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英雄兒女》是如何誕生的呢?

影片《英雄兒女》是如何誕生的呢?
陳志武新作
30多年來,影片《英雄兒女》給人們留下很深的印象,這一影片是如何誕生的呢?
慷慨赴朝深受感動
1952年3月初,以巴金為組長的全國文聯(lián)組織的赴朝創(chuàng)作組踏上了朝鮮土地。
在朝鮮戰(zhàn)場上,巴金同創(chuàng)作組人員被許多英雄事跡感動著,但給巴金的心靈震撼最巨的莫過于志愿軍某團六連了,他在這個部隊生活了兩個多月。
1952年10月,六連在開城保衛(wèi)戰(zhàn)中擔任堅守“六七高地戰(zhàn)斗”的任務。副指導員趙先友在指導員負傷后,挺身而出指揮全連堅守陣地。在美軍的飛機、重型坦克的掩護下,韓軍沖上了六連陣地,六連的戰(zhàn)士們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最后只剩下趙先友和通訊員劉順武兩人了。面對瘋狂的敵人,趙先友沉著鎮(zhèn)定地一邊射擊,一邊用步話機向團長張振川報告:敵人已沖上我軍陣地,請求炮兵直接向六連陣地轟擊。最后他大聲喊道:“團長,敵人上來啦,向我開炮!向我開炮!”結(jié)果。陣地被奪回來了,但趙先友和劉順武卻壯烈犧牲了。
巴金回國后,創(chuàng)作中長篇小說的構(gòu)想逐漸在心中形成。但他對夫人說:“要寫較好的作品。還需要兩三年時間。”“像樣的作品還有待于將來?!?br>小說《團圓》改編電影
1961年,應《上海文學》雜志社約稿,正在杭州休養(yǎng)的巴金經(jīng)過了幾年的醞釀,終于寫出了中篇小說《團圓》。
小說發(fā)表后,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讀了《團圓》后,就責成長春電影制片廠將它改編成電影。
長影廠將改編的重任交給了著名導演武兆堤。武兆堤與其抗大時期的同學、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傅鐘將軍秘書的毛烽,開始了將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劇本的工作。
經(jīng)過反復推敲,他們決定將人物感情戲作為整個劇本的靈魂。在小說《團圓》中,巴金對王成的描述不多。毛烽和武兆堤決意對王成這個人物進行再創(chuàng)造,為王成增設了情節(jié)和對話。開始著手對小說《團圓》的改編前,導演武兆堤和編劇毛烽便來上海拜見巴金(據(jù)有關(guān)報道,巴金曾向?qū)а菸湔椎毯途巹∶榻榻B了他在朝鮮采訪過的志愿軍英雄的事跡),他們很快就對未來的影片達成了一致共識。毛烽和武兆堤在編導電影《英雄兒女》時,根據(jù)巴金小說《團圓》中“王成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的原型,突出了原著中“王成”的本來面目,參照了小說中趙連長、通訊員小劉的英雄事跡,集中了眾多志愿軍英雄們的事跡,塑造了影片中“王成”的高大形象?!巴醭伞钡挠⑿坌蜗缶驮谒墓P下站起來了。20多天后,《英雄兒女》的電影劇本終于誕生了。 電影劇本初稿寫成后,巴金非常滿意。
謝晉協(xié)助找到王芳

緊接著,導演武兆堤為物色演員四處奔波,但始終沒找到“王芳”的合適人選。這時,導演謝晉帶來了一個喜訊。原來謝晉在北京電影學院大門處,突然看見一位手提東西的姑娘迎面走來,謝晉與她打了一個照面,覺得她很像武兆堤和毛烽要找的“王芳”。謝晉馬上趕到毛烽的住處,對著正在研究劇本的武兆堤和毛烽興奮地說:“王芳找到了!”毛烽和武兆堤聽了二話不說,就跟著謝晉往電影學院跑去。因謝晉連姑娘的名字也沒來得及問,他們只得挨個屋找“王芳”。
當他們走進一間女生宿舍時,毛烽和武兆堤猛地眼睛一亮,謝晉也看清了這就是剛才在學院大門見到的那位姑娘。經(jīng)詢問,姑娘名叫劉尚嫻,上海人,剛從電影學院畢業(yè)。三人向劉尚嫻說明來意后。劉尚嫻也欣喜不已。
1964年,電影《英雄兒女》在全國放映,取得了巨大成功。
導演:武文彬
主演:田方 劉世龍
上映日期:1964年
根據(jù)巴金小說《團圓》改編。
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zhàn)場上遇到了老戰(zhàn)友王復標之子王成。王成告訴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軍中。后來在一次戰(zhàn)役中,王成英勇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王成的運動。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為了不影響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沒有馬上認女兒,而是鼓勵她向哥哥學習。
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yǎng)。后來,王復標隨慰問團來到朝鮮慰問,這時王芳也已傷愈回到部隊。她與王文清相會,王復標向王芳講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王芳才知王文清是自己的生父,她很激動。
王文清勉勵女兒做一個革命的接班人,這時父女終于團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