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買賣:她被“賣”掉,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恥辱


殘障!腦子正常!14萬粉絲!聽話!閃婚!18萬!
在我們正常人的眼里,很難將這些字眼組合在一起。

但是,在某個博主眼里,“她們”變成了交易的籌碼,變成了銀行卡里的真金白銀。
“彩禮18.8萬,農村女孩21歲,八成智商,聽話,能踏實過日子?!?/p>
“女孩啞巴,24歲,腦子正常”
“啞巴,21歲,有男的看中我來安排,彩禮18.8萬”

這是今年10月份,云南紅河州,某博主通過短視頻平臺,發(fā)布了大量征婚視頻,每一段視頻里,都顯示著一位殘障女性的照片,并且標好了價格。
她們像剛出爐的面包,等著客人去“挑選”,被相中。
這位博主還表示,先結婚后戀愛,并且給自己取了個頭銜,美其名曰:正規(guī)婚介,只要你付了彩禮和介紹費就可以把人領走。

看到這條熱搜之后,無數網友的氣不打一處來:
堂而皇之的搞人口買賣
“介紹費”還真是給人口買賣披了一層好皮
掛上婚介的名頭,就成了“合法”買賣了?



當我們看到“啞巴”、“腦子正常”、“穩(wěn)當沒想法”、“生活能自理”、“安全可靠”、“原生態(tài)美女”等這些輕飄飄的詞匯,甚至帶有明顯的歧視的標簽,再加上在此基礎上量化出來的彩禮價格,你有沒有一種感覺?
那就是,對人性、人權赤裸裸的踐踏。
并且,他們試圖把這門生意合法化,真的是活久見!

兩年前的熱搜上,還有一件讓正常人都“羨慕”的事。
“你是來享福的,正常人還沒有這種待遇呢,瞅瞅,新郎官對你多好?!?/p>
在我們河南,一個智障女孩的“婚禮”上,在場一位親友邊給大哭的女孩擦眼淚,邊感嘆,這是“正常人沒有”的好待遇。
這個女孩20歲,新郎是55歲,幾乎能當女孩爸爸的年齡......
根據政府頒發(fā)的殘疾證顯示,她有二級智力殘疾,生活不能自理。

迎娶她的是當地的大齡光棍,他結婚的意義在于,“能結個晚瓜”,即使智力殘疾有遺傳的可能性,也不惜代價。
結婚前,兩家人幾乎沒怎么商量,只是見了一面,婚事就這么被定了下來......
結婚當天,旁邊一位疑似女子母親的人,開心地笑著說,“我放心,我可放心”。

在一些人看來,一個智力障礙、又行動不便的女孩,能嫁給一個有手有腳、經濟條件雖然差但想留后的大齡男人,已經是很好的歸宿。
只是,底層貧困+殘障+女性這幾層buff疊滿的弱者人生里,她們唯一被人看中的價值,也許只剩下女性“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生育能力。

這一切,在2023年的今天看來,都顯得極其荒誕。
而這樣的事情,絕不是我們看到的,一件或者兩件。

電影《何以為家》里,一個瘦弱的小男孩,擲地有聲地說出了一句臺詞: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這是一部關于黎巴嫩難民生活的電影,而其中揭開的細節(jié),卻令人發(fā)指。

電影的開始,你會發(fā)現,他們很擅長做一件富人也不敢做的事:
生娃。
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于是,他們在打罵,和對孩子惡毒的詛咒中,肆意決定著孩子的命運。

生男孩,就是免費勞動力。
生女孩,除了可以干活。
等到十一二歲來了大姨媽之后,就能將她嫁人,換取彩禮。

所以,男孩扎因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11歲的妹妹打扮地花枝招展地坐在家里,迎接陌生男人。
絕望的眼神令人心疼。
然后,他們還會對賣女兒這件事非常心安理得,還不知廉恥地粉飾這樣的行為:
幫女兒找個好人家,不用再跟我們吃苦。
故事像極了那個嫁給55歲男人的女孩。

30萬美元起拍,全球運送,歐洲包郵,你以為這是在拍賣什么藝術品嗎?
但實際上,這是20歲的英國模特在暗網上被拍賣的價格。

這也并非編造,而是發(fā)生在真實的 2017 年。
2017年7月17日,這位模特聽從經紀人的安排,從英國飛往意大利米蘭參加走秀活動。
下飛機后接待她的是一名帶有黑色手套的男性。

她被捂著嘴失去意識之后,被關在汽車的后備箱里,帶去了一個不知名的地方。
隨后,她就變成了商品,公開拍賣到了網上。
今年3月份,我看過一本書,叫《用后即棄的人》。
整本書像極了一篇社會調查,而我要說明的一點是,這本書,是一本紀實類的書籍!
它是地球的暗面,是不論我們是否愿意看到,或視而不見也會存在的陽光下的陰影。
這本書里所描述的殘酷真實的現象,讓我感到震驚。

比如在羅馬尼亞,350美元即可買一個女孩,800美元可以挑選更年輕漂亮的對象。
比如,在泰國,皮肉生意是一個龐大的市場需求,這就致使泰國北部的部分落后家庭,選擇了用孩子換取一臺電視,
你沒有聽錯,換一臺電視,或從事其他“特殊職業(yè)”。

“許多男人挑中西瑞,是因為她看起來比她實際年齡15歲還要小。柔軟的、圓圓的臉,加上強調她年輕的著裝,使她看起來只有十一二歲。
因為她看起來像個小孩,所以可以作為“新”女孩們賣個高價,大約15美元,這是其他女孩價錢的兩倍。”
這是書中,對西瑞描寫的一小段。
15歲的西瑞被父母賣到妓院,從最初的反抗、被虐待、強暴到接受和順從,西瑞和其他被奴役的女孩一樣,所接受的是命運的安排。

后來,她甚至從她的高價和選中她的男人的數量中,覺得自豪,找到了一種“黑色嬌傲”。

《資本論》里有一句話:
當利潤達到 10% 時,便有人蠢蠢欲動; 當利潤達到 50% 的時候,有人敢于鋌而走險; 當利潤達到 100% 時,他們敢于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而當利潤達到 300% 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毫不畏懼。
在利益面前,人性變得極度扭曲,極低的門檻、極高的利益,必然招致罪犯的猖獗、哪怕是親人,也會無視道德的底線。

從此這群被“賣掉”的人,她們便不再有血肉、有意識、有人格,只有宛如流通貨幣一樣輾轉飄搖、被吃干抹凈的人生。
在利益的外衣下,她們只是換了一個皮膚,成了一個隱身且失聲的群體。
但讓我們同樣無力的是,這種境況,仍然會以一種無比畸形的方式,在運轉。
好了,我是半耳聆,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