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上將許世友:軍令如山,戰(zhàn)功赫赫,堪稱世之虎將!
許世友,原名仕,字漢禹,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曾師從少林,習得一身好武藝,一把大刀使得出神入化,加之面容黝黑,滿臉胡須,一身腱子肉,常常震得敵人肝膽欲裂。于是便有傳唱度極高的"猛張飛"、"活李逵"的稱號。正是這種至真至性的性情使得他治軍極嚴,威容極盛,屢建奇功。
鼓士氣猛攻大牙山,踏敵骨高唱凱旋
膠東8年,許世友將軍立下赫赫戰(zhàn)功,其中不得不提及的便是牙山一戰(zhàn)。此戰(zhàn)極大的打擊了國民黨發(fā)起的所謂的"三月攻勢"的囂張氣焰,恢復了牙山抗日根據地,重新建立起膠東地區(qū)和其他抗日地區(qū)的聯(lián)系,掌握了戰(zhàn)場的主動權,有極大的戰(zhàn)略意義。夫戰(zhàn),勇氣也。牙山一戰(zhàn)便是有力之證。

1941年3月15日,我軍已在牙山地區(qū)集結完畢。開戰(zhàn)前,許世友將軍望了望近在咫尺的牙山,又望了望眼前穿著草鞋,打著補丁的戰(zhàn)友。旋及一躍,站上八仙桌,一手扶住大刀,一手猛地握拳一揮,斬釘截鐵地說,今天這一仗,我們只能前進,決不允許后退。誰人造謠生事,動搖軍心,殺頭!消極避敵,殺頭!見死不救,殺頭!臨陣脫逃,殺頭!話音甫落,空氣為之一緊,軍容為之一震,瞬間戰(zhàn)意凜冽,殺意漫天。此戰(zhàn),大捷,將軍舉酒慶賀。雖處崢嶸歲月,亦未掩壯志豪情!
無懼風雨,靈山大捷
我們都知道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要想打勝仗,三者更是極為重要。但凡事總有個例外,許世友將軍便是那個意外。于他而言,打仗沒那么多講究,沒那么多戰(zhàn)術,只要打進去就是戰(zhàn)術。能獲勝便是好戰(zhàn)術,甭管講得多么頭頭是道,打不進去都是空談。正和那句"管他黑貓還是白貓,只要能逮耗子都是好貓"不謀而合。靈山一役的勝利給許世友將軍的從軍生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也告訴后人,盡信書,不如無書。靈活變通,堅定信念方可贏,方能贏。

1946年11月,許世友將軍率軍攻打靈山。此時許世友將軍任華野九縱司令,已在軍中建立極高的威望,此次,對靈山許將軍是勢在必得,全軍整裝待發(fā),萬事俱備,唯一讓人擔心便是下雨。誰知怕什么就來什么。出發(fā)前一刻,天公不作美,陡然下起瓢潑大雨。一場雨讓將士懵了頭,這個仗還打不打?靈山今天還攻不攻?焦慮的情緒瞬間蔓延全軍,只是礙于司令的命令而沒有動作。這時,作戰(zhàn)參謀過來問:"司令,這天下雨了,這仗還打不打?"許世友將軍又開始了他別具一格的動員令,反問道:"天,下不下刀子?"作戰(zhàn)參謀沒有說話。許世友將軍往前一步,對著全軍大聲道:"不下刀子,就給我打;就是下刀子,也給我往死里打!"語畢,全軍開始猛攻靈山,敵軍也未曾想到我軍會如此強硬地攻擊,絲毫不懼大雨,便亂了方寸,失了先機。將士們在泥濘中前進,愈戰(zhàn)愈勇,雨水血水汗水交織,卻未曾影響士氣半分。此戰(zhàn),大捷!所謂"福兮禍所倚,禍兮福之所伏。"福禍相依,相互轉化。一場大雨看似不利,怎知其中暗藏玄機呢?身處不利卻可以取勝,誰說許將軍焉不知戰(zhàn)術?不可不謂大智慧也。
"我是一個兵!軍隊讓我無比快活!"

軍人,尤其是中國軍人,他們身上總有一種氣質和情懷讓人為之側目。雖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對許多軍人而言,能夠戎馬一生,一輩子和軍營為伍,才算是不枉此生。許世友將軍亦是如此。1959年59歲的許世友將軍下連當兵。許世友將軍一見到連長高立山便說:"首先我向你表示態(tài)度,我這個兵好領導,一定聽黨支部和行政上的話,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絕不會找你們的岔子。"自此期間,許世友將軍堅持值守夜班崗,還時常和戰(zhàn)士談心。他給戰(zhàn)士們講自己的事情,細話家常,講講家里的開支用度,講兒子的工作和對兒子的擔憂,慢慢的和戰(zhàn)士們打成一片。戰(zhàn)士們親切地喊他"徐同志"、"老許同志"、"老許",甚至后來喊起了"許老頭子"來了。原來勇毅剛烈的許世友將軍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兵,一個有些嘮叨的老人罷了。軍人心中有家國有邊疆,有激情燃燒的歲月,也有柔腸百轉,也有鐵馬冰河下的鐵漢柔情。所以許世友將軍遺言便是希望死后葬于大別山母親身旁。游子最終魂歸故鄉(xiāng)。
除此以外,許世友將軍更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點是手握權勢,卻能在巔峰時棄其而去,坦然一笑,隱居南京中山。

1980年至1985年,年逾古稀的許世友將軍棄一生繁華,于南京安度晚年。竹杖芒鞋輕仗馬,好不快意人生。許世友將軍曾居廟堂之高,而今處江湖之遠。于常人而言這樣的落差容易心理失衡。但是許世友將軍未見半點不適,將軍親自種地務菜,養(yǎng)豬放羊,閑暇之時捕捕魚,打打獵,舞刀弄槍,練練當年少林之功。何不快哉?
前呼后擁遠去,美酒佳肴遠去,高官厚祿遠去。而今一簞食,一瓢飲,在山野之間,在明月清風之內,自成一道風景。漁樵江渚,平房茅舍,所有喧囂遠去,在變與不變之間,許世友將軍亦守赤子初心,與稻麥黍稷相映成趣。披蓑衣,戴斗笠,自是一派仙風道骨。
其實,權勢易得,初心難守。浩浩蕩蕩的歷史,有多少文臣武將點綴星空,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記。勇毅剛烈的許世友將軍一定是那顆名為淡然的星星。隨性淡然才是剛烈的許世友將軍的人生底色,也是留給后來人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