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唐EV:市面上有的,我基本都給到位了,你看還缺啥?

在如火如荼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qū)車展上,新款比亞迪唐EV便已亮相展臺。
6月1日兒童節(jié),比亞迪唐EV 2022款正式上市,價格定在了27.98萬元-33.98萬元,相較于2021年的版本,高配價格有所提升,中配有所下降,門檻基本保持不變,一如既往的打得一手好“拳”。

相比于如日中天的DM-i家族,唐EV在迪粉群體中有那么一點點的“黯淡”,同時,在車圈中大多數的目光被“百萬級BYD”的字眼吸引之后,早在去年1月份就上市的2021款唐EV也確實容易被忽視。
不過,畢竟是比亞迪用來“狙擊”Model Y的關鍵,也是其在SUV領域的圖騰,保證其應有的競爭實力還是相當有必要的,說這款車有著比肩新款漢EV的使命,也并不算過分。

定位不變,顏值進階
考慮到2022款唐EV算是一個中期改款版本,所以,原本保持的中型SUV的定位并不會改變,4900*1950*1725mm的尺寸和2820mm的軸距也一如既往地保持穩(wěn)定。
當然,比Model Y還是略略大了那么一小圈,與蔚來ES6的體格倒是有那么一點的類似。

看人先看臉,看車先看外觀,在基本不變的尺寸的基礎上,唐EV在造型上的改動還是相當之大的。
比如,在正面上,不需要考慮兼容燃油版本之后,立體化更強的Dragon face前臉代替了原本點陣式的傳統(tǒng)格柵,漢EV、元PLUS等步調一致,王朝氣息也能更濃郁一點,算是在辨識度和品牌歸屬上,做到了很好地加強。

側面上改動并不算大,懸浮式頂棚和封閉式輪轂造型仍然給略顯一絲絲“修長”的側面加上不少看點,氣勢仍在,細節(jié)也都一個沒落下。
尾部的變化集中在下保險杠范圍內,相對來說是與前臉變化相吻合和呼應的一種“被動”變化,貫穿式的后尾燈仍然是整個尾部的視覺核心,辨識度還是輕松保持應有的水準。


動力部分,這次提前一點
考慮到比亞迪在電驅動行業(yè)內的地位,以及唐EV主要升級點的先后順序,我覺得有必要把唐EV在動力總成上的迭代升級放在顏值之后的第二位,當然,這點應該也是大多數迪粉和未來車主們最為關心的。
2022款唐EV在動力總成上根據價格層級分成了168kW、180kW前置單電機和380kW前后雙電機三個版本。
其中,四驅版本理所當然地性能最強,零百加速在4.4s,這對一臺重達2.5噸的SUV來說,意味著什么?大家可以自行理解。
新款唐EV在電池配置上,入門版是90.3kWh的刀片電池,中高配則把容量提升到了足足108.8kWh,可實現(xiàn)最高730km的續(xù)航,這在中型SUV圈子里,姑且可以認為是到頂的那種。
要知道,以續(xù)航著稱的Model Y這次也得無奈甘拜下風,能壓其一頭的,估計也就剩下價格接近50萬的Aion LX了。
除了上述的關鍵點之外,還有一些也比較有意思的信息。
第一,中高配版本的充電功率達到了170kW,0.5小時快充電量達到了80%,這在800V電平臺普及之前,基本上是對300-600V這代電平臺的利用率達到了最高水準,算是把壓力推到了快充樁這邊。
第二,這臺并不算為賽道而生的純電SUV,裝備了Brembo六活塞卡鉗和DiSus-C電控懸架,一定程度上算是對激烈駕駛工況和非鋪裝路面等都有考量,在30萬價位這個區(qū)間,還是有那么點意思的。


設計不變,配置加分
在造型和動力部分都有所升級的唐EV,在座艙內卻相對有些“偷懶”了。
這里加引號的意思是:從設計來說座艙確實沒有變化,算是屬實,但從配置來講,進階還是很明顯的。

設計部分沒變,那就直接忽略,看圖估計大伙也能從整體看到細節(jié),這點展開估計還顯得啰嗦繁復。
首先中控大屏內,還是支持5G車聯(lián)網的智能DiLink 4.0系統(tǒng),功能拓展性到位,獨有的旋轉功能可玩性也保留。
輔助駕駛部分,新款唐EV從原本的L2輔助駕駛拔高到L2.5級別,ACC-S&G走停式自適應巡航和ICC智能領航系統(tǒng)是兩大關鍵,自動泊車以及全景透明影像則算是一定程度上的錦上添花。
這里的諸多功能讓唐EV算是追平了Model Y、ES6、極氪001等競品,智駕完成了從短板到加分項的轉變。

其次考慮到自主品牌在舒適性上的不遺余力,舒適配置應該是唐EV的保留曲目。
比如,在前排座椅上的真皮之外有10點SPA按摩,長途出行體驗加分;HiFi丹拿音響也意味著用戶拿到車之后不用再考慮各路貨色的加裝;2-3-2標配布局基礎上,可選裝2-2-2的六座布局,對商用更契合,諸多種種,還是很懂國人需求的。

結束語:
如果將這次2022款唐EV在競爭實力上的提升與前段時間2022款漢EV進階放在一起的話,王朝純電家族整體實力的進階絲毫不亞于當初DM-i對比亞迪整體實力的提升。如此一來,比亞迪下的這盤棋針對性在哪兒想必各位吃瓜群眾都能看得比較清晰,續(xù)航和動力甚至是智能和網聯(lián)都幾乎不存在短板,沖上新能源榜單頭牌那個位置,似乎也不是不可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