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何時被淘汰?聯(lián)想拯救者移動固態(tài)硬盤:PSSD戰(zhàn)未來

不知道各位發(fā)現沒有,幾年前還能頻繁露臉的U盤最近越來越沒市場了,我有好幾個同事都鳥槍換炮,改用一個比U盤稍大,但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新玩意了,這類產品就是PSSD,中文名為“移動固態(tài)硬盤”。

了解存儲市場行情的朋友應該會想到,2023年上半年SSD固態(tài)硬盤價格喜人,499可以買2TB,999可以買4TB,而且還不是老舊的SATA,是讀速高達7300MB/s的PCIe4.0x4的NVMe M.2 SSD,這場價格戰(zhàn)極大地推動了固態(tài)硬盤的裝機熱潮,以往嫌SSD貴的“省錢老哥們”紛紛拋棄機械,投向了4TB固態(tài)大倉庫的懷抱;與此同時,PSSD這種將M.2 SSD封裝入盒的移動固態(tài)硬盤也打開了局面。

想想看,普通U盤啥水平?以我手里這個金士頓DTX 64GB U盤為例,這貨最大的容量規(guī)格也就128GB,幾部藍光電影就裝滿了。雖然它已經是支持USB3.2Gen1的新品,但理論最大讀取速度也只有70MB/s,最大寫入速度10MB/s,平時存點兒小文件還好,一旦涉及大文件、大量數據,那真是讓人急得吐血。

但輪到我手里這個聯(lián)想拯救者移動固態(tài)硬盤,瞬間“手榴彈變核彈”,數據傳輸速度直接飆升到1050MB/s,也就是USB3.2 Gen2(10Gbps)的標準,是U盤的理論讀速的15倍以上。而且容量也夠裝,可選512GB和1TB的大容量,幾十部4K大片完全hold得住,給游戲主機也能大展拳腳。你說這個時候,我有什么理由不選PSSD?

這兩張照片來自這款1TB冰魄白款型的聯(lián)想拯救者移動固態(tài)硬盤所做的實際讀寫速度測試,大家可以從圖中看到,它的高速順序讀取速度的確接近了1050MB/s的理論值,高速順序寫入速度也逼近了1000MB/s,每秒1GB,想想都舒爽。

不僅如此,其接入電腦后的4K隨機讀寫速度也很出色,這個成績基本達到了將SSD內置主機主板中4K讀寫速度的80%左右。它的兼容性也比U盤強多了,無論筆記本、電腦、游戲主機,甚至手機Type-C都能用PSSD,U盤的插接限制就多了許多。

話說回來,U盤之所以沒被淘汰,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U盤的價格便宜,傳輸穩(wěn)定,但它的速度天花板太低了。而固態(tài)硬盤也不是全無短板,比如數據持續(xù)傳輸大量數據后難免發(fā)熱,如果PSSD的散熱不佳,速度也會降級,嚴重者還會掉盤、“假死”。

不過現在的PSSD溫控散熱已經可以做到很棒的程度,以聯(lián)想拯救者移動固態(tài)硬盤為例,它制定了一整套散熱策略,軟件方面通過固件智能調節(jié)負載,硬件方面有多個溫度傳感器組成矩陣式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軟硬結合均衡熱區(qū)分布、散熱路徑,智能調控PSSD的溫度。

散熱的中流砥柱也包括鋁合金材料。聯(lián)想拯救者移動固態(tài)硬盤內部采用了一體式金屬散熱鰭片,加上緊密貼合的100W/MK高導熱系數的PC級的導熱硅脂片,有多少熱量都可以高效率地逸散出去。

因此,即使持續(xù)拷貝大量文件,聯(lián)想拯救者移動固態(tài)硬盤也不會因為過熱而降速或者掉盤,保證了傳輸效率和數據安全,而且可以借助A+C二合一數據線,隨時在PC和筆記本,甚至手機iPad之間大批量地遷移、備份數據。

6系航空鋁合金的外殼也可以保證這款PSSD耐摔耐造,完全不怕磕碰剮蹭,整機也只有68g重量,LEGION柔光信仰燈的加持更養(yǎng)眼。如果你有機會選用它,相信你也會感受到它細膩的手感。

可能有朋友會說,淘汰U盤為時尚早,U盤那么小,你PSSD能做到嗎?

其實我想說:再小的U盤,你也是要裝到褲袋或者背包中,極端的小確實是優(yōu)勢,但并不是決定它永遠占據主流的關鍵因素。雖然PSSD不如U盤小,但它的體積已經足夠便攜,裝入褲袋、衣兜、放入包包,同樣不占地方。而且外觀更有設計感,用途更廣,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絕這么一個又快又大又便攜的移動存儲設備。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未來的PSSD能降到白菜價,就沒U盤什么事兒了。

當然,除了U盤和PSSD外,我們還可以考慮速度、性價比居中的固態(tài)U盤,限于篇幅這里不再贅述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筆點酷玩的過往評測。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給你1千塊,你會選擇買30個老慢小的U盤,還是1個又猛又能裝的聯(lián)想拯救者PSSD呢?在評論區(qū)說出你的選擇和理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