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產品經理學習路徑規(guī)劃


點擊????????上方【 +關注】按鈕,解鎖更多產品經理干貨知識????
零基礎的小白入門產品經理,就像是“一條沒有地圖導航的路”—沒有路標、沒有同行人、一路摸索、磕磕絆絆,不知何時能到達目的地。近日也收到很多小伙伴的私信:“ 零基礎想要入門產品經理,到底應該學些什么?怎么學?”今天我把曾經幫助3000+學員,成功入行產品經理的實戰(zhàn)經驗分享給大家,這是零基礎小白入門時,實測過相對高效、有體系的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白伙伴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對于從0基礎的小白來說,常常會感到困惑、焦慮、無所適從,其實主要問題都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做產品經理?
2.?不熟悉產品經理的真實工作范疇到底干些什么?
3.?不清楚從哪里學、怎么學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4.?不明白企業(yè)想招聘什么樣的產品新人?如何提高自己的求職競爭力?
5.?不知道自己終歸何處,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面對這么多的未知,互聯網時代網上資料一大堆,看資料學習又發(fā)現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
幾個月過去看似懂點了,但是信息支離破碎,也不夠系統全面,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最終發(fā)現自己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任何“捷徑”可言?
其實不是的,產品經理的學習,方法還是有跡可循的,究竟該研究什么?該如何學習?只要方法對,學習效率也會提升不少的,下面我就系統的梳理一下小白產品學習的正確路線????
第1步:培養(yǎng)產品基礎認知
入門產品經理首先需要對產品經理的底層基礎認知有所理解。
而基礎認知主要包含: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產品思維方法論、產品需求、產品流程、產品結構、產品文檔、產品經理工作的主要核心產出物,以及產品項目落地的標準流程,產品經理工作基礎工具的使用(axure、visio、x-mind、process on等)
而培養(yǎng)基礎認知的時間大概在?2?周左右即可,超過?2 周也是不斷的完善基礎認知,加強自己的產品知識庫。
目前的互聯網市場,依靠學習這些基礎知識,幾乎不太可能拿到產品offer,很多小伙伴學習了大半年的基礎,學著怎么畫原型圖、怎么畫流程圖、怎么做動態(tài)面板的交互、怎么梳理需求······· ? 但是發(fā)現最終還是走了很多彎路,浪費了很多時間。
今天陀螺君給大家推薦以下 3 個方法,幫助新手產品快速提升自己的產品基礎認知
方法一:看書自學
之所以推薦看書,是因為書籍往往會比較系統、全面的梳理出多個知識點。但是看書并不是沉浸在里面磨細節(jié),這樣會比較浪費時間,我們想快速了解,就要?“會” 看書,可以通過目錄、引言、書評、快速的了解書籍中對的大概內容,然后有針對性的去看。
舉個例子??:
比如你要了「需求分析」這件事情。可以快速的通過多本書講解的「需求分析」這個模塊,總結出「需求分析」這件事情的關鍵所在,形成自己的產品方法論。
這樣,就能把書里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然后不斷地去擴充自己的知識。
市面上也有很多產品相關的書籍,今天給你們整理的一些高質量的書單,你們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去消化他們,如果需要這些書籍的電子版文件,也可以私信我領取。
書單如下??????
強烈推薦??????以下 5 本:
01-《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蘇杰
02-《幕后產品》作者:王詩沐
03-《俞軍產品方法論》作者:俞軍等
04-《上癮》作者:[美] 尼爾·埃亞爾 瑞安·胡佛
05-《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作者:[美]Marty Cagan
次要推薦????以下 5 本:
06-《產品閉環(huán):重新定義產品經理》作者:朱學敏
07-《B端產品經理必修課:從業(yè)務邏輯到產品構建全攻略》作者:李寬
08-《有效需求分析》作者:徐鋒
09-《瘋傳 ?讓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作者:[美] 喬納·伯杰(Jonah Berger)
10-《用戶體驗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作者:[美] ?Jesse ?James ?Garrett

而看書的方式更適合于:有較強理解能力、總結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小伙伴。
但是看書是一個需要長年累月去不斷堅持的事情,千萬不要在最開始梳理認知的時候就沉迷于看書,因為單純的看是拿到高薪offer的。
方法二:聽課自學
對于很多產品小白來說,看書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對書中所涉及到的部分知識點難以理解或者是通過看書很難總結成為自己的產品認知體系。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適合去學習一些成體系的課程。
而聽課是對比于看書,更有效一點的,培養(yǎng)產品基礎認知的方法, 因為課程往往是行業(yè)內比較專業(yè)、權威的人,梳理出來的相對系統、權威的成體系的方法論。
但是一說聽看課,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會去買市面上的付費課,這里陀螺君要奉勸大家,能不買付費課就盡量不要買付費課!因為現在市面上質量參差不齊的韭菜課太多了。
很多錄播課,你花大幾百甚至幾千塊錢,買來之后會發(fā)現里面全是“假、大、空” 的方法論,實際能稱之為?“干貨”的內容少之又少。
想學習這些方法論,網上有很多免費的資源。比如說,你可以在b站等平臺,搜索產品經理相關的關鍵字:【產品經理實戰(zhàn)項目】、【需求分析】、【流程梳理】等等
有些行業(yè)內比較厲害的大佬會把自己總結的干貨內容傳上去,這些內容其實跟市面上大部分付費課內容質量是差不的。所以陀螺君的建議是:沒必要在這個階段就花錢去學習,當然除非你很有錢??????
