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進步快的人都有這6個好習慣,缺一不可
最近經常有人來問:練了一段時間的瑜伽為什么沒有進步,不會的體式還是不會,身體不舒服的地方還是不舒服?

然后再聊下去才發(fā)現(xiàn)練了一段的時間是只練了一個月;看了篇“5個動作,每天3分鐘,十天學會手倒立”的文章,然后堅持了三五天,就抱怨自己學不會;……
悄悄告訴你練瑜伽進步快的人都有這6個好習慣,缺一不可,對比一下,看看自己缺了幾個?
希望初學者能夠靜下心來把瑜伽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場秀!
1、不重視基礎體
俗話說沒學走就學跑。在瑜伽練習,當中也有這樣的現(xiàn)象而且很普遍,特別是初學的人??赡苓€沒有徹底搞清楚山式的狀態(tài),就想去挑戰(zhàn)倒立。像蛇、弓、駱駝是這些基礎的后彎都不能完成,就想著如何去完成輪、舞王。簡單的動作,做不好?;A動作不愿意做,復雜的動作又做不好。到最后只能磨滅了對瑜伽的興趣。
我們總是說基礎體系練練好就能達到瑜伽的功效。特別是現(xiàn)在強調所有人都可以練習瑜伽,那么對于那些沒有運動基礎或者年紀偏大,本身力量柔韌度不足,甚至有各種關節(jié)問題的來來說,更要注意把精力放到基礎體式中來。
2、攀比心理
摒棄攀比心理,不止不和別人攀比,也不和自己攀比。
不和別人攀比很好理解,因為每個人的基礎練習強度頻率與其練習時的用心程度不一樣,效果自然也不一樣。這點我們強調的比較多。
這篇我想特別強調一下不要和自己的過去攀比。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有一樣的體會。比如說昨天下犬腳后跟能落地,并不意味著今天腳后跟就一定能夠落地,所以短期內的這種狀態(tài)也不要去攀比,也不要去比較。
只關注當下,今天的我是什么樣子的,能練習到什么程度,全然的接受接納現(xiàn)在的自己。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一定比去年好,但是今天真的不一定比昨天好。不要去比,只要你堅持練習就好。
3、練習不均衡
每一個人的身體條件都不一樣。力量足的,可能柔韌性不夠,柔韌性好的,可能力量又不足;髖關節(jié)外展能力很好,有可能前屈能力不好,左側升起靈敏度比較高,右側的靈敏度又差一點。
這就導致了我們在練習的時候可能這類體式我們比較擅長練習起來得心應手,另一類體式我們不太擅長,練習起來就會比較痛苦。
很多人都會挑自己的長板去練習去展示,而不太愿意去補充自己的短板?;蛘哒f長板練的更多短板練得更少,到最后就會導致弱的更弱,強的更強,導致這種不均衡更嚴重。
補足短板是身體各方面趨于平衡才是正確的態(tài)度。

4、關于呼吸
都知道瑜伽的呼吸很重要。沒有呼吸的體式是沒有靈魂的,沒有呼吸能算體操或者肢體動作。
對于很多初學者來說,可能在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個人某一堂課中聽說了呼吸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初學者一開始就能完全照顧到呼吸和動作,讓動作和呼吸完美的結合。然后她就在呼吸和體式的如何配合中糾結。
對于初學者來說記?。喝绻愕暮粑蛣幼鞑荒芘浜希荒芗骖?,導致你手忙腳亂的話自然呼吸最好。
等動作熟練了,或者在體式中能夠穩(wěn)定的保持了這時候再把呼吸帶進去。
5、忽略或不重視休息術
自己練習也好在課堂上跟著老師練習也好,都不要跳過或者忽略休息術。
休息術可能是瑜伽特有的結束方式,它能夠徹底放松身心,收獲整堂課的能量。
6、把瑜伽的一些思維模式和習慣帶到生活中去。
其實這一點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練習時間久了,你的生活習慣、思維模式、平時的體態(tài)甚至心情都會有積極的轉變。
但是我們也可以在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刻意的去想一想瑜伽,特別是在生活習慣這一塊。比如坐著的時候不彎腰拱背……
靜下心來想一想,這6個練習瑜伽應該有的好習慣,你做到了幾個?

如果有一天你不去想為什么要練習瑜伽,不給自己制定明確的目標,不強迫自己一定要如何,猛然一回首,你最初想要的都已經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