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發(fā)現你孩子的財富基因》語錄(一)
學校系統(tǒng)與其說是培育體制,倒不如說是淘汰體制?!弊鳛榧议L,爸爸的工作就是保護我在心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使我不被這個體制淘汰。
我們都知道老師們總在盡力教育孩子,可問題是,這些老師是在一個被設計得一成不變的體制里工作的。這是一個僅為生存設計的體制,是一個毒化孩子從而減緩他們成長速度的體制,而不是一個能夠適應變化、快速發(fā)展的體制。他們在給了那些表現活躍的孩子們“毒品”之后,又接著對這些孩子說“不要吸毒”。對我而言,在這個體制下生存真是苦不堪言。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個沒有向顧客提供滿意的服務卻反而把自己的失敗歸罪于顧客的行業(yè)。他們會說“你們的孩子學習能力有缺陷”,而不會說是這個體制讓人感到枯燥乏味,更不會說“作為一個體制,我們的教學能力有缺陷”。沒錯,這是唯一一個把自己的失敗歸罪于顧客的行業(yè)。
通常學術智商很高的人在現實世界里過得并不是很好。”“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問。
“這個問題我也沒有找到答案,我想可能是因為老師們只關注知識本身,而不注重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緣故吧。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在于,老師們總愛懲罰犯錯誤的孩子,可是假如你害怕犯錯誤,就會什么事也不想做。教育界太看重做正確的事而又太害怕出錯了。害怕犯錯誤,并且擔心犯錯誤會讓自己看起來很蠢,這種想法阻止了人們去采取行動,可我們畢竟是通過行動來學習的。誰都知道人類是在犯錯誤的過程中學習和進步的,但學校系統(tǒng)又在懲罰常常犯錯的人。教育界的很多人都會告訴你,你需要去了解棒球,可他們自己根本不會打棒球?!?/p>
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們還沒學會害怕。他們還年輕,知道假如失敗了,還能重新站起來。然而對許多成年人來說,年齡越大,就越害怕失敗。
因為我們是通過犯錯誤來學習的,因此最大的風險就是長久地等待而不敢去犯錯誤。我的一些朋友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做同一種事情,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陷入了財務困境。他們之所以會身處困境,是因為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沒有犯過什么錯誤。現在他們中許多人既沒錢也沒有時間,而這二者相比,時間比金錢更重要。所以,請鼓勵你的孩子在起步階段就用真錢玩“現金流”游戲,并養(yǎng)成良好的財務學習習慣,這會增加他們的財務知識。因為所有風險中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敢在年輕的時候冒險,以及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因為你的年齡越大,你犯的錯誤就會越嚴重。
在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或大約9歲時,大部分現行教育體制會開始對他們進行純粹的智力教育。積木和玩具被拿走了,孩子們開始了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了加快這個學習過程,孩子們不得不幾乎盲目地接受權威人士(如老師)要求他們讀或聽的內容。在這一點上,這種體制的確是在強調幾乎純粹的智力性的學習。在情感上,孩子們變得害怕犯錯誤,害怕提問或懷疑。在動手操作方面的學習,也幾乎只剩下在體育館和操場上進行的藝術和體育課了。具有語言天賦的學生會學得很好,而擅長動手學習的學生或藝術感較強的學生就開始落后了。在這個階段,孩子們被要求只能一味將理性概念當做事實來接受而無需任何實踐論證。因此,當銀行經理說“你的房子是一項資產”時,大多數人只會點點頭接受這個事實而不是去親自驗證。畢竟,這是我們從9歲開始就被教授的學習方式。
很少有人認識到,人與人之間不僅存在著性格上的差異,還存在著學習方式的不同。現行教育體制讓許多人感到痛苦的一個原因是,它僅僅適合一部分人的學習特點。這就好比我們專門為火相星座的人量身定做了一個學校系統(tǒng),卻搞不懂為什么水相、風相、土相星座的人會討厭學校。
今天,大多數年輕人上學以獲得一項技能以便日后能找到一份工作。我們知道一天只有24個小時。如果我們按小時或其他測算時間的方式出賣勞動力,我們在一天中所擁有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有限的時間又限制了我們所能獲得的財富。例如,如果一個人每小時掙50美元,一天工作8個小時,那么他每天最多能掙400美元,如果他每周工作5天,那么每周最多掙2000美元,一個月就可以掙8000美元。這個人增加收入的唯一方式就是延長工作時間。美國健康、教育和福利部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每100位65歲的人中僅有1位是富人,我認為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大多數人被訓練出了靠工作掙得工資的思維方式,而不是去思考自己能為多少人服務。富爸爸常說:“你服務的人越多,你就會越富有?!?/p>
許多人都被培養(yǎng)成了只為一個雇主或一定數量的顧客服務的雇員。
許多人任由歲月流逝,卻從未真正開始行動。他們有一天會突然發(fā)現自己已年過40,卻常常深陷債務之中,而孩子還需要上大學。他們在一生中的大部分光陰里都在為錢辛苦地工作,卻不得不背負著沉重的債務,終此一生都在支付賬單。
人們努力工作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永遠都學不會如何讓錢為自己努力工作,所以他們只有一生拼命工作,而他們的錢卻閑了下來。

在這個時代,為了跟上行業(yè)的步伐,人們應當像蜜蜂一樣:充滿活力、雄心勃勃,并愿意一天工作12個小時。
老員工中最優(yōu)秀的會被推上管理層,剩下的則會被淘汰,而打擊這些老兵的方法也是容易得令人吃驚。去年9月份,國內一家計算機公司登廣告招聘一名程序測試員。所有應聘者自然都不遺余力地運用出色的專業(yè)技能來制作精美的求職簡歷。當然,他們都能勝任這份工作,可是機會只有一個,招聘者是怎樣把最好的應聘者篩選出來的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只看申請表上的出生日期,然后將他們分成35歲以上和35歲以下兩組?!痹摴緝炔咳耸咳缡钦f,“35歲以上的不予考慮,這樣做雖然不合法,但難道不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嗎?”
