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放下
作者:葉羽晴川
來源:“葉羽晴川的茶心情”博客
寫作時間 :2008.03.25
關鍵詞:愛、感恩、放下

如何泡好茶,如何把茶泡好喝,又好看,讓飲茶者去享受每一泡茶帶來的愉悅,是眾多的愛茶者孜孜不倦追求的。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要真正的去了解一泡茶是很難很難的。首先是,我們必須對茶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對它的個性特點能了然于胸,還有就是必須有一顆愛茶,喜歡茶的心。我們所說的,茶通儒釋道,茶能修身養(yǎng)性。從這兩點我們就可以知道,茶藝茶道并非只是簡單的沖泡技巧,或者說是一些花哨的動作而已。而是引導我們?nèi)绾闻c茶交流,如何做到把所有的雜念瑣事都放到一邊,把一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放到一邊,心隨茶走,從而做到,靜心、凈心,真正做到修身養(yǎng)性。
茶是好東西,滋養(yǎng)了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的好東西。好東西得有人珍惜,得有人愛。也許我們會發(fā)問,不是有那么多人在愛茶,在從事著和茶相關的事業(yè)嗎?愛茶的人還少嗎?
讓人覺得奇怪的也是在這兒。應該說,我也見到了很多很多的茶人了。無論地位的高低,大家都會說自己愛茶。相對來說,一個普通的愛茶者往往都表現(xiàn)得很謙虛,實際上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了不少。而有很多專業(yè)的從業(yè)者,卻未必有自己的見解,背誦各種理論頭頭是道。給大家一副真專業(yè)的樣子。只是很多的真專業(yè),卻未必愛茶。
如果真正要做到泡好茶,品茶,一顆愛心是必不可少的。有很多茶藝師,在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之后,基本都能會一些茶藝,只要基本(表演)動作沒有出現(xiàn)紕漏,就算通過。茶湯只要不難喝,那就好了。溫度講究的是一個適度,適度的標準是什么?那就是不難喝。
對于大多數(shù)喝茶不講究的人來說,不難喝的茶基本就等同于好喝了,而我們也通常會滿足于此,不求上進。俗話說茶有九難。經(jīng)九難而來到我們面前,對這樣的一泡茶,我們還有什么放不下呢?于茶人心態(tài),最重要的就是放下。
泡茶真有固定的法則嗎?綠茶一定只能低溫泡嗎?泡烏龍一定是100攝氏度的水嗎?當我們言之鑿鑿的說某茶一定要怎樣怎樣的時候,你的經(jīng)驗和說辭是來源于你的無數(shù)的經(jīng)驗還是口耳相傳的傳說或者就是書本知識的直接轉(zhuǎn)載。
中國有一句老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其實道理就在此。很多話,說出口就變味了。這也說明了語言在某些時候的無力。
在我出版的書里,也提到很多想法。在大家看到這些沖泡方法和理念的時候,希望大家和我一起進行試驗。某些觀點都可以切磋。關于沖泡的一些思路,希望大家共同進行拓展。盡信書不如無書。對我的書也是如此。對茶也是如此。
在這篇文章里,還是不提具體的方法。泡好茶,肯定得有一個過程,首先是熟悉茶性,了解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然后有一顆感恩和愛茶之心,心中愉悅,這些方能泡出一杯好茶。
茶人:放下。放得越下,得到越多。
(全文完)

品茶:味覺的審美。
泡茶:以茶湯為作品的藝術創(chuàng)作。
泡茶藝術:把茶泡出最好味道的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