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的“借條、欠條、收條”

?
一、基本含義
?
目前法律上并沒有相關含義的規(guī)定,但實踐中一般是這么理解:
借條:又稱“借據(jù)”,屬借款合同,是記載出借人、借款人、借款數(shù)額等借款相關事宜的書面憑證。
欠條:屬欠款確認書,是確認某人尚欠他人款項事實的書面憑證。
收條:又稱“收據(jù)”,屬收款確認書,是確認某人收取他人款項事實的書面憑證。
?
許多人在認識上有一個誤區(qū),認為單據(jù)的標題寫著“借條”就是借條,寫著“欠條”就是欠條,寫著“收條”就是收條。這種想法并不全面,一張單據(jù)是借條、欠條還是收條,屬于借款合同、欠款確認書還是收款確認書,不僅要從標題了解,還要結合單據(jù)的內容判斷。因此,如果單據(jù)的內容較為全面,是可能同時具備幾種單據(jù)的作用的。
?
二、如何正確使用
?
1、一般的使用方式
?
顯然,按上述單據(jù)的一般理解,在民間借貸案件中:
①在借款行為發(fā)生之時,為了將借款的相關事宜都約定清楚,避免日后產生糾紛,借貸雙方應當簽署《借條》;
②出借人將借款交付借款人后,借款人應當簽署《收條》交還出借人;
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催款還款后,借貸雙方重新確認尚欠借款,應當簽署《欠條》;
④借款人向出借人付還借款本金或利息,出借人應當簽署《收條》交還借款人。
?
2、常見問題與解決
?
但是在實踐中,經常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①不清楚此時應該簽署《借條》還是《欠條》;
②無法認識到簽署《收條》的重要性,沒有單獨簽署《收條》。
?
這兩個問題本質上都可以從完善單據(jù)的內容來解決。
就第一個問題而言,許多人糾結的其實只是單據(jù)的“標題”,但正如前文所講,比起單據(jù)標題,單據(jù)的內容才是決定單據(jù)性質的關鍵,在起草單據(jù)時,只要把相關的借款事實與約定全部載明,不要有遺漏,單據(jù)的標題是什么就不關鍵了。
就第二個問題而言,《收條》的作用在于確認收款的事實,而這些內容我們其實可以直接載明在《借條》或《欠條》上,把還款的時間、金額、方式寫清楚,由收款人簽名,還款人保留一份單據(jù)原件,那么這樣的《借條》或《欠條》同樣能起到《收條》的作用。
?
三、如何正確處理結清的單據(jù)
?
借款人將借款還清后,經常會向出借人索要原先簽署的《借條》或《欠條》,或要求出借人將單據(jù)銷毀。
事實上,這種做法非常不利于出借人,特別是在借貸雙方還存在著除本次借款外的其他經濟往來時,將相關單據(jù)交出或銷毀,會導致出借人可能無法證明本次借款相關的款項性質,從而影響其他經濟關系的數(shù)額認定,甚至借款人可能以不當?shù)美葹槔碛上虺鼋枞怂饕厮倪€款。
因此,借款人將借款還清后,出借人只需要另行起草一張《收條》交還借款人,而對原先簽署的《借條》或《欠條》應當妥善保管,不能交還或銷毀。
?
?
法律依據(jù):
1.?《民法典》(2021年實施)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20〕17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