g,火麻仁5g,阿膠8g,白芍15g,枳殼10g,炒白術10g,陳皮10g,防風10g。7劑,水煎服。 二診:心悸、胸悶好轉(zhuǎn),房顫未發(fā)作,盜汗減少,夜間已不需更換衣物,睡眠改善,早醒時間由原來的凌晨2點延后至凌晨4點,乏力、氣短改善,運動耐量增加。舌暗苔膩微黃,脈弦大。上方去阿膠,加全瓜蔞15g、薤白30g、當歸10g,加龜甲至30g,生地至30g。14劑,水煎服。 三診:諸癥進一步改善,近2周房顫未發(fā)作,胸悶、失眠、乏力、氣短進一步改善,前方加減再進14劑。 四診:房顫近1個月未發(fā)作,胸悶未作,眠安,可步行數(shù)百米無明顯氣短,前方加減再進14劑以善后。 按 臨床中常見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現(xiàn)心悸、胸悶、失眠、乏力、神疲等表現(xiàn),尤其在老年基礎病基礎上疊加新冠病毒感染,則大氣虛陷更為突出,陰津虧損,血瘀絡阻。正如本案老年女性,既往房顫、高血壓病、糖尿病,其素體有氣陰不足之本,感染新冠病毒后,疫邪內(nèi)陷,邪氣稽留血脈,血瘀絡阻而成痼疾,故以升陷湯合三甲復脈湯加味合治。 在升陷湯的臨床應用中,依大氣生成、虛陷的病理生理,并結合氣血、津液、陰陽辨證,又逐步衍生、演變出升陷祛瘀、升陷溫陽、升陷復脈、升陷愈消、升陷逐痹、升陷消癥、升陷生育等治法治療內(nèi)科疑難病及重癥。臨證多以升陷湯為基礎方,遵“胸中大氣”理論之“大氣不但為諸氣之綱領,并可為周身血脈之綱領”為指導治療,確可達益氣舉陷、氣立升化、神機來復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