方法三:報班學習
在訓練完自己的產品基礎認知之后,有經濟實力并且有充足的時間精力能夠跟上學習的小伙伴,也可以通過報名【產品經理培訓班】的方式進行學習。
通過報班培訓,能夠快速的、體系化的培養(yǎng)自己的產品經理基礎認知,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學習產品經理基礎理論知識,還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自己的項目管理能力、協調溝通能力、產品規(guī)劃能力等等綜合能力,達到個人系統能力提升的目的。
但是,隨著現在市場上對產品經理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僅僅依靠進培訓班學習,來拿到產品高薪 offer 是不太夠的。
況且現在市面的上的產品經理培訓機構質量都參差不齊,90 %以上的機構都是以產品經理授課為主,真正進行實戰(zhàn)項目演練的少之又少。產品經理基礎課程在 B站等平臺一抓一大把,千萬不要為了基礎課程的學習被培訓機構割韭菜。
要具備產品經理的基本能力,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不斷做實際公司的產品需求項目,并且去反復打磨。
這個過程中,如果你的認知能力還可以,可以試著去研究市面上用戶量級比較大的產品,從需求的產生、到市場/需求的分析、到多個策略的輸出、到策略的確認、再到為什么人家要咋這么實現,不是那么實現?等等,利用自己前面學到的產品方法論,去通過表面看本質,深層的、有針對性的去分析市面上各個領域比較靠前的產品的實現邏輯(比如微信、小紅書、抖音等等)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借助一些外援,比如說行業(yè)大佬的意見、別人的報告和自己的對比
如果你不具備獨立分析的能力,可以考慮通過把報名培訓班的方式,讓別人幫你拔高。但是在報班的時候要學會做篩選,免得成為“韭菜大軍”。
而判斷的標準至少滿足以下任意 2 點:
1.??仔細看課程大綱,課程內容要包含基礎理論+案例拆解/實戰(zhàn)項目(通過案例或項目,加深自己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
2. ? 判斷課程是否有項目實際需求演練(通過作業(yè)加深自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因為聽別人說和看別人做,是學不到真正的東西的,只有自己不斷訓練的過程中,才能不斷加深自己的理解)
3. ? 課程人數不要太多,最好是 20 人內的精品小班(因為人數越多,老師的服務效果就會越差,尤其是超過 50 甚至上百人的課,有很多發(fā)現學完之后收獲并不大
第2步:聽進階課程—加深項目認知
具備一定產品基礎認知后,我們就需要將基礎認知與實際項目結合起來,再次加深自己對項目的認知。
而這里說的進階課程包含:用戶體驗部分、產品運營部分、產品經理與技術、數據分析部分,除此之外,應該還包含公司里面實際產品需求或項目的案例拆解。
比如:講解一個搜索功能點、內容社區(qū)平臺、教務系統、商品中心、訂單中心、營銷中心、教育行業(yè)、金融行業(yè)等等;目前市面上很多機構收費近萬的課程也就講這些內容。而依靠進階課程,系統的分析案例,具備產品經理基本認知和熟悉產品工作必備技能,能找到工作的概率可以達到20%。
因為訓練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的方法,不是聽多少別人錄好的課程,看多少別人整理好的資料。最最重要的是,通過課程和資料,你自己消化了多少內容?通過做項目和需求的這個過程,反反復復打磨,你能實際做多少?能把多少需求落地?能否給出實際的產品落地方案?
