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體表面高速移動液滴,到底難不難?沒有外力,甚至沒有重力

在沒有附加力的情況下,甚至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在固體表面高速長距離移動液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但是,由香港城市大學(CityU)和其他三所大學及研究機構(gòu)的科學家組成一個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新機制,可以在沒有額外力輸入的情況下,以創(chuàng)紀錄的速度和距離運輸液滴,液滴可以沿著垂直表面向上移動,這是以前從未實現(xiàn)過的。這種控制液滴運動的新策略在微流體裝置、生物分析裝置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傳統(tǒng)液滴輸送方法包括利用液滴表面的潤濕梯度誘導驅(qū)動力,使液滴從疏水表面向親水表面移動。然而,托換液滴的基本流體動力學特性存在局限性:液滴高速運輸需要較大的潤濕梯度,而長距離運輸需要較小的潤濕梯度,以減小液固表面的粘合力,從而限制了運輸速度。為了克服這些挑戰(zhàn),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策略,實現(xiàn)了液滴在不同基質(zhì)上的單向自驅(qū)動運輸。研究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性能:最高傳輸速度(1.1m/s)是以前報道的10倍,代表最長的無限傳輸距離。
表面電荷密度的處理
這一突破的關鍵在于通過液體接觸操縱表面電荷,這是第一次實現(xiàn)。研究小組首先將一串水滴滴在之前開發(fā)特別設計的超疏水(超疏水和超拒油)表面。當水滴撞擊到表面時會立即擴散、收縮并從表面反彈回來。這導致電子從水滴中分離出來,受影響的表面帶負電荷。通過調(diào)節(jié)液滴落在表面的高度,表面電荷密度逐漸發(fā)生變化,形成梯度。當液滴隨后被放置在該表面時,表面電荷密度梯度起著驅(qū)動力的作用。液滴會自我推進,并向更高的電荷密度方向移動。

不同于化學梯度或形態(tài)梯度,一旦它們被創(chuàng)建就很難改變,電荷密度梯度可以很容易地改變,從而使液滴運動路徑的重新編程成為可能。研究表明,液滴高速超長輸運可以在室溫下被激發(fā),不需要額外的能量。這種液滴輸運不僅表現(xiàn)在平面上,而且還表現(xiàn)在靈活的垂直放置的平面上。此外,各種液體可以運輸,包括那些低表面張力,低介電常數(shù),血液和鹽溶液。
微流體器件的應用潛力

研究人員設想,利用表面電荷密度梯度來編程液滴傳輸?shù)膭?chuàng)新,這是以前沒有探索過的,將開辟一個新研究方向和應用潛力。例如,在生物醫(yī)學中,具有優(yōu)先電荷密度梯度的表面設計可能會影響細胞遷移和其他行為,這一策略可以應用于微流體芯片實驗室設備和生物分析設備,以及材料科學、流體動力學等領域。

博科園|研究/來自:香港城市大學
參考期刊《自然材料》
DOI: 10.1038/s41563-019-0440-2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