適者生存,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
我也知道人們追求的目標各不相同。富爸爸對我說:“大多數人離開學校是為了找份工作,所以他們就找到了工作?!彼o我解釋道,一個人心里想要找什么,他在生活中就能發(fā)現什么。他說:“想找工作的人總能找到工作,我不想找,所以沒工作。而我在訓練我的頭腦尋找商業(yè)機會和投資項目。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一個人只會發(fā)現他大腦里反復在找的東西。假如你想致富,就要讓你的頭腦學會尋找能讓你致富的東西,而工作不能讓你變富,所以打消找工作的念頭吧?!?/p>
當我對人們說西方教育體制源于普魯士時,許多人只是聽聽而已,并不會太在意。而當我說普魯士體制的目標只是培養(yǎng)雇員和士兵時,許多人開始聽我說話,用或嘲諷、或敵對、或懷疑的眼神盯著我。他們中間最生氣的人通常是教育體制里最賣力的人。當有人質疑我這段話的可信度時,我常會問他們這個問題:“學生離開學校后要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回答是:“找工作。”他們找工作是因為這種體制就是這樣給他們規(guī)劃好了的,他們的反應就像優(yōu)秀的小士兵。我這么說是因為普魯士雖然已不復存在,但它幾個世紀前留下的舊思想卻依然如故。
觀念的比較
工業(yè)時代
信息時代
工作安全,任職期
自由人,虛擬公司
按工齡取薪
按績取薪
一份工作
多種職業(yè)
65歲退休
提早退休
按時上下班
想工作時才工作
學校
研討會
學位和資歷
核心素質
老經驗
創(chuàng)意
公司退休金計劃
自己管理的證券組合
政府退休金計劃
不需要
政府醫(yī)療計劃
不需要
在公司工作
在家工作
許多職業(yè)都有一條終結職業(yè)生涯的“自動引爆線”,在20、25、30或40年后結束你的職業(yè)生涯。不論這出現在什么時候,它總是早于你的退休年齡。這種結束可能是體能上的限制,如模特的容顏老去,運動員的身體機能衰退;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數學家總是出錯,廣告與設計界的精英創(chuàng)意不再新穎,也不再能掙到錢;還有可能與精力有關:投資銀行家和律師到了40歲時可能會因為精力衰退、離婚或者體力不支而開始走下坡路,也許這3種情況都會發(fā)生。但這并不意味著你不能再從事該行業(yè)的工作,但到達事業(yè)巔峰的機會已然錯過,你僅僅是一個失敗者。
假設你20歲開始職業(yè)生涯,勤奮工作數年,慢慢地、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往上爬,那么直到55歲左右你才能接近目標,而一生的光陰已經過去了大半。今天的現實卻是,如果你在40歲時還達不到目標,你就永遠都不會成功了。在一些行業(yè),你在20或25歲時就要考慮是否需要換一種新的職業(yè)。在大大小小的城鎮(zhèn)中,到處都能看到上了年紀的平面設計師,他們在干著一些上色或陶藝方面的零活兒,或者經營著一家當地的面包坊……
墨爾本大學就業(yè)中心的負責人迪·拉希格說,目前人們在40歲左右達到職業(yè)生涯的巔峰,之后便開始走下坡路,這個趨勢說明,人們應該多為他們的下一項職業(yè)做準備,并花些時間為這種新職業(yè)接受再培訓或求諸網絡。她說有些職業(yè),像平面設計,就是屬于年輕人的職業(yè),超過40歲的人就會被排除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