第3步:親自實踐—反復打磨項目
當你具備了產品基礎認知和項目的基礎認知后,需要對這兩部分得得得內容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起來。體會思考-表達-確定策略-策略落地的整個過程。
按照實際公司相對標準的項目開發(fā)流程:行業(yè)分析—競品分析—需求池梳理—業(yè)務流程梳理—產品泳道圖—產品狀態(tài)圖—功能結構圖—信息架構圖—產品架構圖—產品原型圖—功能交互說明—標準prd—產品簡歷和qa文檔。每一個節(jié)點都要輸出對應的產出物,模擬真實的產品團隊在公司里邊的實際工作環(huán)境,對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落地。幫助自己在進入公司,實際工作中快速度過適應期。
第4步:項目評審—熟練產品工作
項目評審是對你產品認知和項目認知進行充分驗證的過程。項目各節(jié)點產出物都是基于你自己個人思路進行輸出的,在此過程中,你對項目業(yè)務的認知以及產出物的標準可能會存在片面、方向把控不合理等等問題。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所謂的「項目評審」環(huán)節(jié),來基于你的產出物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加強你對于項目的理解深度以及產品能力的提升。
項目的每一個節(jié)點必須反復打磨( 5-8次以上),在不斷發(fā)現問題并及時修改調整的過程中,你的產出物才能符合實際工作的交付標準。
這也是你去找培訓機構學習,對機構要求的參考標準,看看他們是否能針對你產出的作業(yè),反復幫你打磨。經過反復打磨評審的過程, 你能拿到產品offer的概率將提升在90%以上
第5步:撰寫簡歷+QA文檔
當你具備了產品基礎認知以及相對完整的項目經歷后,就需要輸出符合自身特點的簡歷,以及針對簡歷中的內容呈現,進行QA問題梳理。才能找到你自己相對滿意的產品經理工作。
因為簡歷是我們面向心儀公司的敲門磚,也是體現個人價值的重要手段。
產品小白在撰寫簡歷時經常會遇到:寫簡歷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開始梳理?不知道重點寫什么內容?不知道怎么突出自己的個人優(yōu)勢?等等問題。
同時寫出的簡歷也會有:整體結構混亂、主次缺失沒有邏輯、業(yè)務場景的關聯度低、無可量化數據呈現、沒有個人價值體現、簡歷全是套話這些問題,下一遍內容我們針對這些問題,系統的給你們梳理一下產品經理的簡歷應該怎么寫。
在簡歷輸出完成后,你就需要針對你簡歷中的內容和項目,站在面試官的角度,對簡歷中可能會問到的問題,系統的進行QA問題梳理。
而QA問題的核心目的是針對你簡歷中的項目進行二次復盤和梳理。同時對面試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從【考察重點】、【回答思路】以及【具體回答的維度和話術】進行拆解。
梳理簡歷QA的過程,其實就是你需要?“摳” 簡歷中有價值的字、詞、句。
舉個例子??
假如你的簡歷里寫了【xx數據增長了xx%】。那面試官可能會問:
1.針對xx數據增長了xx%,這過程中你只做了那些策略?
2.中間有踩過那些坑?
3.那些策略是有效的?
4.那些策略是無效的?
5.針對這個項目經驗,你自己有哪些產收獲或者有什么經驗分享?”
6.·········
回答時先拆解面試官的考察重點、再去拆解問題的回答思路和結構,組織自己的回答話術。
比如:
當時是基于公司面臨的xxx問題,產品想嘗試從 xxx、xxx、xxx幾點去突破,在這個過程中針對xxx策略進行了優(yōu)化、從 0-1 搭建了xxx系統、當時的數據是xxx、后期又基于此數據,做了 xxx、xxx、xxx的優(yōu)化,數據從 xxx提升到 xxx·····
???結合自己實際做的項目去梳理就可以
整理 QA 的時候要注意對問題的延展,我們要重點思考基于你的回答,面試官可能還會提出什么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反復打磨,整理到自己的 QA 文檔中。
而在實際面試的過程中,每場面試結束后,我們要記得及時做復盤。面試過程中可以錄音,面試結束后聽錄音,針對自己回答不好的問題,再次梳理回答的邏輯和結構,總結自己的回答話術。并在簡歷QA文檔中進行補充,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簡歷 QA 文檔。
最后:
零基礎小白入門產品經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產品基礎認知或只有產品需求項目認知,并不能幫你成功入行產品經理。
僅僅看一些產品相關書籍和產品經理相關課程都是碎片化的,想要系統化的學習。從產品的基礎認知—項目認知—項目實戰(zhàn)—項目評審—簡歷+QA,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是缺一不可的。
而且產品學習切記不可盲目著急,拿到產品 offer 只是產品工作的開始,要持續(xù)保持學習的態(tài)度,在實踐中不斷去提升做自己的產品硬核能力才是關鍵。

感興趣小伙伴別忘了關注+留言,想要獲取更多產品經理干貨知識 +v :Mhtl-xly ?交流 ? (可長按復制到 ?? 添加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