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記】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特輯

8月4日,早8:30,云錦路站出站口不遠處
肅穆。
那是我通過漫長的安檢之后,最先映入我眼中的漢字,這兩個字是紀念館一句直擊心靈的宣告。
黑底、黑體、白字,那塊碑就站在那里,在它身后的,便是一位瘦高的的母親,她抱著孩子,仰天慟哭。那位母親是石頭雕刻成的,她的手臂細小到很難舉起手中的孩子;她的眼睛,沒有光彩,似乎是盯著天空,似乎又能從里面看到那年日軍在南京城內(nèi)的暴行。
我沉默著、彳亍著,此刻我的眼中映畫著的,不是2019年的南京,而是1937年的南京。
肅穆,肅穆……
這里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我似乎封閉住了自己的耳朵,我只能看到游客們或氣憤,或哀傷,或沉默的目光,我還看到一些老人,他們由旁人攙扶著,慢慢的踏著沉重的步子,眼上蒙了一層陰翳。
我似乎打開了自己心的耳朵,我聽到了黑白的吶喊,黑白而無用的控訴,黑白的,從地獄中傳出的聲音……那四十天的南京,那地獄一樣的南京,在我的腳下,把他的痛苦平靜地訴說給我,說給每一位來訪的游客。
沿著紀念館外鋪設(shè)好的路,我走到了一面墻的前方。那面墻寫著各種語言,打頭的是漢語:“遇難者 300000”。
那面墻上的語言,我認識漢語、日語、韓語。不過,緊跟著漢語的,是一句日語。
甚至于,紀念館內(nèi)部,所有出現(xiàn)漢語的地方,都會緊跟著一句日語。
紀念館走入地下的樓梯,那面墻上排滿了受難者的檔案。檔案中的,曾經(jīng)是無辜的,一個個的,活生生的人,此刻,他們就是我生長的國家,此刻,他們作為這個國家歷史的見證者們,正在與我、與游客們對話。
走進展區(qū),我看到一面墻,那面墻上掛著幸存者的照片,那一張張照片后面是一個個燈箱,所以照片也就有亮有暗。如今還有一些照片亮著燈,但更多的照片,在我站在這這面墻之前,就暗了下去。
我站了三秒鐘,以作為一場簡短的默哀儀式。
穿過布置好的走廊,走過一個轉(zhuǎn)彎,便能看見館內(nèi)還原的南京城廢墟。這令我想到了昨日南博里繁華的民國風(fēng)情街,只過了一天,南京城便成為了這副模樣。
昨日的她曾是那樣熱鬧,今日的她,滿目瘡痍。

幽藍,昏暗的燈光中,是我不忍再看南京城廢墟;轉(zhuǎn)過一個彎,我又來到了一面照片墻前。出乎意料的,這面照片墻上展示的報紙、照片上,都控訴著侵華日軍的恐怖行徑。如果剛剛的民國廢墟只是一個索引,那么墻上這些駭人聽聞的照片,這些惡魔般的行徑,便是這場悲劇的重要篇章。
不敢看,不敢相信,但我又強迫著自己的眼睛,我要看,我必須要記住,在戰(zhàn)爭年代,人性最墮落,最丑惡的樣子。
那都是些什么人啊,他們怎么能做到在營造虛假和諧的同時,開著殺人競賽的。他們在動手的時候,心中沒有哪怕一點點痛楚,哪怕一點點恐懼,哪怕一點點憐憫?
是啊,這些侵略者們,還配得上稱之為人嗎?
我懷著沉痛的心情離開這壓抑的展區(qū)。請給我一些溫暖吧,我暗自乞求著,那壓抑著的悲傷和痛楚壓得我近乎窒息,那些戕害無辜百姓的惡鬼們,即便在照片中也讓人充滿寒意。
終于,燈光亮了一些,我來到來到新的展區(qū)。身后的黑暗依然存在,但片刻的光芒多少給了我一些繼續(xù)閱讀歷史的力量。
新的展區(qū)展示了在南京淪陷時期,一些外國友人、國內(nèi)有志之士們共同努力,唱響了一曲保護南京,保護南京人民的頌歌。有兩尊雕塑值得一提,一座雕塑刻畫的是拉貝先生,他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日軍慘絕人寰的罪行,為戰(zhàn)后的審判提供了一場關(guān)鍵的證據(jù);另一尊雕塑是明妮·魏特琳女士,她雙臂張開,神情嚴肅而堅定,在她身后的,是南京的婦孺?zhèn)儭?/span>
展館以此為轉(zhuǎn)折,前方的色調(diào)愈發(fā)明亮而溫暖,但直到接近出口時,我才注意到,剛剛場館里一直少了一樣?xùn)|西——鮮明的顏色。
當(dāng)我走出展區(qū),站在結(jié)束語面前,望著結(jié)束語背面畫滿藍天白云的墻,我明白,這次的瀏覽已告一段落。
我慶幸著,這樣的壓抑僅持續(xù)了兩個小時;隨即,一股巨大的哀傷從心底涌上來。
是的,我在史書中讀到的文字,滿溢著恥辱,我站在史實面前,相比于屈辱,我感受更多的是哀傷——我為那時幾乎無力反抗的社會哀傷,為那時冤死與冷刃之下的無辜平民感到哀傷,為這座憂郁而浪漫的城市感到哀傷。
我的內(nèi)心已經(jīng)無法裝下那樣多的痛苦了,離開紀念館之后,我想了很久,最后還是要記錄下這篇文字。就和我不想看那些殘酷的史實,卻又不得不看這些殘酷的史實一樣:一個民族,總有一些事情,是無法忘記,更是不能忘記的。
面對結(jié)束語那句:“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聯(lián)想到這座紀念館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我不由得感慨萬千。

需要承認一點,我喜歡一些日本的番劇,一部分的日本文化,有點大齡萌二,日常生活中可能還有點迷糊,但當(dāng)我來到這座紀念館時,我依舊會為我們同胞的遭遇感到痛心,我依然會咒罵那年侵華日軍的惡行……
但是我更明白,仇恨是和平最大的敵人,和平是最應(yīng)當(dāng)被人們所珍重的。正是因為歷史已經(jīng)如此的灰暗殘忍,才更應(yīng)該讓我們時刻警醒自己,去珍惜百年不到的寶貴和平。

走出展覽館,我來到和平公園,順著參觀路線來到一尊白玉雕塑面前,那尊雕塑主體據(jù)說高12.13米,那是一位女神的像,純白無瑕的女神一手托起初生的嬰兒,一手放飛象征和平的鴿子。她守望者前方的紀念館主體,愿在她的守候之中,戰(zhàn)爭永遠都不會到來。

-南京之行·完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