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華麟:正宗奶茶首重香、醇、滑
奶茶的起源,眾說紛紜。有說西藏人是最早將奶和茶混合的民族,其后此方傳至印度,再由英國人從印度取經(jīng)偷師,從此大受英國人歡迎。

港式奶茶起源
香港人之所以飲奶茶,也是源于英國人的Afternoon Tea。當時香港為英國殖民地,話說英國人習慣在3點3喝下午茶,不少苦力和工人耳濡目染下,都加以模仿,在下午飲奶茶食茶點。
不過,本土人嫌英國茶味道淡,于是加糖加奶,令味道濃、熱量高,幫助補充體力;當然,工人苦力收入低,貴價紅茶和鮮奶用不起,茶葉也不大講究,并以淡奶代替鮮奶沖茶,味濃、偏甜,這就是港式奶茶的雛形。

30-50年代高濃度茶配煉奶
港式奶茶大約于上世紀30年代出現(xiàn),當時香港只有高級餐廳或酒店才有供應(yīng)添加鮮奶的錫蘭紅茶,一般的巿民消費不來。但盛行于香港路邊的大排檔(茶水檔)改變這種高消費的喝紅茶文化,加上當時華人較喜歡喝濃茶提神,于是,大排檔將英式喝茶習慣全面改變過來。
檔主從不同途徑找來粗中幼的錫蘭紅茶葉,并把大量茶葉放入棉布袋中沖泡紅茶,這樣茶的濃度自然高,為了中和高濃度茶的堿性,會加入高比例的淡奶;但當年是采用流行的煉奶(現(xiàn)在多用甜奶),成為第一代港式奶茶。而Lipton亦于此時期打入香港巿場,開始陪伴港式奶茶發(fā)展。
絲襪奶茶本地首創(chuàng)
講到港式奶茶的代表,必數(shù)標榜香、濃、滑的絲襪奶茶。一直用來沖茶的尼龍布茶袋,容易滲出茶粉,于是改用密度較高的白毛布手縫茶袋,以阻隔茶粉,令茶入口更幼更滑。由于茶袋經(jīng)不斷染色,狀似絲襪,以這種茶袋沖制的奶茶,便被稱為“絲襪奶茶”,由于夠滑,自此聲名大噪,廣為人識。
正宗奶茶首重香、醇、滑
別以為人人都可沖得一杯靚奶茶。出色的奶茶首重香、醇、滑,當中由茶葉拼配、所用的奶、沖泡方法、所用的茶壺、茶袋甚至茶杯都滿是學問,一切都是奶茶師傅數(shù)十年修來的功架。

當中茶方最緊要,茶方由不同茶葉混合而成,比例每家都不同,一般餐廳都會用上2至3款茶葉拼配成自家口味,有些出名的茶餐廳,更會用上5、6款之多;其中茶葉會來自不同產(chǎn)地,濃淡亦不一,有粗有幼。大抵來說,粗茶出味較慢,但沖泡時間較長,味道醇厚;而幼茶出味快,但味道較輕,怎樣拼配,每個沖茶師傅都有自家秘方,絕不外傳,甚至茶餐廳老板和伙計都不知道。
御華麟絲襪奶茶在選茶、拼茶、煮茶、拉茶、撞茶、焗茶、灌茶——七道工序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精心對待。數(shù)十次的手工搖勻、拉調(diào),使其呈現(xiàn)出“滑、柔、甜、苦”的正宗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