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頒發(fā)給作死者的達爾文獎:你死得越蠢,越可能得獎


2010年,韓國大田市的一名男子,因為沒有趕上電梯而大發(fā)雷霆。憤怒的他連續(xù)三次撞擊電梯門來泄憤,不料電梯門被突然撞開,毫無防備的男子摔入電梯井而亡。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隨后發(fā)生的一件事為這場悲劇增添了幾分喜劇色彩:這么男子獲得了2010年的達爾文獎。
一個黑色幽默
你聽說過達爾文獎嗎?當?shù)谝淮慰吹竭@個名字時,人們一定會認為,這個以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來命名的獎項,一定是神圣而嚴肅的。像是諾貝爾獎、圖靈獎、普利策獎等,都是頒發(fā)給在各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人的。

達爾文怎么也不會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獎項居然會如此奇葩
但實際上,達爾文獎卻是一個異類:它是一個帶有玩笑性質(zhì)的獎項。而且相信我,沒有人會愿意得這個獎的——因為它只會頒發(fā)給那些因為各種奇特方式死亡或者失去生育能力的人。
1985年,最初的達爾文獎開始在Usenet新聞組以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傳播,其最初是自娛自樂的性質(zhì),只通過郵件不斷轉(zhuǎn)發(fā),在熟人之中小范圍傳播。
后來隨著達爾文獎的知名度逐漸提高,影響擴大,出現(xiàn)了數(shù)個網(wǎng)站進行達爾文獎的收集、記錄、評選。
1994年,一個名叫溫迪·諾斯卡特 (Wendy Northcutt)的大學生自創(chuàng)了一個網(wǎng)站,專門用來收錄各種達爾文獎的檔案,并在之后成為最大的達爾文獎收集網(wǎng)站。也許是出于一種惡搞的心理,溫迪·諾斯卡特決定以進化論之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來為這個獎項命名,取名為達爾文獎。

溫迪·諾斯卡特 (Wendy Northcutt)
對達爾文的奇妙致敬
達爾文獎(Darwin Award)是一個詼諧的、帶有一定玩笑成分的獎項。“達爾文獎”旨在紀念這樣一些人:他們通過愚蠢的方式毀滅了自我,大義凜然地把自己從人類的基因庫中永遠抹去,從而保證了人類長久的繁衍。
通俗地講:達爾文獎就是頒發(fā)給那些,通過一些十分無語且離譜的方式使自己喪命或者失去生育能力的人的獎項,以此來表彰他們?yōu)榱瞬皇棺约旱摹坝薮馈被蚶^續(xù)傳播的“高尚舉動”,因為這些愚蠢的行為,有力地證明了“自然選擇的正確性”。
本杰明·富蘭克林曾經(jīng)說過:“我們剛出生時都是無知的,但是要保持這種愚蠢則需要極大的努力。”而達爾文獎要獎勵的正是在這方面作出最大努力的人。他們把自己從人類基因庫中抹去,把人類的福祉留給了我們?!斑_爾文獎”戲仿尼爾·阿姆斯特朗的名言以彰敬意:“某些人失足的一小步,卻是人類前進的一大步?!闭浴哆_爾文獎》

嚴苛的入圍條件
參賽者的入圍條件,現(xiàn)在一般使用溫蒂·諾斯喀特提出的五項標準:
1.已被移除出人類基因池(參賽者作死成功或者失去了生育能力)
2.驚人的誤判能力(參賽者的白癡程度必須是無與倫比的)
3.自取滅亡(參賽者必須是因為自己的行為死亡或失去生育能力)
4.成熟的心智和自我負責能力(參賽者必須成年且精神正常)
5.事件必須確保真實性(參賽者的事件必須是真實的,不接受謠傳)

經(jīng)典案例
下面給大家?guī)?1個達爾文獎獲獎者的“事跡”,看完這些,你就會開始感嘆:外國人少真的是有原因的!

