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題,考前沖刺】---距離中考還有14天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
材料—:2023年4月13日,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開行。該鐵路實現(xiàn)了乘火車當日通達(最快10小時),采取“兩地兩檢”通關模式。中老鐵路被稱為“友誼新絲路”,對于方便沿線民眾出行、推動兩國旅游等產(chǎn)業(yè)發(fā)展、促進兩國經(jīng)貿(mào)往來和共建“一帶一路”高質(zhì)量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材料二:中老鐵路全線采用中國標準建造,沿途穿越167個隧道,301座橋梁,占路段全長的76.5%。下圖為中老鐵路分布圖和老撾瑯勃拉邦氣候統(tǒng)計圖。

(1)中老鐵路北起我國______省昆明,南到老撾_____(填首都),沿線區(qū)域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因此橋梁、隧道占比高。
(2)中老鐵路的開通使老撾出口到中國的產(chǎn)品運輸時間縮短,運輸成本______,市場競爭力______,
? ? ? ? 方便沿線居民出行。
(3)根據(jù)圖文材料,推測中老鐵路修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是__________、________。
你
做
對
了
幾
道
題
?
【答案解析】
(1)云南? ? ? ??? 萬象? ? ? ?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橘子解析】昆明位于云南??;據(jù)圖可知,中老鐵路的終點在老撾的首都萬象;中老鐵路沿線區(qū)域主要為中南半島,其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2)降低? ? ?增強
【橘子解析】中老鐵路的開通使老撾的產(chǎn)品出口到中國的運輸成本降低,市場競爭力增強。
(3)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發(fā);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多暴雨;山高谷深,地勢起伏大;河流眾多,水流湍急
【橘子解析】中南半島上地形崎嶇,山地較多,易發(fā)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從氣溫降水量柱狀圖上可看出,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多暴雨,給鐵路修建帶來困難;從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可知,中南半島山高谷深,地勢起伏大;河流眾多,水流湍急,給鐵路修建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