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電影票價比長沙和南昌低,如果和杭州一樣貴,總票房超過重慶
武漢電影票價比長沙和南昌低,如果和杭州一樣貴,總票房超過重慶

今年上半年的電影票房已經(jīng)出爐,上海與北京毫無懸念排在前二。其中,上海以136752萬位居全國榜首,比北京多了差不多6000萬。
北京之后,就是深圳和廣州,兩地的票房收入差距不大。四大一線城市排在最前面,與經(jīng)濟實力相當。
成都以74656萬元排在第五位,與廣州、深圳相差無幾,領(lǐng)先于擁有3200萬人口的重慶,倒是有些意外。而且,重慶雖然排在第六位,僅次于成都,但比成都少了1.2億以上。以一地壓一省,成都的消費實力還是非常強勁的。如果只拿重慶中心城區(qū)的數(shù)據(jù)出來比,恐怕會輸?shù)梅浅ky看。
隨后就是杭州以57577萬排第七,武漢以53325萬排第八,西安以46484萬排第九,蘇州以46231萬排第十。

前十當中,上海和北京算一檔,深圳、廣州、成都算一檔,重慶、杭州、武漢、西安、蘇州算一檔。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成都的消費能力確實驚人。
前十之后,南京以44396萬領(lǐng)銜,隨后就是天津、長沙、鄭州、合肥、寧波、青島、東莞、佛山和沈陽。沈陽作為TOP20的守門員,票房收入為25633萬,不到上海的五分之一,不到武漢的一半。
論平均票價,北京以57.9元位居全國第一。平均一張票接近60元,可見北京的物價真是一點都不便宜。其次就是上海,達到了56.9元,比北京低1元。此外,深圳平均票價為48.8元,廣州為45.6元,成都為40.9元,重慶為40.7元,杭州為47.7元,武漢為39.0元,西安為43.4元,蘇州為42.9元。前十當中,北京的票價最高,武漢的票價最低。武漢票價比成都和重慶都低,真是讓人意外。

票房總收入排在武漢后面的城市,票價也未必比武漢便宜。南京票房收入44396萬元,觀影1031萬人次,平均票價43.1元。長沙票房收入36327萬,觀影892萬人次,平均票價40.7元。
此外,鄭州平均40.4元,合肥平均41.7元,濟南平均45.9元,沈陽平均40.9元,福州平均43.7元,昆明平均42.7元,南昌平均39.0元,石家莊平均41.2元,哈爾濱平均40.9元,長春平均40.4元,南寧平均39.9元,太原平均44.1元,貴陽平均43.0元,蘭州平均40.2元,烏魯木齊平均42.2元,??谄骄?1.8元。在上榜的省會城市中,武漢和南昌的平均票價是最低的,而且武漢還略低于南昌,平均不到39元。

即便是洛陽、徐州、南通這樣的城市,平均電影票價都比武漢高。如果武漢的觀影人次沒有問題,那么,武漢的電影票價真是太便宜了!如果武漢的票價和杭州一樣,總票房可以達到6.53億,超過重慶,僅次于北上廣深成。
在省會城市中,票價最高的竟然不是一線城市廣州,而是杭州,其次就是濟南,讓我深感意外。杭州畢竟是發(fā)達城市,票價超過廣州、直追深圳還可以理解,而濟南的票價竟然也比廣州高,真是讓人感慨。上月去了濟南,感覺城市建設(shè)、交通管理都還比較落后,甚至不如鄭州。在濟南吃飯倒是很便宜,平均比武漢低20%以上,比上海低40%以上。但是,濟南的電影票價竟然那么貴,與濟南的經(jīng)濟地位完全不相稱,感覺不能理解。

太原和西安的票價也不便宜。尤其是太原,經(jīng)濟上沒什么存在感,GDP總量還不如湖北襄陽,但并不影響這座城市的電影票價。西安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電影票價高也很正常。最近這段時間,西安的地鐵客流量比武漢還大,不愧是旅游城市中的王者。
同為網(wǎng)紅城市,長沙的電影票價可謂中規(guī)中矩,既不是特別高,也不是特別低,位于省會城市的平均區(qū)間之內(nèi)。盡管長沙票房收入比武漢少了一大截,只相當于武漢的68%,觀影人次只相當于武漢的65%,但主要差距還是體現(xiàn)在人口規(guī)模上。武漢比長沙多了300多萬人口,城區(qū)人口更是接近長沙的兩倍,還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神奇的是,長沙多項指標都維持在武漢60%-80%的區(qū)間,比如,GDP總量、人口總量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長沙這座城市的娛樂搞得特別好,人氣非常旺盛,許多人都慕名而去。今年上半年,長沙地鐵客流量屢次突破歷史最高紀錄,客流強度多次位居全國第一,表現(xiàn)非常驚艷。
除了票房總數(shù)和平均票價,還有一個維度值得考慮,那就是觀影人次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比例越高,說明消費能力和愿望越強。

上海常住人口2475.89萬,觀影人次占比97.06%。北京常住人口2184.3萬,觀影人次占比100.03%。成都常住人口2126.8萬,觀影人次占比85.76%。廣州常住人口1873.41萬,觀影人次占比89.3%。深圳常住人口1766.18萬,觀影人次占比91.21%。杭州常住人口1220.4萬,觀影人次占比98.90%。武漢常住人口1373.9萬,觀影人次占比99.64%。長沙常住人口1023.93萬,觀影人次占比87.11%。南京常住人口949.11萬,觀影人次占比108.63%。重慶常住人口3213.3萬,觀影人次占比47.52%。由此可見,在各主要城市當中,南京觀影人次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就是北京,都超過了100%。再次就是武漢,非常接近100%,比上海、南京都高,比成都、長沙更是高太多了。至于重慶,本身就是一個省的規(guī)模,占比到一半情有可原。若是按一個省來算,這樣的比例也是非常高了。

電影總票房、平均票價、觀影人員比例這三個指標都很重要。如果只看總數(shù),就會覺得成都、重慶都是巨無霸。但是,從觀影人員比例和票價來看,這兩個地區(qū)都不算很高。尤其是觀影人員比例,重慶都沒過半,成都也沒有達到90%,說明農(nóng)村人口占比太多。所以說,只看總量,不看質(zhì)量,那就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所謂的新一線城市第一名,也就靠2100多萬人口所帶來的巨大體量弄點存在感而已,論經(jīng)濟發(fā)展質(zhì)量,比杭州、南京、武漢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甚至連天津都比不上。
(2023年7月18日于廣東海豐縣城)#武漢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