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七月份的時候,南北半球的陸地等溫線都往北凸出?
自然地理環(huán)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包括地形、氣候、生物、土壤和水文等要素,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我們?nèi)祟惿鐣彩顷P(guān)系密切。氣候是一個地區(qū)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我們在生活中對于所在地區(qū)的氣候狀況和氣候變化都十分關(guān)心,氣候有氣溫、降水、光照等要素組成,就氣溫而言,地球表面不同的區(qū)域氣溫差異十分巨大。

7月陸地等溫線的凸出方向
影響一個地區(qū)氣溫高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包括緯度、地形、海陸位置、下墊面、洋流、天氣狀況和人類活動等等。一個地區(qū)氣溫的高低會受到以上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是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緯度因素,緯度決定了能夠獲得太陽輻射的多少,緯度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陽高度越高,同時太陽輻射經(jīng)過大氣層的路徑也越短,被大氣削弱的就越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越多。

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
因此,如果僅考慮緯度因素,全球各地的氣溫將會從低緯往高緯遞減,緯度越高氣溫越低。如果我們來畫地球表面的等溫線,在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下,等溫線將會和緯線基本平行,呈南北更替,東西延伸狀態(tài),等溫線數(shù)值從低緯往高緯遞減。但是,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實際上在很多時候等溫線都會發(fā)生彎曲。

世界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七月份的時候,南北半球的陸地等溫線都往北凸出,這是為什么呢?這個問題中有兩個變量,第一個變量是“七月份”,七月份對應(yīng)的季節(jié),北半球是夏季,而南半球則是冬季。第二個變量是“陸地”,實際上地球下墊面最大的差異就是“海陸差異”,海洋和陸地存在比熱差異,海洋比熱大,升溫和降溫都慢,而陸地比熱小,升溫和降溫都快。

同緯度地區(qū)沿海氣溫低于內(nèi)陸地區(qū)
在七月份時,北半球是夏季,此時北半球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氣溫,也就是說對于同緯度地區(qū)而言,亞歐大陸的氣溫會高于兩則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此時陸地氣溫高,等溫線就會往高緯度地區(qū)凸出,也就是往北凸出。而對于南半球來說,七月份是冬季,此時南半球陸地比熱小,降溫快,氣溫比海洋氣溫低。這時候,南半球陸地氣溫低,等溫線就會往低緯度地區(qū)凸出,也就是往北凸出。

澳大利亞七月等溫線往北凸
由于同一時間,南北半球的季節(jié)不同,從而造成了七月份時,南北半球的陸地等溫線都往北凸出,而此時南北半球的海洋等溫線都往南凸出。同樣道理,在一月份時,南北半球的陸地等溫線都會往南凸出,而此時南北半球的海洋等溫線都會往北凸出。由于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使得夏季陸地氣溫高,形成低壓,風會從海洋吹向陸地;而在冬季時,陸地氣溫低,形成高壓,風會從陸地吹向海洋。這種大范圍地區(qū)的盛行風隨著季節(jié)發(fā)生顯著改變的現(xiàn)象,就是“季風”。

中國冬夏季風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