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入宇宙最大的黑洞,你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簡要摘抄了視頻文案,并對部分專業(yè)術(shù)語做了概述,希望大家喜歡這份筆記!
理論黑洞數(shù)據(jù):


距離1871光年,可以明顯感覺到黑洞的光亮已經(jīng)如同太陽;
距離100光年,飛船開始感受到明顯引力;
距離1光年,黑洞的吸盤大到足以讓你窒息,龐大的光和熱開始融化飛船;
距離0.73光年,黑洞對你的引力超過了人體承受的極限(31.25g),沒有人能夠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生存,理論上已經(jīng)你已經(jīng)死亡了;
ps:人體引力極限:當過山車俯沖而下時,人僅僅承受了5倍的重力加速度,就會頭暈、惡心。人承受重力加速度的最大紀錄是31.25g,人承受重力加速度十幾秒仍然保持非常清醒、絲毫無事的紀錄是14~15G。如果未經(jīng)訓練的話,一般在承受6g的時候就會失去知覺。
距離黑洞中心0-3光年,速度達到3.1萬千米/秒,超過光速的10%,受到相對論效應的影響,速度越快,你和飛船的質(zhì)量也越來越大。
距離黑洞中心3倍視界半徑,飛行器開始失控。
ps: 視界的定義
定義一:一個事件剛好能被觀察到的那個時空界面稱為視界。譬如,發(fā)生在黑洞里的事件不會被黑洞外的人所觀察到,因此我們可以稱黑洞的界面為一個視界。
定義二:黑洞的邊界稱為視界。
距離黑洞中心2倍視界半徑,已經(jīng)無法再逃脫黑洞;
接近視界半徑,你的速度開始接近光速,身上發(fā)生了明顯的慢鐘效應;
ps:鐘慢效應,又稱時間膨脹、愛因斯坦延緩,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個重要結(jié)論。按照相對論的解釋,這是因為物體的運動使時間變慢了。
當你無限接近黑洞表面時,如果是小型黑洞,會在黑洞表面受到巨大的潮汐力,飛行器會被撕碎,身體會被拉長成面條形狀;
ps: 潮汐力,當引力源對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時,由于物體上各點到引力源距離不等 所以受到引力大小不同 從而產(chǎn)生引力差,對物體產(chǎn)生撕扯效果,這種引力差就是潮汐力。
但這是超大質(zhì)量黑洞,不會感受到明顯潮汐力,但炙熱的吸盤卻能融化一切。最后化作一片炙熱的流光,圍繞黑洞無限接近光速旋轉(zhuǎn),而外界的時間在瘋狂加速。
到
這期間的正常世界的變化。
在進入黑洞后的你,眼里并不是一片漆黑,往下看是一片黑色的視界,往上看能看見外界光線卷曲而迷人;
再往里是黑洞中心,或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或許在另一端連著白洞,又或是通過霍金輻射將你噴射出去,再次成為新宇宙基本粒子,亦或許黑洞中所有物理學定律再不適用。
PS:
白洞:尚未發(fā)現(xiàn),僅為理論名詞。 白洞是一個強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質(zhì)均與黑洞相同,白洞可以把它周圍的物質(zhì)吸積到邊界上形成物質(zhì)層。白洞理論主要可用來解釋一些高能天體現(xiàn)象。
霍金輻射:一般指 黑洞輻射 ( 英語:Hawking radiation )是以 量子 效應理論推測出的一種由 黑洞 散發(fā)出來的熱輻射。此理論在1974年由物理學家 史蒂芬·霍金 提出。有了霍金輻射的理論就能說明如何降低黑洞的質(zhì)量而導致黑洞蒸散的現(xiàn)象。
宇宙基本粒子: 指人們 認知 的構(gòu)成 物質(zhì) 的最小或/及最基本的單位,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chǔ)。即:在不改變物質(zhì)屬性的前提下的最小 體積 物質(zhì)。它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 基礎(chǔ) ,且并不會因為小而斷定它不是某種物質(zhì)。但在 夸克理論 提出后,人們認識到基本粒子也有復雜的結(jié)構(gòu),故一般不提“基本粒子”這一說法。
后續(xù)喂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