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live the king!

經(jīng)歷了16年庵野版《哥斯拉》以及老虛的動畫三部曲之后,來自傳奇的大胖G終于再度回歸!
有幸趕上了《哥斯拉2》的提前點映場,得以在正式上映前一周看到了這部期盼已久的作品。要問感受的話,我只能說,這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怪獸電影!
(嚴重劇透警告!)


從之前的宣發(fā)物料來看,《哥斯拉2》制作組對于怪獸對決的大場面顯然是信心滿滿。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雖然可以看到不少已經(jīng)在預告中出現(xiàn)過的場面(如果你一直在跟蹤本片預告的話),但怪獸對決的戲份仍舊比想象中的多,幾乎可以占據(jù)全片的一半以上。雖然有些時候人類視角的轉(zhuǎn)場影響了怪獸對決的節(jié)奏,但整體上來說,四巨頭的嘶吼咆哮以及激烈廝殺在大銀幕上觀看真的是非常震撼,對比第一部遮遮掩掩的怪獸對決,這一部的交鋒顯然要充實的多。

除去更多的交鋒對決,怪獸們的形象刻畫也是一大亮點。雖然四巨頭的形象早已在日版中樹立起來,但通過CG再現(xiàn)的怪獸們所帶來的視覺沖擊是截然不同的。拋開老面孔哥斯拉,光是這三頭新登場的怪獸就已經(jīng)足夠印象深刻:基多拉的邪氣、霸氣的金色與有趣的三頭互動;拉頓天空霸主的姿態(tài)以及吃癟+二五仔的表現(xiàn);魔斯拉的華麗展翅以及最后的“犧牲”還有亮瞎眼的圣光。再加上專屬于它們的出場BGM和特寫鏡頭,傳奇宇宙中怪獸們的形象塑造可以說是近年來的最佳了。

首部飽受爭議的“黑夜打戲看不清”在這部續(xù)集中得到了極大改善。雖然大部分交鋒場面仍舊發(fā)生在黑夜(基多拉自帶風暴也是沒辦法),但亮度確實提升了不少。除此之外,四巨頭各自鮮明的代表色,基閃閃的放電,結(jié)尾的紅蓮哥斯拉.....這些都讓本片的夜戰(zhàn)戲更加明亮。


然而,比起怪獸陣營的深刻印象以及特效場面的震撼,本片在敘事方面還是不盡人意。兩條劇情線算是中規(guī)中矩:明線上,帝王組織vs“老獅子”率領(lǐng)的反派組織這條線老套但還算完整,一邊懷著期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一邊可以說是極端的反人類主義,想利用泰坦巨獸凈化地球;暗線上,則是依舊延續(xù)了首部的家庭親情(“小11”一家的糾葛),因為首部的舊金山災難,一家四口痛失小兒子,父母關(guān)系破裂,“小11”與父親關(guān)系隔閡,但在最后這一家還是重拾羈絆(雖然母親艾瑪博士為了贖罪選擇犧牲)。拋開槽點較多的艾瑪博士的人設,劇情其實還是說的過去的。

可扣分點就在于,導演的節(jié)奏把控實在是有點糟糕。像是基多拉初登場前的劇情發(fā)展,可以說是真有點昏昏欲睡。即便是中后期幾乎高能不斷的劇情,戰(zhàn)斗高能中突然切換的人類視角,帝王組織的解說等等也顯得有些突兀和無聊。對比首部,同樣是老套的劇情,但通過相對較好的氣氛營造和節(jié)奏把控,最終將舊金山之戰(zhàn)的情緒帶向高潮。只能說兩部《哥斯拉》也是各有優(yōu)劣吧。
雖說人類陣營的戲份有些扣分,但芹澤博士的結(jié)局卻是意料之外的閃光點。同樣是在哥斯拉面前選擇自我犧牲,1954年(指日版第一部《哥斯拉》)的芹澤博士是為了殺死哥斯拉而同歸于盡,但傳奇宇宙中的芹澤博士卻為了救活哥斯拉而選擇了自我犧牲。結(jié)局相同,但意義卻截然不同,一句“再見了,吾友”,真的是感人又充滿了情懷。


以粉絲角度而言,我真的想給《哥斯拉2》打個9分(扣一分給敘事),四巨頭混戰(zhàn)真的太震撼了,芹澤博士和魔姐的犧牲又是如此的感人。可以說,這是繼《環(huán)太平洋》之后,近年來個人心中最好的怪獸電影!
但拋開粉絲濾鏡,它的毛病也確實不少:亮瞎眼的光污染,重視效輕文戲,不夠酣暢淋漓的對決......和第一部對比,可以說是兩個極端。
待正式上映時,期望它能獲得足夠的肯定和亮眼的票房表現(xiàn)。同時也期望明年的《金剛大戰(zhàn)哥斯拉》能夠為傳奇的怪獸宇宙畫上圓滿的句號。



這次的彩蛋,明示《金剛大戰(zhàn)哥斯拉》要走《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的劇情套路了吧23333
(哥斯拉=大超,金剛=老爺,基多拉頭→機械基多拉?=毀滅日)

(所有海報和劇照來自時光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