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國會為了龍蝦打一仗?【奇葩小國45】

以下為本期視頻的一些知識點,如有錯誤歡迎修正。
寧古塔,為清朝時期古地名,約今黑龍江省東部至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南部一帶,范圍大概是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上游(包括興凱湖附近),牡丹江流域及以東,東臨日本海,舊屬吉林將軍地界,核心區(qū)接近現(xiàn)屬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滿語數(shù)之六為寧古?,每(數(shù)字)個為塔,所以寧古塔的意思是“每六個”。清人稱其:“南瞻長白,北繞龍江,允邊城之雄區(qū),壯金湯之帝里。”
清朝初期寧古塔是吉林的一部分,屬吉林將軍所管轄,順治十二年陳嘉猷被發(fā)往寧古塔開始,這里便成為清初流放重犯之地。通常在作出流放寧古塔這一判罰之后,往往還會加一句“永世不得入關(guān)”。例如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就被流放到此地,一說并被處死于此。順治十四年(1657年)爆發(fā)丁酉科場案,吳兆騫被發(fā)配到寧古塔??滴醵辏?681年)經(jīng)明珠、徐乾學(xué)、徐元文等朝廷重臣相救,納資贖歸,前后歷經(jīng)23年。張縉彥稱,“流徙來者,多吳、越、閩、廣、齊、楚、梁、秦、燕、趙之人?!?/p>
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中規(guī)定清政府須將此地大部分割予沙俄,今歸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所管。俄羅斯遠東的重要太平洋港口海參崴及漤溝崴均處古代寧古塔。

戴高樂主義,是法國二戰(zhàn)后總統(tǒng)夏爾·戴高樂提出的一種法國自主外交政策原則。該政策大致上由法國政府遵循了半世紀以上,直到2011年后尼古拉·薩科齊任內(nèi)開始有所改變。但這一舉動也間接造成了中東恐怖主義蔓延至歐洲和巴黎的恐怖攻擊,引起學(xué)界不少人重新開始探討回歸戴高樂主義的必要性。
大概略而言戴高樂主義就是一種大法蘭西必須成為獨立自主強權(quán)的價值觀。經(jīng)濟、軍事、外交不可過度依附于某個國家或某個群體,此三大領(lǐng)域必須隨時留好獨自的體系和影響力,以備有朝一日看似友好的國家和團體做出與法國利益不合的決策時,法國有翻臉的本錢,不會受制于人。

本期知識點較少,如有遺漏,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