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守自盜:金融危機的幕后黑手
《監(jiān)守自盜》是2010年美國拍攝的一部紀錄片,通過詳細的資料收集,公開了2008年美國的金融機構是怎樣在金融監(jiān)管部門的放任下,制造了這場巨大的金融危機——美國政府、金融監(jiān)管機構、金融企業(yè),包括投資銀行、保險公司、次貸代理商以及經濟學教授們共同掠奪民眾的財富,由此造成經濟危機并波及全球。

民眾盼望住更大的房子,過更舒適的生活,似乎銀行家們能幫助他們實現。但銀行家們只關心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關心民眾的錢是不是安全,他們只想弄到更多的錢,他們不僅要豪華別墅,出行坐各式飛機,市中心還要有高級公寓,可以上拍賣會的藝術收藏品以及奢靡放縱的私生活。
在銀行業(yè)者的游說下,政府出臺所謂金融革新法案,放松金融監(jiān)管,允許投資銀行的杠桿率上調到33比1,銀行家們利用自己對金融市場的博學,制造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產品,保險公司制造了匪夷所思的保險產品“信用違約互換產品”,投資銀行資助的金融分級機構給這些機構評AAA級,經濟學教授們也在為放寬的金融政策鼓與呼,甚至建議立法保障衍生金融產品交易不受監(jiān)管。
在這一系列煙幕彈的掩護下,民眾不明就里,似乎這些資金借貸就象國債一樣安全。盡管業(yè)內有人嗅到了其中的問題,提出要對賬目進行調查,卻被排擠出局。

雖然銀行家追逐利潤是其本性,但看到他們巨額的收入還是讓人咂舌。2005年密西西比州公共雇員平均年度退休金是18750美元,而高盛公司雇員的平均年薪為60萬美元。銀行是在為民眾看管錢財的同時獲得利潤的,政府是替民眾監(jiān)督銀行的,評級機構似乎是公正的第三方,但他們卻聯手出演了這一幕世紀大戲。
2008年這顆雷終于引爆,全球倒閉的企業(yè)不計其數,失業(yè)率暴增,民眾生活水平倒退,但這絲毫沒有影響這些金融從業(yè)者的生活。盡管雷曼兄弟這樣的次貸代理商倒閉,銀行業(yè)高管依然薪資高企,生活優(yōu)渥,大量政府金融官員進入銀行業(yè)牟取職位。

當影片出現字幕:“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拒絕接受本片采訪”、“拉里·薩默斯拒絕接受本片采訪”,“高盛公司CEO及全體高管拒絕本片訪問”時,我想,這些人從來不會對自己一手炮制的金融危機有任何愧疚之心,相反,他們還在自得于自己的“杰作”吧。
《監(jiān)守自盜》獲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長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