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巴掌拍不響,人家怎么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
小寶出生后不久母親便意外身亡,父親苦于生計只好外出打工,將小寶托付給父母照看,所以小寶的童年都是跟在爺爺奶奶身邊,每年只有在春節(jié)的時候才可以得到些許的父愛。
偏遠地區(qū)的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小寶出生后母親便去世,大家認為她是不祥之人。
小寶的衣服大多都是親戚孩子穿過的,奶奶為她縫了又補,她經(jīng)常一個人玩,因為其他小朋友總是嘲笑她沒有爸爸媽媽,因為小寶的全名叫做王寶寶,經(jīng)常被其他小朋友拿名字開玩笑,所以小寶一直覺得自己的名字很羞恥。

小寶非常討厭上學,因為會有淘氣的同學故意欺負她,把吃過的口香糖扔在她的頭上,不僅如此,趁她不在班級,還撕碎了她的作業(yè)本。
有些時候,并不是你不去招惹別人,就可以安全度過。
老師看在眼里也不會多加干涉,相對比一個自閉的孩子,相信大家都喜歡活潑可愛的孩童。
小寶總是在上學的前一天悶悶不樂,爺爺奶奶不懂她的想法,以為只是孩子不懂事。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玩手機玩的。
小寶在家里是一個人,在學校也是一個人,沒有人愿意接近她。

后來她向奶奶提出不想上學了,誰知遭到了爺爺?shù)囊活D暴打,他們把希望都寄托在年幼的小寶身上,希望她能夠出人頭地。
也是這次的挨打,小寶再也沒提出過不去上學的想法,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不愿意與人交談,她的衣服上總會有腳印,可是爺爺奶奶都沒有放在心上。
有一年春節(jié),小寶的父親回來了,還給他買了一身衣服,小寶抱著爸爸終于哭出了聲,是她日日夜夜思念的父愛,是她的安全感。

父親待了幾日便要急匆匆的走了,小寶想要留住父親或者跟著父親一起外出打工,她不怕苦不怕累,緊緊的抱著父親的包裹不肯放手,父親的臉上飽經(jīng)風霜,如果可以他又何曾想過背井離鄉(xiāng),他需要照顧家中的二老還有一個年幼的孩子,趁著有力氣多賺些錢,以后供小寶讀書。
就算沒有考上大學,以后也能找個好婆家,小寶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父親沒有直接給她找婆家。
小寶看著漸漸遠去的父親,大聲地喊著“你不在,就會有人欺負我”,父親連頭也沒有回,反而是身邊的爺爺奶奶回了句,“一個巴掌拍不響,人家怎么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你要學會懂事。”
在小寶高一的時候,爺爺心臟病去世,父親也選擇回到老家打工,可是小寶沒有感到父親的溫暖,對誰都是愛答不理。

也是那一年,父親娶了一個二婚的婦女,不久后小寶就有了一個弟弟,奶奶每天都把弟弟抱在懷里,向鄰居介紹著,看著一家三口開心的他們,小寶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外人,后媽對她不冷不熱,父親認為她太過叛逆,奶奶忙著疼孫子。
在一個大雨天,小寶的父親接到了醫(yī)院的電話,小寶拿著學費去了一個賓館,選擇了割腕自殺,在墻上畫著腦海中的母親,記憶中慈愛的父親,還有她自己。

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小寶的父親抱著冰冷冷的她痛哭不已。
沒有人知道小寶是怎樣挺過來的,一直在同學的欺負中,在爺爺奶奶的不理解中度過,她被同學鎖在廁所,被班主任嫌棄,每次向外地的父親打電話也是報喜不報憂,得到的只是父親讓她學會懂事的囑托。
或許小寶真的學會了懂事,在父親有了新家庭之后離去,因為那個家沒有她的位置,甚至連她的名字都像烙印一般刺激著她。

小寶離世后,生活依舊在正常進行,同學認為消失了一個“臭老鼠”、“一個作樂的玩具”,老師認為失去了一個“拖油瓶”,而父親有妻子、有孩子,生活也步入正軌,不用外出奔波,儼然一個完美的結(jié)果。
多年之后,沒有人記得小寶的存在,大家都在自私的生活,不良作風助長了她短暫且悲哀的一生,當今社會留守兒童、校園霸凌依舊在每日上演,又有多少個小寶在角落里等待救援,愿她們守得云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