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貴州商店一名會計,2個異常表現,暴露中統(tǒng)少將身份
1957年5月19日的清晨,一個叫劉正剛的會計,和往常一樣早早起床了。他是濯水鎮(zhèn)上一家公私合營商店的會計,每天都要早早趕到商店去開門。可是正在他洗漱的時候,兩個公安人員突然將他逮捕。奇怪的是,劉正剛對公安的到來并不驚訝,反而說:“我早想到有這么一天。”
這個被抓的劉正剛,其實是潛伏的中統(tǒng)少將。那么,他是怎么露餡的呢?
劉正剛的老婆聽見響聲出來查看,看到自己丈夫的手上已經多了一雙手銬,一臉吃驚。
緊接著,兩個公安人員拿出了逮捕手續(xù),準備把劉正剛押走??墒莿⒄齽偟睦掀艆s不理解,問是不是抓錯人了?畢竟這么多年來,劉正剛在鎮(zhèn)子上一直是一個老實巴交的會計而已,和她也生活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一夜之間成了特務?劉正剛聽了,卻苦笑起來,他承認了公安人員的說法,被帶到了重慶。
劉正剛的真名叫鄭蘊俠,是黃埔四期生。因為受到陳果夫和陳立夫賞識,加入了中統(tǒng)。1946年2月10日,他奉命帶著手下去重慶校場口打砸現場,破壞會議的召開,把李公樸等60多個進步人士打傷了,制造了震驚中外的“校場口血案”。1949年,鄭蘊俠被任命為少將。眼看重慶解放,蔣軍高官們都忙著逃命,鄭蘊俠也打算逃去臺島,但是機場被炸毀,他只能逃去成都,又逃到了貴州。
一路上排查的崗哨都很多,鄭蘊俠感到自己不能再逃了,否則很容易暴露身份。于是他逃到了貴州務川縣的濯水鎮(zhèn),改了個名字,謊稱自己叫“劉正剛”,是從江西逃難過來的。有一個何大媽看他可憐,就讓他租住在自己家里。一開始,劉正剛挑起了貨擔,走街串巷吆喝叫賣,時間長了,淳樸的群眾都誤以為他就是個老實人,有的還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吃飯。
后來,他靠著假身份混了個“貧農”的身份,還娶了老婆,并進入了集體食堂當會計。不過,他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第一個錯誤,發(fā)生在參加打算盤培訓的時候。按照劉正剛的說法,他是個流浪漢,大字不識幾個,結果拿到算盤,卻噼里啪啦打了起來。到了第二天,其他人打算盤速度都還比較慢的時候,劉正剛已經可以獨立使用算盤計算了。這引起了人們的討論,大家都覺得劉正剛太奇怪了,他如果是個大字不識的流浪漢,怎么會精通打算盤?
第二個錯誤,發(fā)生在劉正剛當上公私合營商店的會計后。按照規(guī)定,店里所有人員都要聚在一起核對當天的數目,才能下班。這一天,大家都準備好了紙筆,準備核對賬物。但劉正剛卻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毛筆了,他開了個玩笑說:“這毛筆還能不翼而飛?”在場的人都愣住了。當時的小鎮(zhèn)只有2000多人,而且是在幾十年前的山區(qū),那時候別說成語了,很多人連字還沒認全,很多人不知道“不翼而飛”是什么意思。劉正剛趕緊說:“這毛筆難道還會飛了不成?”眾人才恍然大悟。當時的公私合營商店的負責人是個讀書人,他聽懂了這個詞,開始懷疑起劉正剛的真實身份。不久,負責人將這個異常情況報給了公安部門,提到了劉正剛的這些異常表現。
公安判斷,一個貧農怎么會知道這些成語?這個劉正剛,可能隱瞞了不可告人的真實身份。不過凡事都講證據,公安人員先對這個劉正剛進行了監(jiān)控,然后開始排查他的真實身份。劉正剛察覺了公安對自己的調查,經過反復思考,他于1957年3月向公安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說他是中統(tǒng)的少將。公安人員十分吃驚,這個老實巴交的會計竟然就是全國通緝的特務!但他們沒有馬上抓捕鄭蘊俠,而是讓他回到崗位,期望通過他引出更多的可疑人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公安人員發(fā)現鎮(zhèn)子上只有鄭蘊俠這個特務,沒有發(fā)現其他可疑人物,于是正式逮捕了鄭蘊俠。這個消息傳出后,鎮(zhèn)上炸開了鍋,誰能想到,這么一個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人,竟然是一個中統(tǒng)少將?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