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和2019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揭曉

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爾加·托卡爾丘克( Olga Tokarczuk) ,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根據(jù)諾貝爾獎官方網(wǎng)站介紹,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頒發(fā),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lǐng)域之一,他在遺囑中說獎金的一部分應頒給“在文學界創(chuàng)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據(jù)諾獎官網(wǎng)介紹,首屆諾貝爾文學獎于1901年頒發(fā),得主是法國詩人普律多姆。此外,羅曼·羅蘭、蕭伯納、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曾獲得過該獎。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中國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大陸本土作家。
2018年5月,因有院士家屬卷入性丑聞等事件而陷入信任危機,瑞典文學院宣布取消頒發(fā)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這是自1949年以來這一獎項首次推遲頒發(fā)。為此,今年公布了2018年和2019年兩年的獲獎者。
以下為近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2014年授予法國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代表作品有:《星形廣場》《暗店街》《青春咖啡館》。獲獎理由:他用記憶的藝術(shù)展現(xiàn)了德國占領(lǐng)時期最難把握的人類的命運以及人們生活的世界。
2015年授予白俄羅斯作家、記者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代表作:《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最后的見證:失去童年的孩子們》《戰(zhàn)爭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個證人》。獲獎理由:她的復調(diào)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
2016年授予美國搖滾歌手鮑勃·迪倫,代表作:《隨風飄蕩》。獲獎理由: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tǒng)中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表達。
2017年授予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代表作:《群山淡景》、《浮世畫家》、《長日將盡》、《別讓我走》。獲獎理由:借充滿強烈情感的小說揭示了我們幻覺之下的深淵。
來源:海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