(提示:以下事件都是真實發(fā)生的,我們可以對事故本身感興趣,但對于那些逝去的生命應該抱有敬意。)
1982年:“仙人掌之怒”
這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一位獲獎者了。1982年,一名27歲的墨西哥男子閑來無事,用散彈槍打附近的仙人掌玩。但是他沒有注意到:那棵仙人掌足足有26英尺高(約8米),最終男子被倒下來的仙人掌砸中,死于仙人掌的“復仇”。
1985年:“死在了最不該死的地方”
在世界上,每年都有很多人被淹死,即使身為救生衣被淹死也不算奇怪。但這位不幸獲獎的救生員,淹死在了一場有200名救生員參加的大派對上。
1987年:“看好了,這是錯誤示范!”
一個跳傘教官正在給學員們上跳傘課,他自己先演示跳傘。然后他在沒有背傘包的情況下,就跳下去了……
1990年:“最倒霉的搶劫犯”
在華盛頓州,一個男人試圖去搶劫,但他的搶劫對象居然是一家武器店!更倒霉的是,在他搶劫的時候,商店里擠滿了顧客。
當他大喊“搶劫”之后,他理所當然地被持有武器的顧客干掉了。只有他一個人被干掉,其他人毫發(fā)無傷。
1991年:”豬還活著“
三個賊偷了一只身長六英尺的大豬,他們把豬放在皮卡上然后開車逃跑。逃跑途中由于豬不停地在搖晃,導致車輛撞上了路基,三個賊當場身亡,但是豬還活著。
1991年:“重蹈覆轍”
一個泰國女人在家里因為踩到牛糞而摔倒,不幸的是,她碰到了一根裸露的電線因此觸電身亡。事情還沒有結束:她的妹妹在葬禮上,向鄰居們演示姐姐是如何摔倒的時候,碰到了同一根電線……
1996年:“虔誠”
一個印度年輕人,為了向動物園里的老虎表示自己的虔誠,決定給老虎的脖子上系一個花環(huán)。結果是:老虎感受到他的虔誠了,但不是通過花環(huán)——這個可憐人被老虎一口咬死。
2000年:“知識匱乏的下場”
一位美國德州的19歲男青年拉沙德告訴朋友:他發(fā)明了一種玩俄羅斯輪盤賭(一種殘酷的賭博游戲)的游戲。但問題是,他好像沒有分清左輪手槍和半自動手槍的區(qū)別,拉沙德用一把半自動手槍對準了自己的腦袋——他一點贏得機會也沒有。
2004年:“兩個癡情人”
中國臺灣嘉義市,有兩個大學生都喜歡上了一位女生。在一次醉酒后,兩人決定用“公鹿斗角”的方式來決斗。(騎上摩托車對撞,誰先轉(zhuǎn)彎誰就輸)他們兩個人都很癡情且膽大,誰也沒有躲閃,誰也沒有活下來。
后來據(jù)知情人透露,那個女生不喜歡他們中的任何一人。
2006年:“好奇心害死貓”
33歲的達倫被發(fā)現(xiàn)死在自家的走廊上,他的胸口處流血不止。經(jīng)過警察的調(diào)查,他們才弄清楚了達倫死去的原因:無聊的達倫想測試一下,他的新夾克“能不能防刺”,于是決定用自己在西班牙買的刀試驗一下。
出于某種奇怪的心理,他居然穿著這身夾克進行試驗!事實證明,這件夾克不防刺。可憐的達倫就這么“意外身亡”了。
2006年:“唯一活著的獲獎者”
這是迄今為止,達爾文獎唯一還在世的獲獎者了。一個英國人和他的朋友打賭,說威爾士隊會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輸給英格蘭隊。并說如果自己賭輸了,他就把自己閹了。結果是威爾士隊贏了,他二話不說回家自宮了……雖然他還活著,但是他做到了“不能繁殖”的要求,所有也獲得了達爾文獎。

這是一個警示
這一獎項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爭議,很多人將其與“地獄笑話”相比較。但更多的人期待的是其正向的意義——通過對這些事件的認知,傳播對人類無知、莽撞行為的警示。
達爾文獎的存在,正是為了提醒那些活著的人——不要為了一時的沖動,做出那些無比愚蠢的行為危害自己生命。那些逝去的人,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jīng)驗。
本文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達爾文獎
Darwin Awards: Evolution In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